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在推銷電話滿天飛的時代,為了避免接到騷擾電話浪費時間,不少用戶都選擇使用智能手機自帶的“來電顯示”功能,識別和攔截可疑信息。

看著手機裡一條條被標註為“騷擾”、“詐騙”和“廣告推銷”字樣的攔截電話,大部分用戶都會慶幸“幸虧有這些軟件的保護”。然而,在電話標註功能被反覆使用的今天,某些企業卻打起了和「視覺中國」一樣的歪主意——不交錢,就讓你難受。

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碰瓷營銷,來電顯示背後的利益鏈

前段時間,「視覺中國」通過標註logo搶奪圖片版權,強迫企業繳納版權費用,打著版權保護的旗號大肆碰瓷的風波還沒結束。來電顯示產業馬上接替了「視覺中國」,再次上演了“碰瓷營銷”套路。

根據報道,來自河北的彭女士,因為自己的電話號碼被標註成推銷電話,致使身邊的朋友看到他的號碼都不怎麼願意接聽。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工作不受影響,彭女士試圖聯繫來電顯示平臺取消號碼標註,卻發現取消的過程並不簡單。

“查詢標註來源收費26元、提交標註申訴68元,申訴需要7個工作日,還不一定保證成功。”面對各種收費要求,彭女士考慮到自己日常生活對電話通訊的依賴,只能選擇交納了這一筆費用。

但令人萬萬沒想的是,在繳納了申訴費用之後,又多了幾家來電顯示平臺將彭女士的電話號碼標註成“推廣電話”。在諮詢了相關平臺後,彭女士被告知想要取消這些標註,還需要繼續繳納一次查詢、申訴費用……

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騷擾電話照打不誤,它是黑名單還是白名單

目前,被質疑“利用騷擾電話標註牟利”的號查查已經宣佈停止服務。但號查查作為第三方號碼標記查詢平臺,顯然是無法完成從號碼標註到引導用戶繳費等一系列動作。

另外,在來電號碼標註被廣泛使用的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接到的騷擾電話卻並沒有絕跡。甚至,部分騷擾電話在接入時不僅沒有攔截,反而被標註成“快遞”、“外賣”等標籤,讓用戶放心接聽,這不僅讓人疑問來電顯示除了黑名單之後,是否還能標註成“白名單”?

除了電話標註之外,騷擾短信攔截也存在攔截規則不透明的情況。在騷然攔截目錄,除了常見的騷擾信息之外,我們也能看到例如淘寶、京東、美團等品牌的推送信息被攔截,翻看攔截內容,實際上只是普通的活動推送,

同時,根據我們日常使用體驗,同樣是活動推送短信,有時能夠正常接收,有時又會被強制攔截。從用戶角度來看,推銷短信能否通過攔截規則,運氣成分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攔截規則不透明,商業模式存質疑

攔截/標記規則不透明,是現階段來電顯示平臺最大的爭議。

「視覺中國」讓我們瞭解到利用手中的資源也可以大肆碰瓷,強迫用戶繳納版權費用。此次來電顯示事件相比「視覺中國」則是更加“高明”,平臺將個人、企業的電話號碼直接標註成“騷擾電話,強迫用戶找它付費取消。

實際上「視覺中國」式碰瓷之所以如此氾濫,除了用戶缺乏維權意識之外,這些平臺和公司在獲得了大量用戶之後,缺乏用戶轉化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利用信息不對等,製造某些侵犯用戶權益的行為,強迫用戶繳費”這種營銷模式並非長遠之計。縱觀BAT等一線互聯網+企業,在完成用戶累計之後,均通過推出符合用戶需求的互聯網服務,才獲得瞭如今的成就。

產品才是營銷的根本,這句話並非空話。電話標註功能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巨大的用戶群體,是因為它的出發點是幫用戶解決通訊騷擾難題。

“修築好防火牆,興利除弊”對於來電顯示平臺來說也是一條發展之路,君不見當初金山毒霸、360安全衛士、騰訊電腦管家都是憑藉深厚的安全防護功力,獲得了眾多企業付費用戶的青睞。如今,坐擁“騷擾號碼病毒庫”的來電顯示平臺,為何要通過損害用戶權益的方式,來達到保護另一方權益的目的?除了商業模式上的缺失,我們實在無法想象到其它原因。

個人電話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來電顯示暗藏黑色利益鏈

商業模式是決定一家企業成敗的關鍵,如果習慣了“碰瓷營銷”,整個公司甚至行業的發展必然受限。相比“碰瓷”所帶來巨大的風險,依託現有資源積極探索營收模式與業務轉型,對於手握大量用戶資源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顯然是一個更加有效且穩妥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