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千手觀音:未修復前的珍貴相片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

大足石刻是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75處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市級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巖、千佛巖;縣級有峰山寺等66處。

1980年代的大足石刻,還養在深閨人未識。1980年,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Barbey)來到了大足時刻,留下了這樣一組珍貴的老照片。

當時大足石刻所在的大足縣還是屬於四川省。

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四川大足時刻也就成了重慶大足石刻。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的洞窟石刻類遺產在1987年莫高窟之後的第二次入選。

看到這些照片,不能不說大足石刻這個東方藝術明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絕對是當之無愧。

1980年代的大足石刻。

1980年代的大足石刻。

1980年代的大足石刻。

1980年代的大足石刻。

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巖第8號龕一尊實有830隻手的摩崖千手觀音造像 ,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人們稱其是人間一絕!圖為1980年拍攝的千手觀音造像。

寶頂山“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該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刻有830隻手、眼,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建成800多年來,“千手觀音”造像因受風化等多種“病害”侵蝕,曾多次修復。最近一次大面積貼金是在清代光緒15年,距今已100多年。圖為1980年拍攝的千手觀音造像。

進入21世紀後國家文物局將其修復工作確定為“一號”保護工程。2008年7月-2011年1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機構,建立起一支專家工作隊。圖為2011年前後拍攝的千手觀音造像。

2015年3月31日,耗時近8年、耗資數千萬元的國家一號石質文物保護工程—千手觀音修復項目,在數十個頂級科研單位和數百名專家的精心“呵護”下基本完工,這龕被譽為“世界石刻藝術之瑰寶”的造像,於2015年中國文化遺產日正式與遊客見面。圖為修復後的千手觀音造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