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精力过剩、脾气暴躁,比较难养?这类孩子有当领导的潜质!

宝宝精力过剩、脾气暴躁,比较难养?这类孩子有当领导的潜质!

一、宝宝精力过剩、总是很难满足,父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前几天和闺蜜小蓉在微信上唠嗑,她的儿子已经三周岁了,问她要不要生二胎时,小蓉表示:绝对不再生第二个了!

我有点纳闷,他们夫妻二人收入不错,有房有车,双方老人年龄不算太大,偶尔可以帮忙照看孩子,现在二胎也开放了,为何不考虑一下呢?

小蓉听完我这些疑问后,回复一个“捂脸”表情,并坦言:

“从客观条件来看,生二胎确实没什么压力。但从我和我老公的双方意愿上来讲,我们都不想再生二胎,因为带孩子真的是太累了!我们有点筋疲力尽的感觉。

我们家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天生比其他同龄宝宝难养。婴儿时期,频繁找奶吃,我稍微慢一点,就会哭得撕心裂肺得,还带着尖叫声。平时也总是大哭,如果抱起来就没事,但偶尔放一下就会哭得没完没了。

老人们总说,不要抱他,都惯坏了,让他哭个够。我们尝试过,结果更让人崩溃,他会一直哭个没完,越哭越响。晚上还会频繁醒来,精力特别旺盛。

等稍微大一些,就变得特别好动,总是爬啊跳啊。他脾气还特别大,稍微压制一下,就会大哭大闹甚至摔东西。

唉,别提了。和其他宝妈交流时,他们说自己的宝宝比较容易满足,和我儿子比起来,温顺多了。自从有了儿子,感觉自己都老了十岁。带这一个已经力不从心了,更不敢生二胎了!“

宝宝精力过剩、脾气暴躁,比较难养?这类孩子有当领导的潜质!

二、从长远来看,宝宝”难养“并不是一件坏事

和那些吃了就睡、不怎么哭、容易满足的“天使宝宝”比较,闺蜜的宝宝确实让人更累一些,有人把他们叫做“恶魔宝宝”。

观察生活中的宝宝们,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宝宝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会常常感到烦躁和焦虑。

难道这些宝宝是故意让父母这么累的吗?并不是!他们不是“小恶魔”,而是“高需求宝宝”。

1.什么是高需求宝宝?

著名的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在《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一书中给出答案:

“需要更多抚慰、更多理解、以及更敏感、更有创造性的宝宝。”

2.高需求的宝宝有什么特点呢?

  • 总是找奶吃,要抱抱:

在婴儿时期,他们总是需要父母抱着,如果放下一会儿,就会哭个不停,不要妄想让他自己哭够了就会停下来。他们也需要妈妈频繁地喂奶。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曾说:

“妈妈的乳房对于孩子来说,既是粮仓也是爱。”

因此,高需求的宝宝频繁找奶吃,既是在频繁地向妈妈索取食物,也是在频繁地向妈妈索取爱意。

  • 总爱粘着妈妈:

高需求的宝宝,不喜欢和父母分开,尤其是妈妈。

西尔斯夫妇多次在书中提到女儿海登,因为她也是一个高需求宝宝。有一次,他们夫妇开着车出门,而两岁的小海登发了疯似的在后面追着跑,因为她需要父母带着她一起出门。

粘人的高需求宝宝,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对父母唱《大话西游》里那首经典的《only you》。

  • 表达感情非常强烈:

吃饭时,他们会狼吞虎咽。开心时,他们会格外带劲地大笑。难过时,会持续地、撕心裂肺地大哭。当他们有任何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变得非常暴躁,会对看护他们的人大发脾气。

  • 根本停不下来:

多数时间,他们都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亢进。这种亢进具体表现在:从婴儿长到幼儿时,会变得非常非常爱动,不能够“消停”一会儿。

比如表弟的女儿。她大概两岁半了,用舅妈的话来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一会儿拿扫帚,一会儿推小车。手里不拿东西时,就会爬高、从凳子上往下跳,有时还会围着屋子跑圈。其他的宝宝中午总要睡上一会儿,但她不用。晚上睡得晚,早上五点就闹着要起床。

  • 拒绝等待

在高需求宝宝字典里,根本不存在”等一会儿“这种词汇,他们无法接受等待,他们的需求要及时满足,否则就会大哭大闹。

3.宝宝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需求?

很多父母会纳闷,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都非常平和,而自己的宝宝却如此磨人?

西尔斯夫妇提到:

“我们相信,大部分高需求的孩子是生来如此的。”

也就是说,这是宝宝与生俱来独特“个性”。

4.有一个高需求宝宝,真的很糟糕吗?

