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融資難可以理解,因為風險大,有人說民營企業融資會更貴,利息更高,為什麼?你怎麼看?

紅花油茶新農人


關注路人蟻的世界,財下心頭,卻上眉頭,與你一起侃財經。

1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是歷史難題,就像這十年貨幣百萬億放水,大部分流入了國企基建和地產行業,傳統行業在轉型困難期,缺乏資金,在這十年地產拉動經濟的十年,傳統企業也經歷了轉型陣痛和一波倒閉潮。也出現一些企業為維持運作通過民間借貸高利貸的方式維持運作,最後弄的心力憔悴。兩會以後,大水漫灌模式不在,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扶持,降低稅費,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了主題。

2企業融資難,首先是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銀行青睞國企,對民營企業不太願意房貸,處於風險考量。國企比民企安全。最近針對小微企業貸款,銀行方面也在加強,貫徹,但是更多的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都靠如今帶網絡屬性的民營銀行解決。比如網商銀行,利潤6.7億墊底的銀行利潤 ,但是它扶持和幫助的小微企業,甚至街邊小商戶的數量卻秒殺各大銀行,真正把銀行沒有解決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更好的解決了。未來中小企業也將在政策扶持下,以民營銀行和各種其他融資渠道去實現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目的。

3民營企業本身的信用風險,抗風險能力自然比不上大公司,國企,所以獲得融資的利息會貴,成本會高。隨著融資渠道多樣化,慢慢會好的,網商銀行成立也是扶持中小企業,剛開始兩年也是出現壞賬比較高,但慢慢用戶基數增大,整體的數據信用和風控的提升,如今也打出讓街邊商販都能貸款做生意的口號。相信未來中小企業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路人蟻的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 11 月 1 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優


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

民營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一直是民營企業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之一,現在已經成為制約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民營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不僅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沒有得到緩解,一些大型民營企業也相繼出現流動性問題。

其實正是因為民營企業融資風險大,所以為了彌補這份風險溢價,所以民營企業融資會更貴。因為金融機構也是需要盈利的,低風險低迴報,高風險當然高收益,由於借貸給民營企業風險大,所以需要更高的利息來抵消帶來的風險。

我覺得其實目前的問題並不是融資利息高的問題,而是許多民營企業根本沒辦法融到資。一個經營情況良好的企業往往在某一個時期缺乏現金流而倒閉,所以有時候短期借款往往能夠改變一個企業的生存狀況。民營企業目前來說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佔比已經超過60%了,中國大約50%稅收都是由民營企業貢獻的,但是民營企業貸款佔總貸款額度卻不到30%,可以說,民營企業貸款和它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不匹配。

大部分民營企業獲取不到資金其實就是因為風險太大。我們看到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太多,因為在市場上被消滅的民營企業是無法發聲的,所以普通人對於民營企業的風險沒有直觀的認識。

為什麼銀行喜歡貸款給許多國企?就是因為這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能收回這筆資金,就算髮生債務違約,地方國資委會相應的出臺政策,該重組的重組,該債轉股的債轉股,一定會盡力保證該國企能夠正常的運行,而民營企業就不一樣了,假如企業破產了,這筆債很大程度上就成了銀行的一筆壞賬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想法,只有通過相應的融資政策才能夠切實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夠煥發出民營企業的新春。


與財為伴


首先我反對題主的觀點,民營企業融資難,風險大並不是全部原因。用這種眼光來看民營企業,本身就帶有偏見。

民營企業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錘鍊,本身經營風險並不比國有企業大。之所以造成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風險大的印象,是因為國有企業有國資救助,而民營企業則是自生自滅。打個比方,同樣的病人,國有企業可以打免疫疫苗,而民營企業則只能靠自身產生的抗體。

因此,銀行的國資信仰是被培養出來的。據我所知,現在銀行對於民營企業的盡職調查要求之嚴,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因此,但凡能通過銀行信貸審查的民營企業,都是好企業。但問題是,同樣通過了授信審查的企業,銀行對於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要求依然還是有很大不同。這個不同第一體現在貸款利率,第二體現在回報要求。可能很多人對“回報要求”不知道,其實就是銀行要求企業配合銀行要完成的任務,例如存款。這種不同會直接導致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大幅提高。

