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上次講到六角恐龍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還能活下來,靠的是生的多!

今天來講另一種生的多的魚,學名翻車魚也叫翻車魨(對,就是學名,不是人送外號)。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這也是出了名的海怪,在以前信息流動沒有現在迅速的時候,時常會看見這樣的新聞:某地又撈出了“怪魚”、“怪獸”、“巨型海怪”,嚇壞漁民,多少歲的老漁民表示從未見過等等,這裡面的“海怪”大多就是翻車魚。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翻車魨(Mola mola),英美地區稱他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亮魚,德國人稱會游泳的頭,日本人稱曼波。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的大洋魚類,遍佈世界溫帶和熱帶海域,常見於外海表層。


三分之一的時間呆在水面曬曬太陽,殺殺體表的細菌,讓海鳥給自己清理一下身上54種寄生蟲,更多時候是在海面下200米以內的水體中。翻車魨的潛水能力很強,最深記錄可達800多米,沒事就在這個範圍內起起伏伏,抓抓水母。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曬太陽的翻車魚


翻車魨科只有三個確定的物種,除翻車魨外,還有矛尾翻車魨(Masturus lanceolatus)和斑點長翻車魨(Ranzania laevis)。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顏值擔當——斑點翻車魨


這些魚的統一特徵就是: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像個大碟子。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

體側呈灰褐色、腹側則呈銀灰色;翻車魨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其中翻車魨成年後的體型巨大。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成年的翻車魨體長可達3m,重達2.5t,一般的魚身體兩側大多都有側線,方便於自己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好及時規避危險,但是,翻車魚沒有這東西,這導致在很多時候翻車魚的行為會慢一拍,有種天然呆的意思。


本來反應就已經慢半拍了,再加上人家沒有尾鰭,沒有尾鰭代表什麼——這表示他不能通過搖晃尾巴來就加快自己的位置移動。


這就是一個,反應遲鈍,動作遲緩的天然呆啊。


作為魚類,翻車魨一天的移動距離記錄是是26千米,最高時速到達3.6千米每小時,考慮到它們龐大的身軀與呆萌的游泳方式,這已經是不錯的努力了。


翻車魨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魚類、海獸吃掉。


下面我來講講翻車魚生存的血淚史:


01 剛剛孵化出來的小翻車魨只有2mm

沒錯的呢,他們成年後的體型是他們小時候的1500倍。

有尾鰭和胸鰭,身上還有小刺,長得跟個小刺球似的。大群大群的聚集在一起,游泳全靠浪,海浪怎麼走他就怎麼飄。


翻車魨的幼崽一開始就只有這麼小一丁點,麻麻又是個天然呆,只能靠自己活下來,海里各種魚類都會被這大群的餌料給吸引過來。


群體能活下來靠運氣,個體活下來靠奇蹟。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這圖拍有點嚇人啊,我們還是看側面吧。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算了吧,不看了!


02 這些小浮游的小翻車魨長到10mm的時候,刺就會開始消失。30mm的時候基本就沒有刺了,這個時候他們長得就像是沒有尾巴的小河魨


畢竟翻車魨和河魨,刺魨都是魨形目的算是近親,長得像也正常。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上面是河魨,下面是翻車魨幼崽


再大點點就會被金槍魚,海鳥給盯上,他們還反應慢,可想而知他們是有多悽慘了。


要不是因為雌性翻車魨一次性能生3億枚卵,這個群體那裡還能活得下來。


換成別的物種,這個產卵量,早就氾濫成災了,到了翻車魨這裡,只能是勉強維持群體的數量不變,生存真是個艱難的事。


03 成年了之後的翻車魚也不好過,首先他們需要大概20年才能長到3m


沒錯,需要20年才能長到3m,不出意外的話呢,他們是很長壽的。


但是,即使長到了3m。在海洋哺乳類眼裡也就是大塊的翻車魨刺身。隨時可以吃掉的那種。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不過幸好的是,成年的翻車魚皮膚較厚,可以抵禦一些小型捕食者的撕咬,只有海獅,鯊魚這些才能把它當做是盤中餐。


而我們這篇推文的主角是靠食用水母,甲殼類,小型魚類和海藻等長到3m的。簡直是屌絲逆襲的奮鬥史啊。


真的是奮鬥,畢竟吃這些東西還要維持2t多的體重,只有大量進食才做的到,所以,他們經常是為了吃的而到處奔波,但是人家還遊的慢,唉......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對了,這玩意是可以養的。

真的!畢竟是淺海魚類,性格又溫順,吃的也沒有很挑剔,就是吃的有點多,然後體型有點大。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市,世界聞名的蒙特雷灣水族館就曾經養過一條26kg的翻車魨,這條“海怪”僅花了15個月,就靠吃魷魚、小魚和對蝦長到了399kg,體長也長到了近1.8米。最後水族缸裡實在裝不下了,不得不調用直升飛機將其運出,放歸蒙特雷灣。


15個月體重翻了15倍,這得吃多少啊!實力不夠雄厚的話,都不敢幹這事。


雖然翻車魨從小到大都經歷了不少磨難,最後也靠著生的多,勉強維持著平衡。


但是近年來,翻車魨的數量還是有明顯的下降,導致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


其實可以總結成一個原因,畢竟都是歸咎於人類的活動。


第一:被漁船誤捕。翻車魨雖然不是主要經濟魚類,但是他們由於體型大,反應慢導致他們很容易被誤捕,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遠洋捕撈的日益頻繁,這使得被誤捕的翻車魨數量增加。


你們聽說過“翻車魚”嗎


第二:海洋中漂浮著的塑料垃圾。翻車魨本來就傻,主要食物是水母,水中漂浮的塑料袋在他們眼裡就是水母,所以常常就有翻車魨因吞食過多的海洋垃圾而窒息,或堵塞消化道最終飢餓而死。


所以,大家要愛護環境呀!不然以後就看不到這個“海怪”了。


我要存錢去親眼看一下翻車魨,萬一以後就看不到了呢!有要約的嗎?


愛你們喲!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