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演員患病眾籌是浪費公共資源

摘要:網絡眾籌在中國還不成熟,但基本共識還是有的,那就是,非必要不眾籌,不處於明顯而即刻的危急情境,不是窮盡了其他可能的努力,不要動用這一公共資源。談到中國人親疏遠近的人際關係時,費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很形象,就像石子扔到水裡形成的波紋一樣,由近及遠不斷衰減,一圈一圈,按與自己的距離來劃分遠近。一個人遇到了困難,從情理來看,求助也應遵守這種差序格局形成的次序。


德雲社演員患病眾籌是浪費公共資源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德雲社演員吳鶴臣患腦溢血向社會求捐百萬,引發網友“騙捐”“逼捐”的質疑。吳鶴臣妻子回應稱因自己不懂平臺設置,錯將籌款上限設為目標金額。家中兩套公租房均無權限轉賣,車子也因要送病人不能轉賣。吳鶴臣的母親需要照顧偏癱父親,他們平時沒有積蓄,自己也為照顧丈夫辭去工作,兩人失去經濟來源,昌平區相關居委會證明情況屬實。德雲社回應稱,家屬將公開花費,公司內部已開始募捐活動,郭德綱將提供幫助。

既有官方證明,也有財產狀況說明,不被困難逼到一定程度,誰也不會去救助眾籌而把家庭置於毫無隱私和讓渡尊嚴的輿論爆曬之下,相信吳鶴臣家屬說的都是真的。但公眾的這些質疑也很正常,這是一個人求助於網絡眾籌必經的輿論門檻,必須公開所有相關收入、身份、財產和治療信息,讓自己透明地站到公眾前接受審視,再苛刻的質疑也得承受。眾籌是一種“明顯而即刻的危急”情境下訴諸公眾善意無須回報的大眾救濟方式,既然享受了眾籌的好處,就要承受“眾籌”之後苛刻的“眾議、眾疑、眾審”,無數人伸出手來幫你,也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人們確實容易熱淚盈眶,但感覺被騙後會立刻義憤填膺。

針對這次眾籌,公眾沒有一個質疑是不合理的:家庭經濟情況是不是到了必須要眾籌的時候?一個演員為什麼還需要眾籌?北京本地人難道沒能醫保嗎?德雲社那麼大的一個單位,難道提供不了救助?還有,治療腦溢血這樣的病需要上百萬嗎?從德雲社後來的回應看,患者有北京醫保,家屬確實對醫保政策缺乏瞭解。從其將籌款上限100萬設為目標金額看,對網絡眾籌也不瞭解。


德雲社演員患病眾籌是浪費公共資源


即使家庭確實困難,但“德雲社演員患病向社會求捐百萬”的新聞確實讓人感覺彆扭,沒有窮盡其他從情理來看很容易想到的努力,就訴諸於網絡眾籌,不太合理,也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非必要的情況下去動用“眾籌”這種公共愛心資源和最後保障線,既是浪費也是透支。雖然網眾的力量很強大,聚沙成塔,但眾籌不是一種可以無限支取的資源,過度透支會耗散公眾的愛心,破壞社會信任,擠佔有限資源,在道德風險下讓真正需要的人得不到救助。

雖然網絡眾籌在中國還不成熟,但基本共識還是有的,那就是,非必要不眾籌,不處於明顯而即刻的危急情境,不是窮盡了其他可能的努力,不要動用這一公共資源。談到中國人親疏遠近的人際關係時,費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很形象,就像石子扔到水裡形成的波紋一樣,由近及遠不斷衰減,一圈一圈,按與自己的距離來劃分遠近。一個人遇到了困難,從情理來看,求助也應遵守這種差序格局形成的次序。

首先應該是自己,是自己的家庭,家庭既是一個親緣組織,也是一個經濟組織,對身處其中的家人形成基本保障。這種家庭保障包括平時購買的商業保險,在關鍵的時候由企業分擔風險提供保障。第二是政府和社會保障,隨著社會保障政策的完善,一般地方都會有醫保社保,大病醫療保險,大城市這種保障更加完善。第三是親戚朋友社交圈,有血緣關係的人,來往較多的朋友,人情來往,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第四是單位,雖然當下單位已經越來越市場化,人對單位的依附和人際關係不如以前那麼緊密,但工作所形成的關係,也有一種互助的保障和溫情。這種情況下,郭德綱和德雲社不伸出援手,確實說不過去。

依差序格局親疏遠近窮盡這些努力,還無法解燃眉之急生命之急,最後的保障就是眾籌,在網絡平臺向無數陌生人伸出援手。當然,眾籌的擴散也是差序格局的波紋擴散,先在朋友圈傳播,然後擴展到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最後多是關係很遠的陌生人,用朋友和社交圈作信譽擔保向無數陌生人求捐。陌生人憑什麼要幫你?這種關係是很脆弱的,資源是很有限的,條件是很苛刻的,所以這隻能是最後的選擇。

德雲社演員患病,還遠不到需要向陌生人眾籌的時候。作為北京市民,有醫保;作為德雲社員工,有單位;作為演員,這個圈子的資源較多。不要怪輿論貼“德雲社演員”這個標籤,這是眾籌之下必要的身份披露,接受公眾審視。家庭也許確實困難,但違反了求助的次序,靠得很近的資源還沒有尋求幫助,沒有讓公眾看到對其他努力的窮盡,又不是明顯而即刻的危急情境,一下子獅子大開口直接眾籌百萬,當然讓人無法接受,眾籌不是這麼籌的。當然不是騙捐逼捐,卻屬於尬捐硬捐。

網絡眾籌為救濟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很方便,一呼百應,輕鬆百萬,幫了很多人,但這種“方便”不能濫用,公眾愛心不能透支,朋友圈資源的擴展不能過度開發。非必要的情況下動輒訴諸於眾籌,違背求助次序,只會讓這種脆弱的愛心資源不斷枯竭。在德雲社同事和郭德綱的幫助下,加上醫保,相信吳鶴臣及其家庭會很快渡過難關。眾籌這種稀缺的資源,就讓給更需要的人吧!氾濫地透支,只會讓“眾籌”這一公共資源陷入公地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