我同意易行長的觀點,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要先從解決民營企業貸款可得性的問題,然後才是融資貴的問題。如果市場上供給民營企業的貸款總量大了,其價格自然會下降。

說民營企業融資以後會更貴的,是沒理解管理層的苦心。逼著降低利率,不如逼著銀行擴大供給。我認為這是一個有遠見的決定。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寒潭


這些情況都存在,且確實需要儘快破題。

一種現象不容迴避,那就是,現在失信成本還比較低。即使從銀行放貸資金的安全角度而言,比起有國家兜底的國企,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也是可想而知的。

民營企業融資難並非一向如此,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有一段時間民企貸款比較容易,比方前些年的房地產行業,比如那些年的鋼貿行業。不過,如果注意到近20年的中國產業發展歷程,就可以發現只要整個經濟面、市場面不夠景氣時,就會出現部分企業貸款難以回收,銀行慮於風險抽貸的現象。這種集中暴發的例子,這裡就不介紹了。惡性循環一展開,銀行與企業間信任感也是大打折扣。

從目前給出的不完全統計數字看,銀行業貸款餘額中,民營企業貸款僅僅佔到25%。這在一定程度上,跟政策面降風險、去槓桿有關。一些行業高槓杆操作,險中求富的案例不僅於房地產業,企業可以破產,甚於老賴可以產生,而銀行不想扛雷,確實也沒有錯。

融資難,不管怎麼說,跟信用與誠信還是有很大關係的。就像這一年來的,P2P暴雷一樣,過度降低放貸的信用門檻,鼓勵不切實際、難具還款能力的消費,不僅有害於消費者,對於平臺而言,也是自取滅亡。

不過,當下民營企業融資難確實需破題。民營經濟國民經濟中的份額超過6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經濟發展動能,還是就業需求,皆是如此。

破題的關鍵點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強化誠信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體系。企業信用度提升了,銀行風險降低了,民營企業融資難、銀行收貸難的惡性循環方會中止。畢竟商業銀行也不是印鈔票的,它也要講求放貸的低風險,也要講求有效益。

其二,去槓桿是件好事,或許不宜過於收緊。一方面,企業與產業發展不能片面追求高槓杆、高負債與高週轉,因為這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像華為與老乾媽這樣不大喜歡向銀行貸款的企業,仍然是產業的龍頭,便是很好的例證。另一方面,去槓桿對民企融資的衝擊比較大,過於收緊,其生存難度明顯增高。

其三,要從多方面增強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中小企業的贏利能力。比如減稅降低運營成本,比如政策扶持創造市場機會,等等。究其根本,企業有了利潤,這才是有利於獲得銀行貸款的不二法門。


波士財經


民企融資難主要是銀行同質化問題,銀行自身風險控制不先進,沒有適合中小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單純的把風險把成本轉嫁給企業。對比歐美日本中小民企信貸,利息成本高但是融資容易。現在的銀行體系是逼著民企借高利貸,問題不在民企如何貸款,而是銀行如何貸款給民企


北京紅竹


發展地方經濟要靠真抓實幹,而不是靠行奸詐騙、透支誠信。一個自然環境優美的杭州竟然被一些不法分子搞得臭名遠揚。幾百家p2p暴雷平臺坑害了成千上萬百姓,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微米在線平臺7月份立案至今沒任何案情進展,強烈呼籲政府、職能部門對P2p爆雷平臺加大經偵、公訴、審判和執行兌付力度,切實解決受害人的訴求,有效化解社會金融亂象,維護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守信中國。


瘋狂20


通過銀行融資成本是最低的,在所有融資渠道中,通過銀行的融資成本最低。


因為銀行的盈利模式是“賺利差+槓桿經營”,銀行的資金成本低,因為給儲戶的利息低。而其他平臺本身資金來源的成本就高,槓桿也沒那麼大,所以他再把錢借給別人的時候,要收回成本,就需要高利息來覆蓋成本。

