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生,不會養”,魯迅這句關於中國父母的話現在還適用嗎?

生活資調


肯定是適用的,而且還很普遍。

第一種情況,沒能力養。主要體現在兩胎三胎的家庭。這種情況,通常是父母收入一般,受治於長輩要求,以及自己思想觀念落後。尤其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一定要生到兒子才罷休,更有甚者,生了兒子還要繼續生。他們不會考慮子女以後的生活,更不會考慮自己的生活。只是覺得別人生了兒子別人生了那麼多,自己一定也要生,不然沒面子。還有就是養兒防老,女兒是別人家的舊觀念。

從來不會考慮自己的能力,也不想想,現在不是以前舊社會了,以前貧富差距,貧富比例沒那麼大,生的多,最起碼大部分孩子都在一個起跑線,可是現在呢?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孩子的生活,教育,生下來讓自己的孩子受苦嗎?讓他們受委屈嗎?待在沒幾個學生的農村小學,輸在起跑線上?

第二種情況,養不好。這種主要說的是不重視子女教育的人。對於孩子人格,性格的培養不重視。即使給了他們優越的生活水平,但孩子的思想教育卻沒有跟上。這樣的孩子輕則好逸惡勞,重則長大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養孩子比生孩子更重要,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一出生就是註定,以後該咋樣就咋樣,窮有窮養,富有富養。父母最起碼要讓孩子站在社會大多數孩子同一起跑線上,要讓孩子受到父母的關愛和正確的引導。這樣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71如山


跟著魯瑞學教育~~和孩子一起讀書

魯迅先生講話,向來不會無病呻吟,是吶喊,總是用他警世鐘一般的語言,試圖敲醒沉睡的中國人,比如這一句辛辣無比的話:

“只會生,不會養。”

對嗎?

對!

這句話,在他那個時代背景下,肯定適用,不信您看——

在《少年閏土》中,魯迅既刻畫了閏土,又描繪了自己。

閏土媽媽給他的教育,就是在他項上掛上一副銀項圈,祈求神靈保佑。

也像現在。

而少爺魯迅呢,說是在忙年的時候,尤其在三十年才碰到一次的大祭祀值年裡,供像供品祭器很講究~~

請大家注意,這僅僅是他家的一個側面,最重要的是,周家一門🚪出了三個大人物:

周樹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

周作人,文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周建人,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

大家肯定🉐問:為什麼他家這麼厲害?

究其根本原因,是魯迅先生有個好母親,好學的媽媽——魯瑞。

知道了她老人家怎麼做的,大傢伙也許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魯瑞同古代大多數女子一樣,沒有正式上過學。可是呢,卻是非常好學。

小時候,每當塾師給兄弟們上課,她就偷偷站在門🚪口聽講,就像那楊露蟬霍元甲偷藝差不離。

在被剝奪了偷學的權利後,這個倔強的女子,就自己找書📖看,遇到不認識的字呢,就問別人,慢慢就有了自學的能力。

開始魯瑞讀彈詞,後來又看小說——魯迅先生寫小說的基因,或許來自於媽媽多一些吧。

媽媽看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快,擱一段時間,他就和老大魯迅說:“我沒有書📖看哉!”

其情可憐,其狀🉑愛💕啊😯

魯迅後來說過,因為母親要看書📖,他就必須到處蒐集小說。

並且,老人家記憶力特別牛🐮,那些千篇一律的書📖們,都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

說道:“這和那本書📖上的故事一樣的。”

這樣說的話,魯迅先生著作的《中國小說史略》,《小說舊聞鈔》《唐宋傳奇集》《古小說鉤沉》,是不是有他媽媽——魯瑞的功勞呢?

所以,生下孩子來以後,當父母的,還必須要養!

何為養呢?

教育,教養,就像魯迅媽媽那樣,以身作則,身正師範,習慣成自然,孩子也就會像你那個樣子的。

若是您一天到晚,一邊低著頭看手機,上網偷菜打遊戲,卻氣勢洶洶訓斥孩子不好好學習,天下哪有這個章程,讓孩子心服口服?

可千萬別學那對歌唱家夫婦,縱容溺愛孩子,親手把孩子送往不該待的地方去,毀了孩子,也毀掉自己的希望。

向魯迅先生的媽媽——魯瑞學習,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學習!

