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如果父母坚持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与习惯,未来的教育之路会越来越轻松。

相反,如果孩子的坏行为,父母不去纠正,等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早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

所谓爱孩子,一定要懂得分寸和原则。孩子有些坏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一、对父母缺乏起码的尊重


父母教育孩子,最失败的结果,是你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

我见过有的孩子不高兴就对父母撒气,甚至拳脚相加;有的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爸爸妈妈叫他吃饭,慢慢吞吞,装听不见,半天不动窝;还有的孩子,习惯顶撞父母,父母一说话就表现出不耐烦。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无意中听到隔壁桌的女孩子跟妈妈讲话,十分不客气,甚至还有一点粗鲁:“关你x事,啰里啰嗦,你不烦我还烦呢!“

再看看妈妈,气得脸色煞白,却也无可奈何,沉默不言。

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很多家庭中,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这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未来也很难懂得尊重其他人。

毕淑敏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爱和尊重是互相的。为人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他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二、得不到就耍赖威胁


有的孩子在想要一个东西时,习惯用耍脾气威胁父母,最常用的句式是:“如果你不...我就...”

孩子很懂得察言观色,在成长中,不停地用自己的小聪明测试父母的底线。

如果父母第一次选择妥协,那么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后孩子屡试不爽,也越来越不把父母的话当作一回事。

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父母能怎么办呢?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对待哭闹的孩子:“不要打,不要说,不要走开,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

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孩子就有无数种方法让你打破原则。


三、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有个高中孩子家长曾对我诉苦:孩子高二了,喜欢拿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屡禁不止,只要从学校回来,就躲进房间玩,有一次,妈妈忍受不了,没收了孩子手机,结果两个多星期,孩子不和自己说一句话。

在网上也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初中女生,被父亲收走手机后,竟然当街狠踹父亲,而且连续踹了好几次,一脸的不甘心与愤怒,对父亲仿佛有着深仇大恨。

沉迷手机的孩子,就好像长出了心魔,听不进任何劝。

只要开了上瘾的头,再想让他放下手机,太难了。

前几天,世界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一个孩子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集中的情况,而且会减少与父母的交流,变得意志消沉,只顾享受短暂的快乐。

最重要的是很容易暴躁,面对父母的阻止,表现出极端的不配合和抗拒。

然而,电子产品却不是毁掉孩子的罪魁祸首,关键在于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好关,懂得控制好时间,做好榜样。


四、过度依赖


曾经看过一条让人非常震惊的新闻。

一位年近50的男子,自小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国外名校硕士学位,成绩十分优异。

但他自从2012年毕业回国后,就没有再工作过。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整日浑浑噩噩,几年时间全靠80多患有尿毒症的老母亲供养。

母亲每月退休金3500块,光治疗费就花去2000,剩下的要养活自己和儿子。

老人家为了逼迫儿子工作,甚至要将其告上法庭。

她悔恨地说:“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就样样都是现成的,依赖惯了。”


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很多孩子在家除了吃和学习,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因为爸妈早就打理好一切。

可换来的结果常常与父母期望的背道而驰,有的孩子缺少责任感,有的孩子过于依赖,有的孩子受之无愧,不懂感恩。

至于父母该怎么做,那就是老生常谈了,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他。

要知道,我们替孩子走的路,都有可能变成他爬不出的坑。

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