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墓真的找不到嗎?

大西北賀蘭山


真的找不到!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被盜,他們採用一種變態的墓葬方法。

一、下葬時不允許漢族人參加。

二、下葬後不設墓碑等任何地表建築,並且用馬將回填的土完全踏平,並用帳篷將下葬地圍起來,等到裡面的青草長起來,才將帳蓬撤走。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隱藏動土痕跡的好方法。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有隱藏動土痕跡的記載:“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三、無下葬地點的歷史記載。


可能有人會問,如此詭秘的埋葬方法,他們自己人在事後又如何才能準確找到呢?

因為駱駝記路,所以他們會將母子駱駝牽到埋葬現場,然後殺死小駱駝,駱駝媽媽就會永遠記住這個地方。母駱駝下次只要走到這裡,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前來祭祀的人便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了。

可否能利用風水學來確定墓葬位置?

漢族墓葬是一種文化,選擇墓地講究風水。會優先考慮京城附近;其次葉落歸根的祖籍地;然後是死亡地;最後是生前嚮往之地或遵遺願。

一般要選擇“前有照,後有靠”之處,即墓地前有水,後有山。


(元代墓葬)

但蒙古人與中原風俗卻大相徑庭,他們不講究風水,也沒有落葉歸根的觀念,他們往往會選擇安葬在偏僻遙遠之處。

所以,無法根據風水定位元朝皇帝墓葬的位置。

因此,若想找到元代皇帝的墓葬,除非地毯式的掘地三尺。然而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這又著實很難做到!

據說元朝皇帝們沒少掘了宋朝皇帝的陵墓,還把宋朝皇帝的頭顱當玩物,甚至連皇后墓都不放過。想到這些,就是掘地八尺找元朝皇帝墓,都值!


小熙為人人


的確如此,元朝皇帝的墓不同於歷代中原王朝的皇陵,很難找到準確的所在位置!

這是因為,蒙元歷代大汗、皇帝,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遭受後人的洗劫,於是他們都採用一種獨特的墓葬方法,叫做“密葬法”。這種墓葬方法有別於中原王朝過往的皇家墓葬方式,其對歷代大汗、皇帝的喪葬地,都採取不立標記、不發佈、不記錄在案的方式來處理。

關於“密葬法”的記載,元末明初學者葉子奇在《草木子》中,是這樣描述的:

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元朝皇帝在草原下葬後,會用土回填,然後用馬踏平填墓時留下的所有痕跡;再用帳篷將墓葬區域的四周給圍起來,直到青草長出,並與四周草原無異,才將帳篷撤走。

本來,通過“密葬”的方式下葬的元朝皇帝陵墓就已經夠難找的了。更要命的是,蒙古人風俗不同於中原民族那樣,他們沒有落葉歸根、安土重遷的觀念,也沒有風水學說。因此,他們對於墓葬選址,並不講究其風水定位,也不需要選擇在自己的居住地附近,而往往會選擇遙遠偏僻的草原地區。所以,人們也無法根據其風水來定位元朝皇帝墓葬的大致位置。

而這種墓葬方式,即便忽必烈定鼎中原、建立元朝後,也還是為歷代元朝皇帝所繼承。因此,終元一朝,都沒有位置明確的皇陵存在,後世也很難找到元陵的準確位置......



這些歷史要讀


個人認知:

1,元朝皇帝墓不建封土堆,不建地面建築,也不立墓碑,一般盜墓者是找不到的。

2,元朝皇帝墓在草原深處,埋得也很深,造墓者無法逃脫,都被殺絕。

3,元朝皇帝墓地最終會種上草,恢復成草原。然後找一頭首次產崽的母駱駝,將駱駝母子帶至元帝墓地,殺了小駱駝,將幼駱駝血灑在元帝墓上,將幼駱駝屍骨埋入土中。再將母駱駝帶走,永不讓母駱駝產仔。每到祭日,就讓母駱駝帶路去元帝墓進行祭祀,母駱駝死後祭祀終止。

據說母駱駝嗅覺極強,它一生都記得小駱駝的氣味,一定能順利找到喪子之地。蒙元就是憑藉母駱駝的這一特徵去祭祀已故的元帝。

綜上所述,所以一般人始終找不到元帝墓。

不過只要是人為之事總有破綻,元帝墓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

1,首先要找一圖完整的草原地質地貌圖。讓風水師根據地圖推算出上佳吉地,而且此地一定是草原而非山脈。這樣一來,尋找範圍就大幅縮小了。

2,蒙元信奉長生天,所信風水與漢地不同,是薩滿風水。薩滿風水偏重於天相。所以要根據薩滿風水的天相知識,再配合漢人風水寶穴知識,再結合草原之地去進一步縮小元帝墓可能的範圍。

3,確定元帝墓可能的備選地點後,就用探鏟去取樣,只要發現動過土之處,就做好標識。然後去查史書,估算曆代元帝的死亡時間,或者可能下葬的時間,再根據確定的地點的配合時間,觀星定位。元帝墓基本沒跑!