而銀行偏愛抵押貸款模式,這就決定他喜歡重資產的客戶,鑑於銀行評估風險和審核的成本,單個的大企業是其喜歡的,所以有資產做抵押,業務體量大的國有企業自然是銀行最喜歡的客戶,況且還有政府的背書,虧了還能兜底。

最近一汽集團做了一件震動金融業的事情,因為獲得了銀行一萬億的授信!一萬億,你沒有聽錯。所以相比國有銀行,民營企業不太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

但是銀行畢竟是盈利機構,除了傳統的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這一塊的業務也在大力發展,尤其是中小銀行,招商銀行和民生是典範了,通過信用貸,應收賬款等等方式。企業做大了,也可以發行債券融資,變得更容易。

更多觀點,關注“壹號股權”


壹號股權


如果你可以理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那麼你就應該能夠理解民營企業融資更貴。


因為你也提到了,民營企業風險大,既然風險大,那麼就得需要更高的風險溢價,否則誰會去給民營企提供融資。民營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本來就是同一個問題,融資難並不是說很難借到錢,而是很難以低利率借到錢而已。高利貸到處都是,民營企業都可以借到,可是關鍵問題就在於利率。


根據資本定價模型:


必要收益率= 無風險利率 +(風險溢價)*風險係數


也就是說,風險越大,貸款利率越高,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比方說,同樣兩家企業,經營同樣的行業,國營企業可以更容易獲得貸款,因為上面有國資委擔保,民營企業則比較困難,所以很多人批判國營企業的壟斷。可是問題來了;


如果成功了,國營企業需要大部分上交給國資委,可是民營企業成功了以後,這些利益都歸民營企業自己,既然收益不一樣,為什麼成本會一樣呢?只不過,從國營企業的角度來說,國資委承擔了這份風險,當然也獲得了風險收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民營企業比國營企業更難獲得融資本身就是市場的結果。我們再假設一下情況:


A 和B是同樣的企業,分別屬於兩家公司,一家是國營的地區性國企,另一個是全國性的私企,比方說華為,那麼誰更容易獲得貸款呢?誰的貸款利率更低呢?顯然是後者。


在市場經濟中,所有制與貸款難不難沒有太大關係。所有的小企業風險大,本身就貸款難,這是全世界的情況,與所有制沒有什麼關係。


以股易金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我更傾向於是資金提供方風險承受能力的問題!

銀行服務的群體是誰?存款方面,是普普通通追求穩健的儲戶。理財方面,也是追求穩健甚至保本的理財產品。金融機構就是金融中介,資金的來源既然是保守的客戶群體,那麼資金投向肯定是有 “絕對保障”貸款客戶。有人說,銀行總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本質上也是這個原因。正是因為投資者不願意承擔虧損,導致一旦出現問題,銀行總是第一時間回收資金。

我個人認為,這同時也是為什麼要打破剛性兌付的原因。只有投資者真正的認識到理財是有風險的,願意承擔一定的虧損,資金才能更放心的投到民營企業裡,幫助民企度過難關。

由於銀行服務的對象大部分是低風險的投資者,這個屬性就是天然弱勢。因此解決民企融資問題,可能需要拓寬渠道,一個資金提供方願意承擔理財風險的渠道。


私行小學徒


很多人在說民營企業融資佔比時好象根本沒有考慮到民營企業與國營企業相比由於資本積累時間不同而必然導致的資本差額問題,資本不足的話,同等槓桿率下的貸款總額當然應該少,因為資產負債率決定長期和根本的償債能力啊!何況,民營企業多數緊跟市場表面追求當期淨現金流和損益,忽略資產負債管理,導致在經濟下行、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其資產減值預期嚴重,當然不該再加杆槓也就是再增加融資了!

還有,社會信用增長過快帶來的遠期影響必然是利率上行,而分配不合理又必然導致產業結構失衡、產能相對過剩、經濟持續低迷,進而帶來資產收益率曲線下滑,這一升一降導致多數企業借得多虧得多,專家的眼睛被錢糊住了!良心被狗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