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人当兄弟,上市后让员工持股,让这个女首富换来660亿身价

把工人当兄弟,上市后让员工持股,让这个女首富换来660亿身价

提起中国的女富豪,碧桂园杨惠妍,蓝思科技周群飞,格力电器“董小姐”。这些女强人给人第一感觉是性格强势但粗中有细,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有一位女首富,记者出身,却不喜欢采访,出名之前,在网上基本找不到几张她的照片。

她就是龙湖地产创始人吴亚军。与杨惠妍继承家族产业不同,她是白手起家,从重庆一步一步走向全国,凭借660亿身价,成为中国女首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在吴亚军的背后有一段富有传奇的经历,这一切要从她买房的经历说起。

1988年,她进入报馆担任记者、编辑工作,主要关于市容和城建方面的报道。考虑到在重庆居住,她就和家人商量买房。在城区买了一套80平的房子,但开发商却延期一年交房,好不容易等到交房,却没通天然气。往后的一年,就只能用电炉做饭,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做饭的时候空调就不能开,尤其是夏天,非常燥热,而且房子的设计、采光也有问题。客厅没有窗户只能通过其他房门采光,电梯也常遇到故障,有时候回家很晚,只能爬楼梯回家。这次不愉快的买房经历,让她感言,要是她盖房绝对比这个好。得益于报社工作的经历,她也看好房地产行业。

把工人当兄弟,上市后让员工持股,让这个女首富换来660亿身价

1994年,吴亚军创办重庆佳辰公司,主要从事装修和进口建材贸易。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拿下小康住宅示范工程的开发权,随即成立龙湖地产,这个项目成为她发家的样板工程,虽然当时售价1000元一平,但是做出来的工程却让人称赞。

之后的几年只要有人去龙湖参观,就会去看这个项目。她在园艺和工程方面的造诣绝不亚于专业人才,她能根据位置,气候等说出适合种什么植物,密度多少,如何搭配,就连工程所用的几号钢筋都了如指掌。2005年,龙湖地产已成为重庆最大的地产商,也是西南地区首家销售额突破20亿元地产开发商。对工程细节惊人的了解,与她童年的生活密不可分。

把工人当兄弟,上市后让员工持股,让这个女首富换来660亿身价

她出生在裁缝世家,从小在母亲就教给做旗袍,从一针一线,到缝补、裁剪、样式、舒适度等各方面严格要求。细致、精确、体验成为一个裁缝师必要的修养,这些她都具有。在老师眼中,她就是“假小子”,从大学选定航海工程专业就能看出,她的理想绝不是当一个小裁缝。这个专业恰好锻炼了她对航海设备设计、规划、测试、规划管理等一系列技能,比建筑复杂百倍的设备设计图,她也能看懂。

从来没有偶然的成功,已成为重庆首富的她,却没有一点富豪的架子,为人十分低调,很少接受采访。“兄弟伙”这个词是西南地区的口语,而她在对园林里干活的工人和销售人员, 都会喊一声“兄弟伙”,在她看来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有创造力的员工是龙湖的核心竞争力。上市之后,吴亚军夫妇拿出2.35%的权股分给500多位优秀员工。2011年全球富豪排行榜发布,吴亚军以其55亿美元的家产成功卫冕中国大陆“女首富”。

把工人当兄弟,上市后让员工持股,让这个女首富换来660亿身价

纵观中国知名企业家,比方华为任正非、娃哈哈宗庆后都让员工持股,玻璃大王曹德旺给员工报销医药费,老干妈陶华碧给员工盖楼,成为员工心里真正的干妈。他们都明白企业要发展,员工是关键。反观有些公司,创业的时候上下一心,成功之后人心却散了,其核心是利字当头。企业家对舍得理解的深度,往往决定其事业的高度。“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一味的为想着霸占,企业也不会走得很远。

在这个充满情怀的社会,企业把员工当家人,员工才会把工作当做事业,不睡觉也要想办法干好工作,这样的企业不成功都难。而那些用制度要求员工“996”的企业,如果不为员工着想,就算“797”企业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