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营销、百度霸榜,移动互联网进入技术红利期

春节营销、百度霸榜,移动互联网进入技术红利期

2月20日,苹果App Store免费排行榜榜单上,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登顶第一,全民小视频、看多多、百度App紧随其后,包揽免费榜前4名。这一幕似曾相识,今年除夕过后百度系产品也一度霸榜,当时百度App跻身App Store免费总榜第一。

移动支付格局的基本稳定,让互联网巨头对红包大战的核心诉求发生转变,而当阿里、腾讯在前两年的春节营销投入上趋于收缩和保守,百度今年的表现却令外界惊喜。

经历过2018年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普遍焦虑,这次春节、元宵所掀起的营销高潮具有指向性价值:在不断寻找增量市场和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依旧存在变量。具体到信息流、短视频等细分领域,也是如此。

全业态竞争撬动移动产业格局

互联网的本质是经营流量,虽说近两年外界频繁质疑流量思维的狭隘,可直至现在,流量思维依旧是互联网新生势力崛起的根本。所以与其说流量思维已死,更确切的应该是经营流量的思维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主要源于流量日渐分割以及消退的流量红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原本被聚拢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的流量池,被新兴内容形式分割的速度不断加快,从直播到短视频、从新闻客户端到信息流,互联网每次风口的更迭,都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与之对应地,在流量运营上,单点制胜通常比全面攻击要有效得多,很长时间内,这导致互联网巨头效应很大程度上削弱。

不过,如今随着流量红利消退带来的考验,互联网巨头的既有优势反而凸显。 就像这次春节营销混战,当其从移动支付的用户拉新转变为各方流量巨头的交锋,也可以说是新旧势力流量战争的直接映射。

2015年,微信支付通过捆绑春晚的“摇一摇”红包活动,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并以此为契机改写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此后三年,春节几乎成为阿里和腾讯的流量高地,但今年主角变为百度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他们犹如当初分割互联网资讯、视频的流量池一般,将原本属于支付流量的聚集用户引导到自己的领域。

左右下沉市场战局的新玩法

从近两年电商、资讯领域出现的变量来看,解决互联网下半场焦虑的出路,其实说到底还是两种,一则寻找增量市场,二则深挖市场需求。

趣头条、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极大地放大了下沉增量市场的商业价值。互联网女皇在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称,我国网民人数超过7.53亿,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同比上升162%,而在三线以下城市,BAT和头条系的产品渗透率一直没有超过20%。

相比快手、拼多多的产品调性,BAT无法放低姿态,但春节营销是他们进行用户下沉的最佳节点。 一二三四线城市通过人群流动,使得不同价值观、不同消费习惯在此时交融碰撞,互联网产品自然而然在社交场景中被尝试和传播。

2018年淘宝赞助春晚红包互动环节,其新增的年度活跃消费者中,有80%来自低线城市。今年春晚互动百度的数据更为亮眼。酷传网安卓端下载数据显示,安卓端百度APP累计下载量1.29亿;好看视频累计下载量5608万;全民小视频累计下载量7336万。而春晚活动结束,有消息传出,百度app日活用户从1.6亿直接拉升到3亿。这其中少不了是下沉市场的用户增长。

AI技术将成为留住用户的驱动力?

近几年,春节成为互联网公司竞相冲击的流量高地,而两大短视频平台空前的活跃度,又让今年春晚增添了些许决战的意味,不过这到最后都是要取决于高峰过后的用户留存情况。

从用户拉新和留存的角度讲,互联网巨头面对的考验要比抖音、快手、趣头条这种垂直内容服务平台更大。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为例,观察30天内安卓市场日均下载数据可以发现,淘宝是619万,京东是578万,而拼多多是2549万。这是处于上升期和非上升期两种发展状态的差距。

四年前,春晚红包一举改写移动支付的格局,四年后,互联网巨头的红包大战,透露出移动产业的格局,但局部战事尚未终结,新技术、新需求的变化依然在催生新的转折。

正如李彦宏在百度最新财报公布后的内部信中所讲,2018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用户红利期逐步进入技术红利期。这意味着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正被重新认识、重新评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战略、是优势,更细化来说,这对所以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或公司,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