成功就在不遠處招手了!











鵝鵝曲項天


還有你媽媽給你端來的那碗毒藥,你是喝還是不喝?教育的缺位又不是一個小民和朝陽區的群眾可以擺佈。一個法國洋人對周先生說:請賜予法國優秀的母親吧,這樣法國才會有優秀的兒子。尼采說:只有靈魂俱端正而完整的人才配去希冀一個孩子。我說:教育!教育精神何在?我心底的痛是199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進修德語班的同桌,她的研究方向是教育經濟!教育的功利化由來已久了吧。一晃二十年的雨後春筍,各種培訓機構,各種課堂,各種林林總總,我們的教育經濟很繁榮,我們的人很無知的帶著小孩去趕場。這是教育精神的缺失!你能怨這碗毒藥??

是滴,國際化,教育的國際化軌道確實一浪高過一浪。網絡和信息化的風一吹,確保了所有人的迷失。教育功利者們看準了時機,OCW(開放式課程)、磨課師MOOCS,千樹萬樹梨花開,但伴隨著各種泡沫,讓天下的父母掏光了銀子,還有抖音和得瑟夾在其中,全民狂歡🎉🎉。

文化、價值泥沙俱下的洗腦啊!有幾個分得清方向。可憐天下的父母心就這樣一碗又一碗的毒藥。生是一瞬之間的衝動,養是連自己都找不到北,搞不清狀況的迷失。我想周先生是想說:能不能給中國也多些偉大的母親。給中國也多些靈魂俱端正與完整的父母。謝謝🙏。


北平之春1112


魯迅曾說過,中國的父母只會生,不會養,現在看來亦如此。


有一種觀點認為:天下無不是父母,父母給了孩子生命,應當感激他們讓子女來到世間。可為什麼網絡上關於"父母皆禍害"這個話題時,有無數人吐槽大倒苦水呢?孔融講自己出生,不過是父母歡娛時的副產品,因而被視為忤逆不孝之人,被曹操處死了。

如果為人父母需要持證上崗的話,能拿到畢業證才生孩子,今天不能成為的合格父母還是很多的。

不必說那些生而不養,棄嬰賣子枉為父母的,也不講生下來就扔給老人,又不出錢又不出力當甩手掌櫃的,更不談重男輕女如《都挺好》中蘇家父母對女兒的。

如《狗十三》中重組家庭般複雜冷暴力的,還有那些自己人生很失敗,上不了天回去孵小雞,希望養成白天鵝的,以及無原則寵孩子,當"孝順父母"養成禍害的,……會生不會養(育)的父母,比比皆是。



人並非生來就會做父母,生養體力物質經濟上的付出容易,精神上學習上的教育引導則要難得多。

如何把一張白紙的孩子,養育繪成美好的圖畫,需要愛心技能耐心,教育他引導他成全他,把孩子當成具有獨立人格思想的人看待,讓他快樂健康成長。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影響深遠。在現代社會,孩子吸收知識和經驗遠勝於古,網絡時代父母向孩子學習也屢見不鮮,父母的權威性愈來愈多地受到挑戰。

中國父母向來最難做到這點:不將孩子視為私物。尤其只有一個孩子的,希望他留在身邊本人之常情,但阻擋他前進高飛的腳步就不對了。

魯迅還說過"憐子如何不丈夫",他同兒子海嬰玩耍時,既感到天倫之樂,又為耗費時間耽擱工作而煩躁。事業和家庭的矛盾從來都有,不分男女。

為人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當然最好,可是多少人背井離鄉求生活,於是有了留守兒童。為"養"則難"育"的父母,心中萬般牽掛也無可奈何啊。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閒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能生這件事,自然便會,何須受教呢?卻不知中國現在,正須父範學堂。因為中國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後是隻要‘人’之父。”

魯迅先生這樣說,是基於百年前的社會現狀。雖然現在人們對孩子的教育空前的重視,但先生提出的問題依然還存在,即怎樣成為“人”之父,而不是“孩子”之父。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現在,還是有很多父母沒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來待,而是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來待。社會新聞中,因父母教育問題導致家庭不和、少兒抑鬱甚至花季隕落的悲劇時有發生。每一個事件都讓我們唏噓,拷問我們關於兒童教育的問題。

