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沈巍的“成名”

前些天,“流浪大师”沈巍红遍了抖音,长达七年的时间,沈巍一直在上海杨高南路地铁站附近栖身,沦为流浪汉,画画和读历史之类的书,因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语出惊人。面对陌生人的镜头,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被人录制视频上传到抖音而受到关注。尽管他无数次表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并不喜欢这个称号。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于他的疯狂追糜,只要他一露面,人们就拿起手机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围在中心,如同观看马戏团表演。当然,如果这是一个马戏团,围观沈先生的人显然更像是马戏团里的猴子。他们对沈魏的言论并不感兴趣,只是想从庞大的流量收益中分一杯羹。周围水泄不通,人们叫嚷着“大师在人间,小丑在殿堂”,网红络绎不绝只为一张合照,更有女人举着牌子嗷嗷乱叫,扬言要嫁给沈大师。

流浪大师-沈巍的“成名”

除了流浪大师,人们赋予他的称号还有“当代扫地僧”“当代陶渊明”,纵使他从来没有表达过怀才不遇和愤世嫉俗,但人们并不会理会他的想法,总是要强行把他的故事解读成类似北大毕业卖猪肉的时代之殇,和高手在民间的武侠小说常见套路。但沈魏从小生活便是艰难的,从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喜欢画画,热爱历史书籍,却遭受父亲的否定,认为是不务正业。大学本想填报中文系、国际政治研究,却在父亲的阻挠下最终填报了审计专业,毕业后进了上海某区审计局。但是其并不热爱这份工作,他喜欢与文字打交道,而不是数字。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出将入相,或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由于贫困,为了读书,他从小捡垃圾,卖钱,买书,却常常遭人耻笑。而毕业后进入单位,他依然在卫生间捡垃圾,后来被人投诉,又被领导谈话。沈魏精神受挫,随后待岗,从1993开始,沈魏经历了26年的流浪生涯。沈魏这些年露宿街头,推着三轮车捡垃圾,废纸废铁卖钱,500元买来的二手机里存着甘地的照片。沈魏称自己崇拜甘地,向往苦行僧的日子,不标榜,不想红,只追求宁静的生活。

沈大师成名人了,成大师了,但他却并不愿意成为人们口中的那种大师了。 沈魏说:“有人问我最恨什么,我最恨的就是这个网络,全是它带给我的麻烦,没有网络,我在这里看书太太平平20多年了,没有一个人来过。”而面对着迎面而来的名利,狂热的粉丝,物质的诱惑,沈魏眼中除了无奈,更多的是疲倦。这一次他想要归隐了,然而放眼望去,一片嘈杂,这世界再无一片宁静的瓦尔登湖了。

捡垃圾是由他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的,并不是受了刺激才捡垃圾。他认为垃圾分类是国家提倡的,垃圾分类是源头治理,应该针对产垃圾的人。但总因为捡垃圾被反被嘲笑和误解一个人拥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自由,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很可惜,我们并没有给沈巍这样的自由,一夜成名之后的他更是无法理解,人们无谓的狂热追求也是影响呆了他最正常的生活。我更希望大家能给沈大师一个自由的空间,毕竟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不要被势力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