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代的志怪小说里狐仙的男主人公大多是书生?

白丁观汗青


为什么有些古代的志怪小说里狐仙的男主人公大多是书生?

  题主提问还是挺严谨的,突出是古代,也强调了大多数,避开了一部分杠友的利箭。说起来,碰上狐仙鬼怪的女主也是有的,不多,看上去也没有违和感,但就是没多少人写,为什么呢?

  我觉得简单来说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男人写的。志怪小说啊甚至是绝大部分诗词歌赋,女性作者相当少。父权制度的存在,男人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著书立说要写英雄好汉,休闲娱乐的小说,当然也是男人写。因为许多原因,这些男人身份地位暂时都还不高,没有多少机会实现真实美人投怀送抱的可能,那就只好另辟蹊径,写在书里体会一下咯。

  第二:是写给男人看的。男人当然明白男人的需求,无论哪个阶层,对美的爱好总是不会变的。能在现实中阅尽人间春色的当然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这个市场就大了去了,无数的中下层的男人希望能通过某些途径实现梦想,史实传记当然没有这功能,于是志怪小说就出现了。简单点,就是自己写不了,看看别人写的,代入也可以的。女性没啥地位,想当武则天,也是要有本事的,但大部分人都当不了。

  其实古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看看咱们看到的许多小说,其实也差不多了,除却情有独钟的,男主身边有多少人不是一堆一堆的美女,环肥燕瘦,最后左拥右抱一锅端?有的书生只是家里有黄脸婆,外面来个一美艳狐鬼,现在对象基本是女人,但数量变多了!当然了,咱也可以看到女主身边一圈一圈围着飞的男人(其他所有女人都是空气),可到最后不也是只选一个做丈夫的吗?这么一看,从来没什么变化,有市场,如此而已。(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古代志怪小说里,妖女总和书生相爱,真实原因我们找到了!

古代读书人的基本情况

中国古代,除了一些可以用来科举中举的四书五经,还有另外一种书也十分受书生的欢迎,那就是志怪小说。

中国志怪小说写的最出色的就是《搜神记》《聊斋》《世说新语》等这些读物,稍微了解一些这些读物的读者就会发现,为什么在这些志怪小说里面,和仙女相亲相爱的一定是书生。



我猜想,你们即便没有发现这个道理,但听我的介绍也该产生好奇心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是想解密这样的现象,就得先说一下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情况。

科举制度催生落榜秀才

当时,中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基本上后面三条路都是苦路子。无论花费多么大的力气,也没有第一个努力十年来地实惠。

当然了,除了这四条,还有单独的一条——武,这一条要是大家走好了,也是个不错的出路,但中原百姓在诗书礼仪的教导下,早就已经不崇尚武力了。

那么在四条道路里面,最优的选择就是—士。也就是做官。 中国古代做官需要经历一整个科举系统的塑造,这个系统包括私塾学习和科举考试。



每过一科,就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升级,等升级到了最高级就是状元。这个科举系统可比现在的高考困难多了,录取率也偏低。

而且周期很长,基本上三年才能考一次,普通人10年可以高考十次,可是科举却只能考三次。这足以说明科举考试的困难度,只要考上了,就相当于国家预备公务员,指定是可以做官的,所以大批考生哪怕搭上自己以后的婚姻也要借钱进京赶考。

但是科举考中的利益越大,规矩就会越严,考中的机会也就越低,这符合资源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一定律。



落榜之后的处境和心情

可想而知,除了极其幸运和刻苦的人,一般人的结果就是落榜,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一批落榜的”有才”秀才。

他们觉得一生无望,无所事事,自然就会把希望寄托在某个方面。这个时候,志怪小说就为他们提供了臆想的平台。

在这些故事里面,他们中了状元,还迎娶了仙女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我相信,这些话要不是被写进志怪小说,那就是在喝酒的时候通过发牢骚的方式讲出来。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幻想,他们希望出现一个仙女一样的人物拯救自己的命运。

这些书生的故事里面,落第的文人秀才必然是幸运的得到了仙女或者妖女的帮助,然后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古代最早的意淫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