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營銷、百度霸榜,移動互聯網進入技術紅利期

春節營銷、百度霸榜,移動互聯網進入技術紅利期

2月20日,蘋果App Store免費排行榜榜單上,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登頂第一,全民小視頻、看多多、百度App緊隨其後,包攬免費榜前4名。這一幕似曾相識,今年除夕過後百度系產品也一度霸榜,當時百度App躋身App Store免費總榜第一。

移動支付格局的基本穩定,讓互聯網巨頭對紅包大戰的核心訴求發生轉變,而當阿里、騰訊在前兩年的春節營銷投入上趨於收縮和保守,百度今年的表現卻令外界驚喜。

經歷過2018年移動互聯網紅利消退的普遍焦慮,這次春節、元宵所掀起的營銷高潮具有指向性價值:在不斷尋找增量市場和深入挖掘市場需求的過程中,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格局依舊存在變量。具體到信息流、短視頻等細分領域,也是如此。

全業態競爭撬動移動產業格局

互聯網的本質是經營流量,雖說近兩年外界頻繁質疑流量思維的狹隘,可直至現在,流量思維依舊是互聯網新生勢力崛起的根本。所以與其說流量思維已死,更確切的應該是經營流量的思維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主要源於流量日漸分割以及消退的流量紅利。

移動互聯網時代,原本被聚攏在搜索、電商和社交領域的流量池,被新興內容形式分割的速度不斷加快,從直播到短視頻、從新聞客戶端到信息流,互聯網每次風口的更迭,都在搶奪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與之對應地,在流量運營上,單點制勝通常比全面攻擊要有效得多,很長時間內,這導致互聯網巨頭效應很大程度上削弱。

不過,如今隨著流量紅利消退帶來的考驗,互聯網巨頭的既有優勢反而凸顯。 就像這次春節營銷混戰,當其從移動支付的用戶拉新轉變為各方流量巨頭的交鋒,也可以說是新舊勢力流量戰爭的直接映射。

2015年,微信支付通過捆綁春晚的“搖一搖”紅包活動,用戶規模迅速增長,並以此為契機改寫了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此後三年,春節幾乎成為阿里和騰訊的流量高地,但今年主角變為百度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他們猶如當初分割互聯網資訊、視頻的流量池一般,將原本屬於支付流量的聚集用戶引導到自己的領域。

左右下沉市場戰局的新玩法

從近兩年電商、資訊領域出現的變量來看,解決互聯網下半場焦慮的出路,其實說到底還是兩種,一則尋找增量市場,二則深挖市場需求。

趣頭條、拼多多的異軍突起,極大地放大了下沉增量市場的商業價值。互聯網女皇在發佈的《互聯網趨勢報告》稱,我國網民人數超過7.53億,佔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移動數據流量消費同比上升162%,而在三線以下城市,BAT和頭條系的產品滲透率一直沒有超過20%。

相比快手、拼多多的產品調性,BAT無法放低姿態,但春節營銷是他們進行用戶下沉的最佳節點。 一二三四線城市通過人群流動,使得不同價值觀、不同消費習慣在此時交融碰撞,互聯網產品自然而然在社交場景中被嘗試和傳播。

2018年淘寶贊助春晚紅包互動環節,其新增的年度活躍消費者中,有80%來自低線城市。今年春晚互動百度的數據更為亮眼。酷傳網安卓端下載數據顯示,安卓端百度APP累計下載量1.29億;好看視頻累計下載量5608萬;全民小視頻累計下載量7336萬。而春晚活動結束,有消息傳出,百度app日活用戶從1.6億直接拉昇到3億。這其中少不了是下沉市場的用戶增長。

AI技術將成為留住用戶的驅動力?

近幾年,春節成為互聯網公司競相沖擊的流量高地,而兩大短視頻平臺空前的活躍度,又讓今年春晚增添了些許決戰的意味,不過這到最後都是要取決於高峰過後的用戶留存情況。

從用戶拉新和留存的角度講,互聯網巨頭面對的考驗要比抖音、快手、趣頭條這種垂直內容服務平臺更大。以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為例,觀察30天內安卓市場日均下載數據可以發現,淘寶是619萬,京東是578萬,而拼多多是2549萬。這是處於上升期和非上升期兩種發展狀態的差距。

四年前,春晚紅包一舉改寫移動支付的格局,四年後,互聯網巨頭的紅包大戰,透露出移動產業的格局,但局部戰事尚未終結,新技術、新需求的變化依然在催生新的轉折。

正如李彥宏在百度最新財報公佈後的內部信中所講,2018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用戶紅利期逐步進入技術紅利期。這意味著技術的價值和意義正被重新認識、重新評估。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戰略、是優勢,更細化來說,這對所以從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人或公司,是一種挑戰和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