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街-四大街,供地1500+畝,開封房價再次大概率微漲

在大週期下,小趨勢則顯得更為重要。

判斷漲跌的標準,主要取決於你印象中的“開封房價”是多少。進入5月以後,開封房價將會完成新一輪“築底”。與上一輪“築底”不同的是,這一輪是精裝房源的“築底”。簡單回顧一下:

2018年,開封西區高層築底的標誌是:基本以備案價銷售的北大未名府。

2019年年初到至今,築底的過程是:橄欖城先後以9300-9500-9700元/㎡分別推售成品房,在5月中旬前後,雅居樂金茂悅棠和亞新大梁府開盤以後,其開盤的價格和汴西湖的鄭開橄欖城進行綜合對比,即可以看出西區成品房的築底均價的大致區域。汴西湖-中意湖-高鐵站,三大熱點購房組團的均價,對於當下的開封市場,極具參考意義。

沒錯,開封樓市現在從大的方面說,面臨著:

1)高週轉的房企密集佈局,庫存重壓之下的銷售速度;

2)房住不炒政策的沒有放鬆的跡象;

3)新增客戶總量有限下,各房企進入密集開盤期;

4)客戶觀望情緒較重。

但這些都是大趨勢。而對於一個近期要買房的客戶來說,更關注小趨勢。

那麼,你不妨從下面這個角度來判斷。

影響房價的最終還是地段。

在2019年開封供地計劃發佈後,你會發現,供地質量相當之高。對於大多數開發商來說,又一次蠢蠢欲動。目前,已掛牌的兩塊地,其中對於中意湖地塊,慕名而來的開發商至少已有6家。在買地方面,開發商亦和購房者一樣,亦要不斷的打聽開封市場真正的情況。

綜合來看,2019年供地方面,在新區土地上體現以下幾個特徵:回核心,補短板。

回核心指的是迴歸西區居住核心區(一大街——五大街),補短板指的是在城市框架拉伸後,九大街到十二大街之間的空白區域。預計,會形成以下局面:

綠地再度迴歸,繼續推進斗門城中村。

除此之外,由深耕本地多年的房企和本土房企扮演拿地主力,百強房企繼續以合作的形式介入。當然,亦不排除百強房企單獨摘地,本土房企和深耕開封多年的房企獨立開發。

具體來說,除去已掛牌的兩塊土地,在四大街(含)以東,集英街(含)以西的鄭開大道——復興大道區域

供地數量超過18塊,土地供應超1561畝。這些地塊絕大多數位於城市新區的核心居住地段,大多數地塊周邊的生活配套已經相當成熟,這樣的地塊,別說開發商會心動,即使是購房者,都會心動。

看圖吧,事實勝於雄辯。

第一個區域:汴西湖-鄭開大道/東京大道區域,地塊供應645畝(80+33+60+145+105+27+102+93)。第二個區域:和汴西湖相比,屬於配套需進一步建設完善的區域。位於三四大街的約有377畝(88+102+125+62)。

這兩個區域,供應的1022畝地,在“任何時候”,無論對於開發商和購房者來說,都不會被稱之為“庫存產品,難銷售去化的產品”。

好地段,自然配得上高房價。沒錯,地段才是房價的第一生產力,任何時候。

即使,你作為一個購房者來說,當你看到這些地塊時,你覺得會缺少“開發商買家”嗎?對於開發商來說,這些地塊,買的根本不是“地”,而是“可高週轉的銷售利潤”

如今的開封房價,走向撲朔迷離。

但對於漲跌來說,脈絡已逐步清晰。

總體來說,回暖已是離弦的箭,但打中大漲的耙心,依然欠缺條件。風起來的時候,需要等一等剛需買房的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