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在古代的“仙宗十友”中,有李白、陈子昂、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人,在其中,还有一个叫做宋之问的人,宋之问在唐朝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人,也不是最厉害的诗人,可是他能够和李白等人并列,说明他还是有才华的。虽然他的诗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这个人却真的不太好,确切的说他是一个小人。这其中还牵扯到另外的一个人,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首先我们看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做《代悲白头翁》,作者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在这首诗当中,有一个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句诗堪称绝艳,可是在另外的一首诗中,也有着这一句,不仅有着这一句,那首诗和刘希夷这首诗只差了三个字。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这是《有所思》其中的诗句,作者是宋之问。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宋之问的《有所思》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只是差了三个字。分别是“洛阳”对“幽闺”,“好”和“惜”,这是巧合吗?很显然不是,其中有一个人是抄袭。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至于是刘希夷抄袭宋之问的,还是宋之问抄袭刘希夷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只不过现在很多人相信宋之问抄袭刘希夷的,因为有些证据指明刘希夷是被宋之问杀害的,而原因就是因为这首绝艳的诗。

为什么大家都说是宋之问抄袭,而不说刘希夷抄袭呢?难道仅仅是刘希夷去世了吗?这其中还要说一下宋之问的人品问题,这个人虽然很有才华,考中进士,但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没有丝毫的道德底线,他心中想要的只有名和利。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宋之问有才华,长得帅气,因此他想通过这些博得武则天的宠爱,但是武则天嫌弃宋之问的口臭,所以宋之问抱不上武则天的大腿,只能够抱一下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大腿,谁让这两个人受宠呢?

宋之问想要通过张昌宗兄弟取得高位,可惜的是他如意算盘打错了,宰相张柬之带领着禁军发动兵谏的时候,把张昌宗兄弟给杀了,而宋之问作为党羽,自然也在被赶出了洛阳,他们被发配到了边疆。

后来的两人受不了边境的苦寒,所以偷偷的溜回了洛阳,寄居在朋友张仲之的家中,结果张仲之准备除掉武三思的计划被宋之问听到,宋之问果断告发了张仲之,取得了留在洛阳的资格,张仲之等人被斩。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后来的宋之问先后跟着武三思、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我们看这些人的名字,就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宋之问的结局也已经注定。

不过在唐中宗时期,宋之问还是干过一些事情的,那就是选拔人才,当时的宋之问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一起当修文馆学士,他们在一起也算是同事的关系,加上宋之问非常的有才,所以慢慢的两个人也算是有了点交情。

不过宋之问最终还是被李隆基给贬了,只因为他的履历不太好,宋之问在被贬之地去世。

这两首唐诗只有3字不同,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中一人还影响了杜甫

宋之问虽然去世了,可是他的诗风却影响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宋之问同事杜审言的孙子。

从那两首诗之间的抄袭之谜,到宋之问告发恩人,再到被李隆基发配,这些种种都发生在宋之问的身上,这些事情结合在一起,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宋之问的人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宋之问是抄袭者的原因,那么大家觉得,谁才是抄袭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