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在推销电话满天飞的时代,为了避免接到骚扰电话浪费时间,不少用户都选择使用智能手机自带的“来电显示”功能,识别和拦截可疑信息。

看着手机里一条条被标注为“骚扰”、“诈骗”和“广告推销”字样的拦截电话,大部分用户都会庆幸“幸亏有这些软件的保护”。然而,在电话标注功能被反复使用的今天,某些企业却打起了和「视觉中国」一样的歪主意——不交钱,就让你难受。

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碰瓷营销,来电显示背后的利益链

前段时间,「视觉中国」通过标注logo抢夺图片版权,强迫企业缴纳版权费用,打着版权保护的旗号大肆碰瓷的风波还没结束。来电显示产业马上接替了「视觉中国」,再次上演了“碰瓷营销”套路。

根据报道,来自河北的彭女士,因为自己的电话号码被标注成推销电话,致使身边的朋友看到他的号码都不怎么愿意接听。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工作不受影响,彭女士试图联系来电显示平台取消号码标注,却发现取消的过程并不简单。

“查询标注来源收费26元、提交标注申诉68元,申诉需要7个工作日,还不一定保证成功。”面对各种收费要求,彭女士考虑到自己日常生活对电话通讯的依赖,只能选择交纳了这一笔费用。

但令人万万没想的是,在缴纳了申诉费用之后,又多了几家来电显示平台将彭女士的电话号码标注成“推广电话”。在咨询了相关平台后,彭女士被告知想要取消这些标注,还需要继续缴纳一次查询、申诉费用……

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骚扰电话照打不误,它是黑名单还是白名单

目前,被质疑“利用骚扰电话标注牟利”的号查查已经宣布停止服务。但号查查作为第三方号码标记查询平台,显然是无法完成从号码标注到引导用户缴费等一系列动作。

另外,在来电号码标注被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接到的骚扰电话却并没有绝迹。甚至,部分骚扰电话在接入时不仅没有拦截,反而被标注成“快递”、“外卖”等标签,让用户放心接听,这不仅让人疑问来电显示除了黑名单之后,是否还能标注成“白名单”?

除了电话标注之外,骚扰短信拦截也存在拦截规则不透明的情况。在骚然拦截目录,除了常见的骚扰信息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例如淘宝、京东、美团等品牌的推送信息被拦截,翻看拦截内容,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活动推送,

同时,根据我们日常使用体验,同样是活动推送短信,有时能够正常接收,有时又会被强制拦截。从用户角度来看,推销短信能否通过拦截规则,运气成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拦截规则不透明,商业模式存质疑

拦截/标记规则不透明,是现阶段来电显示平台最大的争议。

「视觉中国」让我们了解到利用手中的资源也可以大肆碰瓷,强迫用户缴纳版权费用。此次来电显示事件相比「视觉中国」则是更加“高明”,平台将个人、企业的电话号码直接标注成“骚扰电话,强迫用户找它付费取消。

实际上「视觉中国」式碰瓷之所以如此泛滥,除了用户缺乏维权意识之外,这些平台和公司在获得了大量用户之后,缺乏用户转化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利用信息不对等,制造某些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强迫用户缴费”这种营销模式并非长远之计。纵观BAT等一线互联网+企业,在完成用户累计之后,均通过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服务,才获得了如今的成就。

产品才是营销的根本,这句话并非空话。电话标注功能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体,是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帮用户解决通讯骚扰难题。

“修筑好防火墙,兴利除弊”对于来电显示平台来说也是一条发展之路,君不见当初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都是凭借深厚的安全防护功力,获得了众多企业付费用户的青睐。如今,坐拥“骚扰号码病毒库”的来电显示平台,为何要通过损害用户权益的方式,来达到保护另一方权益的目的?除了商业模式上的缺失,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到其它原因。

个人电话被恶意标记为诈骗电话,来电显示暗藏黑色利益链

商业模式是决定一家企业成败的关键,如果习惯了“碰瓷营销”,整个公司甚至行业的发展必然受限。相比“碰瓷”所带来巨大的风险,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探索营收模式与业务转型,对于手握大量用户资源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更加有效且稳妥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