“養”不但是讓其軀體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思想健康。由於就業壓力大,父母很是捨得在教育上投入,期望孩子學業有成,只要孩子學習好,忽視了社會能力的培養,導致進入社會不適應,這樣的情況很有普遍性。有智商還要有情商。

還有就是孩子學習跟不上,父母著急上火,天天吵鬧不斷,其實成才的道路很多,既然孩子沒有辦法走這條路,那就不強求。這種情況下教會孩子做人至關重要,保持陽光的心態和樹立健全的人格,以後在社會中一樣可以闖出天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健全人格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自己要誠信,有責任,有愛心,懂孝道,才能言傳身教,讓孩子健康成長,己不正何以正人?所以,魯迅先生的成立“父範學堂”很有必要。

最後,摘抄幾句紀伯倫的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


路人甘


“只會生,不會養”這是魯迅在中國舊社會的愚昧時代,對普通大多數父母不會教育孩子說的。

在當今社會已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而言,有點過時了。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老齡化,少子化時代的來臨,對子女的教育培養己提高到一個相當重視的高度,為了子女的教育,絕大多數已經形成以幼年子女為核心的家庭結構。

由於社會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選擇的是少而精,把力量和精力用在子女身上,所以多子多福觀念不再被接受。

所謂“養”是指生理上的培養和精神知識方面的培養。


狼煙一九三一


當然適用,而且不同的時代,這句話有不同的表現。

“只會生,不會養”出自魯迅先生的《隨感錄二十五》,文中魯迅先生把父親分作兩類:“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種只會生不會教。第二種是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先生寫這個,旨在批判當時社會人們一味信奉“多子多孫多福氣”,把孩子當做私有財產,只管生卻不教育或是以封建家庭的舊觀念來教育,以致不能教導孩子成人成才,耽誤了國家民族的未來。



當今社會,說起“只會生,不會養”有兩種典型的表現:一是很少過問。由祖父母帶孩子,父母生了孩子就在某種意義上完成了任務,因養家因工作與孩子聚少離多,造就了眾多“留守兒童”。這類家庭在財富收入上並不具備明顯的共性特徵,既有農民工子弟,也有富商巨賈的孩子,比如黃聖依家的安迪。二是用力過猛。這類父母倒是不缺乏教養孩子的意識和態度,但也壞在太有意識和態度了,懷孕有胎教,落地有早教,上學了更是數不盡的輔導班嚴陣以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萌芽在各種教育機構教育理念的配合渲染中發酵膨脹。還偏偏要在人前雲淡風輕的表白:也不指望他學多少,哪兒玩兒不是玩兒。

這兩種情況,前者的問題在於沒愛,姑且不論父母愛不愛,沒有陪伴,即使有愛也無從表達,而感受不到父母之愛的童年該是怎樣的荒涼和惶恐,我不想談。後者的問題則是有愛,但愛的盲目,盲目地甚至是跟風式地在孩子身上投注各類資源,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與其說是滿足孩子,不如說是滿足了自己。更有甚者,二者兼具,平時把孩子留給老人,偶爾回去看一眼就是各種給錢,用物質的無限輸出來掩蓋情感上的冷落和良心的愧疚……

這是“不會養”,那怎樣才算“會養”呢?我認為魯迅先生在近100年前給出的答案至今適用: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我的解讀是:陪伴不綁架,理解不蠻幹,指導不命令,成全不佔有。在孩子的成長時期,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陪伴,靜下心來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麼,然後給出適當的教育和指導,再然後就是適時的放手……當然,從頭到尾,愛貫穿始終。

我是“我說您評”,感謝閱讀,期待關注。


我讀您評


這真是個大問題。

剛看完電影《何以為家》,深刻體會了一把“只會生,不會養”的糾心狀況。

中國目前大多數家庭不至於像電影中那麼慘烈,但這就代表中國人會生會養嗎?

