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最近网络上在热议,90后还过五四吗是怎么回事?马上就要到五四青年节,然而很多人认为80后和90后都已经不再属于青年范畴,都不应该再过五四青年节,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网络上会有这种说法?

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纪念“五四”青年节,就要重温“五四”精神,学习“五四”精神。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呢?“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头,“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主义。无论任何时代,爱国主义都是我们必须高扬的旗帜。而青年,永远是爱国先锋,是民族的栋梁。

个人认为,只要是具有“青年精神”,不管他的年龄是多少,都可以算作是青年,完全可以享受青年节。所以重点就是如何让更多的青年以及更多的人具备青年精神。青年精神就是意气风发,积极向上、敢于面对和担当等等……这是这个社会和时代应该交给当代青年人的品质。

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呐,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五四的由来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 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历史将铭记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广大爱国青年的觉醒与团结促成历史上重要的转折——五四运动,他们发扬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历史由此迈入新的历程。

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从大学时代的团委学生干部,使我与青年、与青年工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个时候,“五四”青年节是我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都有使不完的力气,精神处于高度亢奋之中。我的“青年”情结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它不仅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与日俱增,日甚一日。我常常想,若干年后,到了“五四”这天,如果我仍有一颗青年之心,为这个节日而激动,而心潮澎湃,那一定是人生的快事。

“少年强,则国家强”。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无不充分表明,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祖国为有这样的青年而骄傲,党和人民为有这样的青年而自豪!

五四青年节,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在五四青年节这天,我的心中五味杂陈。长大意味着烦恼增加,意味着责任的变多。享受权利的时刻,我们要肩负的责任。

中国青年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有“五四”青年节。这个光辉的节日是百年来中国青年熠熠生辉的精神符号。中国青年年年纪念“五四”,怀念“五四”,歌颂“五四”,赞美“五四”,可以说,每个中国青年都是经过“五四”精神洗礼之后开始走上社会,走向成熟的。“五四”精神是中国现代历史留给中国青年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将在未来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往直前,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