“枹地羊”與東鄉手抓

“枹地羊”與東鄉手抓

文/馬志勇)90年代初,隨著一陣強勁的西北風,一時間東鄉手抓館佔領了臨夏市場,“東鄉手抓羊肉”的香味,飄溢在臨夏的大街小巷,其速度之快,來勢之猛,使許多人為之瞠目。這股風四處擴散,“東鄉手抓”風糜蘭州及周鄰各縣,青海、寧夏各地也常常見到“東鄉手抓羊肉”的牌子。而馬哈三則是東鄉手抓走向市場的開拓者。

“東鄉手抓羊肉”何以能在充滿競爭的商品社會里能迅速打開局面呢?這首先應歸功於其品質的優良。東鄉羊肉不僅具有營養豐富,滋補溫中,強骨壯陽的功效,而且肉質細嫩,不羶不膩,醇香可口,鮮美無比。久病虛脫者或婦女產後,幾頓“東鄉手抓”使人頓時恢復元氣;常吃的人,幾天不吃,叫你想得發慌,就是生在東南沿海吃不慣羊肉的人,一經得食“東鄉手抓”,使其念念不忘。

東鄉地區位於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海拔2500米左右,地勢高而切割深,屬於黃土高原淺山丘陵區,氣候溫涼,四季不甚分明。夏涼夏短,冬冷冬長,具有冬幹夏溫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和高原邊坡氣候特色。土質屬於山地大白土、白麻土、紅粘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雖然降雨量少,只有300毫米左右,但牧草卻有8000多種,屬於乾旱草原植被。草類以本氏茅、小白蒿、引果芥、百里香為主,加雜有許多野蔥蒜等調味草類。東鄉羊原為蒙古羊種。公元三、四世紀,從東北遷至河州的遊牧民族吐谷渾、鮮卑等,帶來了大量的蒙古羊種,以及以後歷代由於政治、經濟原因大量輸入蒙古羊種,在這裡的水土、氣候、飼草及自然條件下,各族人民特別是東鄉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與差異性很大的藏羊雜交,培育出兼有蒙藏混血型的優良品種,這不能不說是當地各族人民對人類的一種貢獻。

“枹地羊”與東鄉手抓

其次歸功於合理的調製。東鄉羊講究囫圇下鍋,先用猛火猛攻,待水沸騰時打盡帶有許多雜質血液的沫子,放置花椒、胡椒、薑片、草果、蒜苗、紅辣子、食鹽等佐料,而後再施以慢火、血水將幹,撈取剁塊食用,或打成股份,吃“平夥”。同鄉好友,圍坐在一起,颳著三炮臺,吃著手抓肉,談笑風生,和睦融洽,別有一番情趣。其中,“站羊羔子肉”是肉中“極品”。

東鄉羊也叫“枹地羊”。“枹地羊”在歷史上就很有名氣,早在南北朝前後,是帝王的貢品,到了明代還有“貢湯羊87只”的記載(明嘉靖《河州志》卷1),稱之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枹罕縣(包括今東鄉地區,當時尚無稱為“東鄉”的地名,“東鄉”二字產生於清康熙末)境內的紅骨髓的羯羊。

“枹地羊”與東鄉手抓

現在,東鄉縣委、縣政府將“東鄉手抓羊肉”和“東鄉洋芋”作為開發東鄉的兩大拳頭產品之—,走向臨夏,走向蘭州,走向北京及全國,號召大力發展畜牧業,為繁榮東鄉經濟服務,可謂有膽有識。曾記得80年代初,有人說:不能大力宣傳東鄉羊肉,怕食客蜂擁而至,吃盡掃光。相比之下,相形可見矣!

“枹地羊”與東鄉手抓

最近,有人對“東鄉手抓羊肉”進行精加工,深層次開發創出了新的路子。該產品的開發使河州名食手抓羊肉打向國內外市場開闢了新的途徑。

有一首“花兒”唱道:

騎上個毛驢趕上個牛

鎖南集市上賣走

三炮臺碗子手抓肉

莊稼人活了個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