生對於孩子來說是身不由已的,父母的一晌貪歡,就註定了他們一生的開始。

而養是個很大的問題,給孩子豐衣足食就是會養嗎?中國那麼多的留守兒童,父母親給了足夠的錢物,讓他們豐衣足食,這是會養嗎?顯然不是,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需要足夠的身體力行的引導。

還有一些獨生子女,六個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一個小孩子轉,給足了陪伴,給足了物質,也給足了溺愛,這就是會養嗎?顯然也不一定是,小皇帝的養成記,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什麼是會養便成了關鍵點。除了養活,還有陪伴,愛,引導,影響,教育,成了一個大工程。而多少父母親能完整的給予,也是很難說清的。所以,一般情況而言,給予足夠的愛和陪伴,盡心盡力的引導和教育,算是會養了吧。


魯迅當年說只會生不會養,是基於電影《何以為家》裡的情況而言,貧窮和愚昧沒能限制父母製造孩子的歡樂,但限制了父母親養孩子的能力。所以,儘管,現代許多孩子的生長環境有一定缺失,但他們相對而言,能健康成長。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父母親對於是否要孩子,還是非常慎重的,所以,個人覺得“只會生,不會養”不適用現在中國的父母。


我叫他來


不適用,中華民族能經歷五千年而不衰竭,就在於文化的傳承,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第一個老師。怎麼可能沒有教育,從古孟母三遷,到現在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買學區房,有的甚至辭職陪讀。這都是最好的養教嗎?中國人骨子裡都還是信任儒家文化的。中國的仁義禮智信,不論是文盲還是大學生,都是留在心裡的底線。魯迅所說的話具有時代的侷限性。我認為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民族更重視教育了,而民族就是由家庭組成。


善良的阿力


1918年9月15日,《新青年》刊載了魯迅的一篇妙文,談到“生孩子”的問題。至於這些言論適不適用於今天……還是先瞧瞧魯迅是怎麼說的,然後再捫心自問。

魯迅雖尖刻,卻也實誠。他說寫這篇文章,是受到“嚴又陵在一本書上發過議論”的啟發。這位嚴又陵,就是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嚴復翻譯孟德斯鳩《法意》時,加了個按語,說到“在北京的道上,看見許多孩子,輾轉於車輪馬足之間,很怕把他們碰死,又想起他們將來怎樣得了……”魯迅稱讚了嚴復的敏銳後,就開始大發議論了:

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的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裡轉。轉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上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

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以預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看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大抵有了孩子,尊為爹爹了,便可以推測他兒子兒孫,曉得五十年後、七十年後中國的情形。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腈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小時侯,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各位看官請注意,我們的魯迅先生要開始深入挖掘了,為什麼人們對孩子只生不管呢?

“中國娶妻早是福氣,兒子多也是福氣,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氣的材料,並非將來的‘人’的萌芽,所以隨便輾轉,沒人管他。”

看到木有,兒子只是一塊什麼材料!只要生下來,他材料的資格就總是存在的,還管他作甚!看到這裡,我表示不服,俺確實送兒子進學堂了呀,怎麼沒管他?關於這一點,愚蠢如我都能想到,英明如魯迅,當然也早就料到我會這樣狡辯了,所以,他還沒等我開口,就已把我駁得體無完膚:

即使偶爾送進學堂,然而社會和家庭的習慣,尊長和伴侶的脾氣,卻多與教育反背,仍然使他與新時代不合。長大後,照例是製造孩子的傢伙,不是“人”的父親,他生了孩子,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有當一代人真正覺醒,成為真正的“人”,他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才能逐漸有“人”的萌芽。因為管教孩子,不光是在學堂,社會、家庭的作用,更加的明顯。生活,才是最大的教育!

接下來,魯迅要放大招了!內功不好的江湖朋友,最好閃遠些,否則受了內傷,不關我事:

“最看不起女人的奧國人某某,把女人分成兩類:一是母婦,一是娼婦。照這分法,男人便也可以分作‘父男’和‘嫖男’兩類。父男一類,卻又可以分成兩種,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種只會生,不會教,帶點嫖男的氣息。”

俺們可不成為“嫖男”呀!即便只是隨身攜帶點嫖男氣息,也不像話!堅決要做這樣的“人”之父: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完全的人。

總的來說,魯迅關於“生孩子”的議論,在現在還有借鑑的意義。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又說: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如今男女平等,則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這話不錯,但很虛。父母都未成“人”,又怎能教?甚至,父母連一些基本的為人父母的常識都木有,如何教?

做老師,有“師範”學校。做父母,也應有“父範、母範”學校,不妨先從這點做起,一步一步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