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文 | 幸孕姐

前一段時間,幸孕姐聽到一位寶媽抱怨,生兒子不是加分題,完全就是送命題,一不小心就掉坑裡爬不起來。確實,很多人的眼中,男孩皮實好養活,父母少操很多心。然而,真正入手後才發現,養兒子一點都不比養女兒輕鬆。

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僵局,主要是因為很多父母都沒真正走進男孩的內心,其實,很多時候,男孩的內心比女孩更加脆弱,更容易患上抑鬱症。養男孩,最怕父母用這三件事抹掉他的銳氣——

一、強迫男孩堅強

這個社會認為,男子漢就是堅強的化身,是整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所以社會要求男孩必須堅強,哭泣、軟弱、害怕、退縮等情緒最好都不應該出現,這樣才能守護好家庭,為社會貢獻力量。

然而正如王小波先生曾提到“一個人快樂或者悲傷,只要不是裝出來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樂,同情他的悲傷,卻不可以命令他怎樣怎樣,因為這是違揹人類的天性的。”

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男孩亦是如此,如果強迫他們去堅強,強令禁止他們不準哭泣,逼迫他們克服恐懼,其實就是抑制了男孩們一個自然情緒的流露,希望各位家長能明白,男孩也有哭的權利,通過淚液將心中的負面情緒發洩出來,這種應激反應是人類進化的一個正常生理反應,如果強行將負面情緒積攢在心中,反而不利身心健康。

二、強迫男孩安靜

經常有媽媽抱怨自家兒子完全是“充電兩分鐘,打鬧兩小時”,身體跟上了發條一樣,成天在家上躥下跳,根本停不下來。其實,男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的腦幹中含有較多的脊髓液,加上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生來就比女孩多,所以在體力、精力上都佔有先天性的生理優勢,平時活力無限,也比較愛搗蛋,照顧起來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

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然而,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男孩搗蛋並非壞事,反而是他們探索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只要在可控範圍內,適度地打鬧、搗蛋,有利於其認知能力的發育。如果父母強迫他們安靜,反而會壓抑其天性,抹掉他們的銳氣。

三、強迫男孩聽話

父母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兒子很少願意聽進自己的話,尤其是在某一段時間,對媽媽的嘮叨聲會格外反感。

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心理學家認為,男孩之所以不願聽父母的話,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胼胝體(負責連接兩個腦半球的部分)較小,左右腦之間無法順暢聯繫起來,這會影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很多男孩可能是內心裡知道父母的意思,可是卻不知道如何好好跟父母溝通,經常詞不達意,反而惹得父母生氣,久而久之,便習慣性逃避父母的嘮叨。

除此以外,很多男孩在3~4歲的時候,他們就希望能在世界中變得強大,因為面子、自尊心的問題,他們試圖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經常想著推開父母,不願花時間聽著大人的嘮叨,尤其是媽媽的嘮叨。

家有男孩,在這幾件事上彆強迫,看似優秀其實銳氣已被抹殺掉

父母不妨試著用簡短直接的方式去跟兒子溝通,如果發現兒子對自己的話毫無反應也不要急著呵斥,因為很多時候他們的專注力不及女生,沒辦法一心二用,有時候確實是沒有聽到,等到他們平靜下來以後,再重新說一遍。如果強迫他們必須聽話,反而會誘發他們的逆反心理,變得急躁。(ly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