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三:閒說“畫隱”

吕三:闲说“画隐”

誰知大隱者 乃是不羈人

閒說“畫隱”

呂三 /文

隱,意指人和事物藏蔽而不顯露。隱士,一般指有治世之才而不願做官,安局山林,以耕讀為樂事者。最先有名的隱士,當是姜太公,他隱釣於渭濱,終於盼來了周文王。嗣後,有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兄弟,隱於首陽山,采薇度日。還有辭官歸隱南山的陶淵明。這些,最初的隱士,是後來隱者的榜樣。

畫隱,則指以畫自隱,不求仕進,不以其畫彰顯聲名於世者。是故,匿居山林,以畫自娛者,是畫隱,若倪瓚、王蒙等人。在朝為官,業餘以畫遣興而不欲以之名世者,亦是畫隱,如蘇軾、米芾、李公麟等人。

吕三:闲说“画隐”
吕三:闲说“画隐”

米芾《春山瑞松圖》

倪瓚《六君子圖》

古來,世或治亂,皆有隱者,且多因隱而顯名於世。既然為隱,當湮沒於世永不為人知,故我們知道的隱者(畫隱),實非真正意義的隱。更有以隱為終南捷徑者,如《北山移文》所譏的周子。

那麼,今天我們提及的畫隱,其實也是名家的一部分,姑且予以簡單定義:繪畫筆墨精擅,文藝修養深厚,且居地相對偏遠,作畫大多為業餘愛好,而不被當時主流畫壇認可的畫者。

最早的畫隱,當數南朝宋的宗炳,他有幹才,朝廷屢召為官,皆不應。他一生樂居山林,過著飲溪棲谷與世無涉的日子,因而他畫山水能夠“以形媚道”,並寫出了中國第一篇論山水畫的著作《畫山水序》。

五代荊浩,因避亂,長期隱居太行山中,與山水朝夕唔對,他的山水畫““形神兼備、情景交融”,”在宋已被奉為典範。荊浩是早期畫隱中,有畫跡(疑為摹本)傳世者。

吕三:闲说“画隐”

荊浩《匡廬圖》

兩宋,是國弱民福的時代,卻是文人的黃金時代,亦是畫家的黃金時代,想了半天,恕我寡聞,沒想出宋代著名的隱士名字來,包括真正隱居山林的畫家名字。在宋,畫得好的,都被徵召入國家畫院,成為地位很高的職業畫家。在野的,只要畫得好,賣畫為生,亦能豐衣足食。聖代無隱者,這句話,好像只適合於宋。

自“元四家”開始,乃至晚清,畫而能隱者,或隱於山林,或隱市井,漸多矣。限於字數,且不表述。

一般來說,畫隱的畫風,區別於當時的主流畫風——院體畫風。而時移世易,畫隱的畫風,繼而影響後世,甚或風靡數百年者。如荊浩之於宋代山水畫(包括院體山水),“元四家”之於明清正統與在野山水畫。

吕三:闲说“画隐”

朱耷《荷花小鳥圖》

吕三:闲说“画隐”

髡殘《層巖疊壑圖》

近世以來,特別是1949年以來,新興的美術院校,基本按照西方美術的教育方式來教學諸科,國畫亦不免,即以造型訓練代替傳統的筆墨錘鍊。傳統國畫的學習方式,如師授徒承、臨摹範本、讀書交遊,漸消漸減。而官方媒體、展覽倡導的國畫為政治宣傳服務,亦非傳統國畫之長。因此,以傳統筆墨為主的畫者,逐漸邊緣化,寂寞而無遠聞,多以畫之外的其它工作來營生,畫是他們終其一生的業餘愛好。1949年以來,堅守筆墨傳統的畫者,多是不被主流畫壇認可的畫隱,如陳子莊,黃秋園,陶博吾,劉知白,王憨山,尤無曲,朱豹卿等等,他們一生,能甘於寂寞,過著平淡無華的生活,畫畫是業餘愛好,也是精神上的需求和內心的傾訴,不奢求能有名利上的回報。他們於傳統文化,都浸淫較深,於國畫筆墨和表達方式,取捨不同,面目互異,各有心得。他們的畫,既有紮實傳統,又能深入生活,且個人面目突出,卻不為主流畫壇所認知。

