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01

昨天,看到胡歌在深夜发了一条微博,疑似感慨蒋劲夫被捕事件。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胡歌还是那个重情重义的人。

娱乐圈浮浮沉沉,人设转眼就崩塌,多少人在这个大染缸里迷失了自我,面对纸醉金迷和压力,给自己的堕落一个借口。

唯有胡歌,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他曾是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小生,在车祸之后,他坦然地说了一句: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胡歌曾说,在那段最消沉最无助的日子里,是阅读让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停止读书和学习,这也是他始终保持本心的一个原因。

黄磊老师推荐的柏杨大师的书、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坛》陪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最灰暗的那段时光。

记得一年年末,明星们都在给媒体朋友送自己代言的产品,有的是化妆品,有的是电子产品。

而胡歌的礼物别出心裁,他送上一张购书卡,他在卡片上写上自己苍劲有力的字“愿书香萦绕”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他从未放弃过给自己充电,在2016年,他选择了息影一年,去美国学习。

但是有人骂他傻,说他几部戏播完,片酬马上就会水涨船高,这个时候去读书,损失得多大!

胡歌只是笑笑说:永远都会有片酬比我高的人。

记得胡歌曾经说过一句话: 阅读和写作让我可以抛开烦恼进入豁然开朗的另一个灵感之地。

不为物质所吸引,不被浮躁的娱乐圈所带偏,这就是胡歌的魅力吧!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三观的形成很单一,他的三观的形成,靠的是身边亲人朋友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别人价值观不正,那么他就会价值观走偏。

但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他的三观的建立,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书本。

繁杂的娱乐圈,有人家暴,有人吸毒,而胡歌永远是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美好,我想,这应该是读书带给他的。

读书,能让你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02

上一期的《奇葩说》,詹青云的辩论让我惊为天人。

金句频频,论证清晰,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都作为支撑自己理论的一句,看完之后,包括我在内的众网友,都只想献上自己的膝盖。

当她对那些书中的例子和金句信手拈来的时候,你会忽略这是一场比赛,你会忽略她的容貌精致与否,从她身上,你只感受到的,就是知性的魅力。

一个真正读过书的人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就是詹青云现在给人的感觉。

她有种把书都读遍了的感觉,而她看过的书,最终都成为她的魅力所在。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03

有人说,读了很多书,但是后来都忘掉了,这样有什么意义。

有一种东西,叫做记忆的沉潜。

苏轼曾在诗中写道: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意思就是,年轻的时候读书似乎没有理解深刻的地方,年岁渐长之后,在审察事物的时候却会豁然开朗。这就是记忆的沉潜。


网友“宁檬”在做工程的时候,去过一个很远的地方勘察。途经一座非常破败的桥。

同行的本地工头想要刁难一下身边这位年轻的新手,给他一个下马威。

于是大声问:“这破桥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李工是大学生,懂得多,李工你教给俺们咋判断呗?”

他明知对方在有意刁难,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上。仔细观察桥面之后,他有点绝望了,这哪看的出来啊!

就在他做好了丢脸的准备时,视线突然扫到了桥身。

他看到桥身上刻着两句毛主席语录,脑子飞快地运转了一下,也就是说,这座桥是1966年到1976年建的。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再看过去,又看到了一句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这句话在文革时期,被林彪亲笔题写,全国到处都张贴着林彪的题词手迹。

虽然不确定林彪题词的时候是哪一年,但一定是他最红的一年,那就是1969年左右。

再次,林彪两个字被人为破坏了,也就是说这座桥肯定修建于1971年以前。

那么这座桥大概就是1969年到1971年间修建的。

那就试试!

他装模作样地踩踩桥面,摸摸桥身裸露在外的钢筋。

用权威而自信的语气慢慢说道:“看桥面是没用的。要根据这个钢筋的锈蚀程度,再结合这个地方的气候,甚至于要考虑到风速和空气湿度,才能够得出一个大概的判断。

依我看,这座桥不会少于四十五年,但是也不会超过五十年。”

在场的人当场呆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些本地工头们对他的态度要客气、尊敬很多。

而他们自己说话的嚣张气焰,也收敛了很多。

读书多,从不是为了炫耀,你所吸收的知识,在当时看似派不上用场,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在你需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早已融入你的骨血。

就像你的身体器官一样,成为你可以运用的一部分。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04

作者大大秋有一个闺蜜,曾经跟一个男人相亲。

因为家里逼的很急,相亲跟车轮战一样。最终,看中了一个。

对方中专毕业,北京土著。两人家里隔得很近,加之双方父母对彼此印象都不错,这段关系就这么敲定了。

谈了大半年,按流程来说,差不多该结婚了,但是一次闺蜜打电话告诉她:我分手了。

两个人之间的分歧太大。

闺蜜爱读书,大学毕业之后也一直没有放弃提升自己,但男生仗着自己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吃喝玩乐样样在行,一说起看书,就丝毫不感兴趣。

一次。男生去闺蜜家里玩。那段时间,闺蜜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买了很多书给自己充电,男生看到之后,语气略带嘲讽:哟,大学生啊,还看书呢,这么上进,怎么工资还跟我差不多?

言语之间,有对闺蜜的揶揄和轻视:你看了那么多书,还不是和我一个中专生差不多!

至此,闺蜜和他提了分手。

她不能想象,今后要和一个这样的人在一起,丝毫不能理解和尊重自己,这样没有共同语言的人,怎么可能在一起?

分手后,闺蜜的工作出现了转机,她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成功升职,工资比之前翻了一倍。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读书跟不读书的区别就在于,不读书的人会嘲笑读书没有用,而读书的人不会嘲笑没读过书的人。

你看得越多,事业越开阔,越容易接纳不同的事物。

但是当你视野狭窄的时候,反而容易变成井底之蛙,自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的面貌。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05

我有一段时间非常丧。是那种对前路失去了期望,也退无可退的局面。

我不知道该如何排解,更不敢告诉家人,整天窝在自己的出租屋里混过毫无波澜的一天又一天。

后来,我开始看书。没有目的,为了消磨时间而看,我不挑类型,弗洛伊德也看,东野圭吾也看。

我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书都看了一个遍,还经常往图书馆跑。

渐渐地,我的心态变得平缓。我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我的生活,去寻找新的突破口。

也是如此,我才能从那段晦暗的岁月中走出来。

如果你非要问读书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我想一时半会很难回答出来。

就像作者八月长安说的: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孤独的星球,很多的时候,读书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指导意义,不过就是发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你倒霉或者出色的人有的是,不会觉得太孤单。


读书,其实就是和高你一等的人交朋友。

通过书作为媒介,你学到这个作者想要表述的理念和价值。

这是你不会经历的人生,但是你从中能够拓宽思维,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思考方向。

读书,就是把别人一辈子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收为己用。

蒋方舟曾经在综艺《一本好书》中说过自己读书的感悟: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总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看书,你可以获得他人的经验,一辈子可以活出几辈子的容量。



胡歌酒后发微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我深以为然。

一个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乍一看是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开口,就是云泥之别。

你所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都藏在你的气质里。

终有一天,会予你以馈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