這是一個家族世代從事文物交易的朋友告訴我的,也不知對不對!寫出來供大家樂一樂!


鬼影147951010


根據我的觀點來看,有一點是肯定的,從1368年元朝滅亡到現在,過去600多年了,目前還從未發現一座元朝皇帝的墳墓。元朝皇帝墓之所以找不到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首先元朝有個傳統就是密葬,墓地上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誌。根據《元史》記載,元朝皇帝都葬在漠北。漠北的位置現在位於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北邊到達蒙古國北部山區,南到我國的陰山。這是一片廣袤的區域,是氣候惡劣,地廣人稀的草原大漠區域。由於地區廣大,而且喪禮的傳統是隨便在大草原的腹地找一個地方埋葬了,然後萬馬踏平後就散去。等到第二年長出野草來,就很難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找到原來的陵墓。這是找不到陵墓的主要原因。

二、元朝盛行薄葬,陪葬品也很少,不容易招惹是非。中國古代的君王盛行厚葬,這樣必然會惹得盜墓賊的垂涎三尺,有些皇帝的陵墓在當朝可能看管的很嚴,但是在動亂時期或者改朝換代以後,就會成盜墓賊的重點挖掘目標。元朝皇帝棺材很簡單,就是找一棵大樹,從中間剖開,把皇帝的遺體放進去,然後把兩塊木板合起來後,就深埋於大草原的地下,陪葬品也幾乎沒有,這樣就不容易引起盜墓賊的惦記,所以也沒有人去刻意的為了盜墓去盜墓。對他們來說,中原王朝特別是宋朝皇陵屢屢被盜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三、元朝人都崇尚自然,喜歡死後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不喜歡受到打擾。所以葬禮過後,不留下任何印記,他們認為這樣自己就能得到安生,能夠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樣也符合遊牧民族的傳統。

四、元朝皇帝害怕自己被報復。元朝疆域遼闊,但是大部分都是被征服別的民族和人民的土地,在長期的征戰殺伐過程中,很多民族遭到屠城和滅族,可以說犯下了很大的罪行,他們知道如果自己的陵墓被發現就會遭到強烈的報復,所以埋葬很秘密,不為人知的最好。

綜合以上幾點,所以我們現在沒有發現元朝皇帝的墓地,至於以後是否會被發現,我相信難度也是很大的。


聽月趣談歷史


元朝皇帝的喪葬習俗與其他歷代皇帝有所不同,實行秘密安葬,當棺槨下葬之後,地面上不留標記,然後讓萬馬奔騰踐踏。接下來在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一隻小駱駝。過了一段時間,墓地上長滿了青草,和其他地方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到了死者的的祭日,牽來母駱駝,母駱駝嗅覺敏感,還沒有走到小駱駝死亡的地方,就聞到了孩子的血腥味,立刻發出一陣陣悽慘的悲鳴,並徑直走到孩子死亡的地點,這樣人們就自然而然的找到了墓地。祭奠過後,還是像原來一樣不留痕跡,這樣一來他們的墓葬就很難發現了。





襄邑居士


我是強子,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或許提問者所問的應該是成吉思汗的墓穴找不到吧。成吉思汗這個一生戎馬備受爭議的人身上有諸多的秘密,首先就是他的墓穴到底在哪裡,成吉思汗在出徵西夏時候死在途中,他一生攻城略池劫掠金銀財寶無數而且他本人也愛財,曾經他大兒子赤朮因沒有把搶來的財寶上交給他而發火,且不論赤朮到底是不是他的親兒子,即使是他找藉口那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重視錢財的人,金國花拉子模國都是被他所滅,財寶都流進成吉思汗的手裡,他死後由五千蒙古騎兵保護靈體找到一個地方途中看到任何人通通殺死,然後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小駱駝以後他得後人想要祭拜他的話就牽著母駱駝母駱駝在哪裡停下哀嚎哪裡就是他的墓穴,當這頭母駱駝死了的時候他的墓穴也就深埋底下無人所知了。


強子聽歷史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沒有“墓”的觀念,跟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人戰死和非戰鬥死亡的比例很大,死了就扔了,因為“兵員”都是奴隸,死了也沒有撫卹金,只有少數的貴族被粗放地埋葬,也從來不祭拜,害怕墓地暴露遭到報復


792突擊步槍


很難找到,一望無垠的草原,沒有任何標記,草原廣闊又施工少,人煙少,無意間發現的可能性也小


陽光沐浴大道


不是找不到,而是沒確卻位置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