我们刚刚提到了高需求宝宝的特点,这的确让人感到头痛,但这真的很糟糕吗?西尔斯夫妇同样给出了答案:

“很多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都曾是高需求的孩子,他们幸运地在童年时,被聪明而敏感的父母加以温柔的引导。如果父母既能回应孩子需求,又能聪明地加以引导,孩子就能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能争取自己权益的人。这样的孩子将会成为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

所以说,从长远看来,宝宝的需求高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压抑,若父母能够很好地引导,他们长大后就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当一个领导,而不是盲从者。

宝宝精力过剩、脾气暴躁,比较难养?这类孩子有当领导的潜质!

安抚小月龄高需求宝宝的4种策略

三、如何安抚小月龄的高需求宝宝?

高需求的宝宝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着父母的耐心和精力。尤其是在婴儿时期,他们频繁地哭闹让新手爸妈措手不及,苦不堪言。

如何安抚一个小月龄的高需求宝宝呢?《西尔斯橙色亲子课》一书中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技巧,下面我来分享

4个策略。当然,这同样适合那些容易满足的小宝宝。

1.带宝宝做运动

胎儿在子宫时,就习惯了妈妈们“带”着他一起走动,这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所以,当他们哭闹不止时,父母可以带着他做些运动。

  • 用背带背着他们运动

西尔斯夫妇在书中,推荐了一种吊床型的婴儿背带。这种背带可以让宝宝窝在父母的臂弯里,感受父母的呼吸和心跳,仿佛回到子宫一般。这种背带也很方便哺乳。

妈妈们可以穿着它带宝宝散步、做家务、跳舞。

  • 带宝宝荡秋千

现在有专门为婴儿设计的机械秋千,妈妈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荡秋千这种有节奏地运动方式,会让宝宝放松和愉悦。但是注意,偶尔使用下可以,不要经常性的,容易让宝宝产生感情依赖。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对象最好是人而不是物。

  • 带宝宝兜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开车带宝宝打疫苗的路上,宝宝睡得特别踏实。开车兜风,确实是一种安抚小宝宝尤其是高需求宝宝的好方式。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佩奇的表弟亚力山大,晚上哭闹不能睡觉,猪妈妈提议带着他去兜风。

2.给宝宝听声音

一些有强度变化、单调且低沉、速度保持在每分钟六七十下的声音,同样能够安抚高需求宝宝。它的原理和运动法一样,也是模拟胎儿在子宫时的场景。那些熟悉的声音,让他们倍感安全。

什么样的声音符合以上条件呢?

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洗澡时的流水声、浴霸的风扇声、吸尘器的声音、空调风扇的声音、海浪或者流水声、一些古典乐如莫扎特的弹奏乐。

很多人觉得总是开着电器不太现实,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找手机或者其他录音设备,把声音录下来。

3.给宝宝做按摩

高需求宝宝时刻保持着敏感和警惕,他们的肌肉是紧张的,父母需要给他们放松,做按摩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父母可以咨询专业的婴儿按摩师,或者购买专业的书籍和影像资料。

4.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当小月龄的高需求宝宝开始大哭时,我们可以采取让宝宝分心的方式,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照镜子、和宝宝面对面,让他看你的脸、看各种移动的物体如灯、鱼缸。

四、养育高需求宝宝时,父母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

照顾高需求宝宝,最累的时期莫过于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当他们长大以后,父母便能稍微松一口气,不用再整天抱着和喂奶,但未来的教育过程也会存在艰辛。

因此,父母的心态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端正心态,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困扰。那么,养育高需求宝宝时,爸爸妈妈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

1.宝宝不是在控制父母

很多人觉得孩子频繁哭闹是在控制父母,因此会选择疏远孩子。根据西尔斯夫妇所讲,宝宝不是想控制父母,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父母交流,哭声背后传递的是内心的需求。

2.舍得为宝宝花时间

长辈们总爱说,不要和调皮的小孩子浪费时间,让他们自己待着,一会儿就老实了。但其实,能够得到足够关注和陪伴的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

父母只有在婴儿期、学步期为孩子付出更多时间和关注,孩子才不会在青春期惹出种种麻烦。到那时,我们再想补救,孩子也不会领情。

因此,父母一定要从心里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

3.愿意和孩子交流

很多人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需交流,因为那不利于父母建立权威。事实上,没有交流的亲子关系是失败的,尤其是对高需求的宝宝来说。

他们本身就有很多需求要表达,如果父母选择忽视,孩子便会做出很多负面行为。所以,父母要从心里丢掉家长的高姿态。

宝宝精力过剩、脾气暴躁,比较难养?这类孩子有当领导的潜质!

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说:

“父母的角色就像园丁:我们不会去改变花的颜色和开放的日期,但我们会拔去杂草,修剪多余的部分,让花开得更美。”

当我们有一个高需求宝宝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刻意改变他,而是在他的独特个性下,加以积极的引导,给与持续的关注,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发展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