吕三:闲说“画隐”

陳子莊《石鼓山北嶺》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八五”美術思潮帶來的對傳統繪畫的反思,他們意義和價值,才逐漸被社會所許可。

陳子莊、朱豹卿等畫隱們,近今被主流媒體熱議、被收藏界垂青,這是時代使然,即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貼近生活、關乎心靈、有個人性格的傳統藝術,能滿足部分人的審美需求和精神生活。

吕三:闲说“画隐”

朱豹卿《月明滿地》

他們能各自成就,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個人際遇使然。

畫隱的時代已成過去。現今,只要真正畫得好,不可能被埋沒。交通的便利,數量繁多的各類美術報刊,數不清官方非官方展覽,還有畫廊的普及,尤其是網絡媒體的興起和網絡書畫市場的繁榮,使得彰顯個人才華,有了足夠的外部條件。

隱與顯,是個人出世入世的一種態度,關乎時代背景,亦關乎個人際遇。觀歷代壁畫,如魏晉墓壁畫,如敦煌莫高窟壁畫,皆各臻高妙,而作者皆隱姓無名,若論畫隱,此為真隱。

二0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呂三

近世“畫隱”· 選錄

吕三:闲说“画隐”

黃秋園《深山臥居》

黃秋園

/

黃秋園(1913~1979),字明琦,別號大覺子、半個僧,晚號退叟,江西南昌人。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尤以山水畫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其山水畫由傳統入手,開創出個人風格強烈的畫風,正如李可染評價“有石溪筆墨之圓厚、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佈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

吕三:闲说“画隐”

陳子莊《竹石錦雞圖》

陳子莊

/

陳子莊(1913~1976),號南原、南源、蘭園、石壺、下里巴人、十二樹梅花主人,四川榮昌人。受教於齊白石、黃賓虹。四川省文史館館員。畫風獨樹一幟,形成“子莊風格”。1988年始為世人所識,遂聲名鵲起,被譽為“中國的梵高”、“畫壇怪傑”。

吕三:闲说“画隐”

陶博吾《松陰停琴圖•石鼓文七言聯》

陶博吾

/

陶博吾,名文,字博吾,別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澤人。工詩文、書畫、篆刻。26歲入南京美專,30歲入上海昌明藝專,師從黃賓虹、賀天健、潘天壽等,從曾拙巢習詩詞,造詣極深。生前為中國書協會員,江西書協顧問。被列入20世紀最傑出的20位書法家之一。

吕三:闲说“画隐”

劉知白《山水》

劉知白

/

劉知白(1915-2003),原名劉庭坦,號白雲,晚號如蓮老人、野竹翁等,安徽省鳳陽人。精研傳統藝術,擅長山水畫,亦工花鳥。曾為貴陽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工藝師、中國美協會員、貴州美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貴州文光書畫研究會顧問。

吕三:闲说“画隐”

王憨山《大吉圖》

王憨山

/

王憨山(1924-2000)原名噓雲、一塵,又號軼塵、石父。湖南雙峰人。早年師從高希舜、潘天壽,主攻寫意花鳥。提出“二分寫字,二分畫畫,六分讀書。”“墨要給足,色要給足,給足才有分量。”其詩如白石,字似金農,畫則崇況周頤論詞的“重、拙、大”的審美法度,磅礴大氣,不阿流俗、獨闢蹊徑。生前為湖南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被視為中國花鳥在新時期的大師之一。

吕三:闲说“画隐”

尤無曲《山水》

尤無曲

/

尤無曲(1910~2006),名其侃,字無曲,晚年自署鈍翁、鈍老人等,江蘇南通人。1929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中國畫科,得黃賓虹、鄭午昌等親授,後轉入中國文藝學院學習。詩書畫印兼擅,且精通園藝。

吕三:闲说“画隐”

坡子呂三,名斌,行三。

生於文革,長於市井。

仰視君子,羨慕小人。

胸無濟世志,手乏縛雞力。

喜新尤好古,性迂未敏求。

若問學歷,小學五年,中學六年,如此而已。

轉載聲明: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嶽——南嶽紀遊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