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对已经工作的人,是什么看法?

等活德玛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题主提问细节:

本人是工作了2年,加上复习,大约是毕业3年的应届生。

就我个人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于应届生没有过于特别的看法,毕竟硕士期间学习也会有过高的能力和科研潜力要求。换成博士生的话,应届生往往就更具有优势,读博就怕心散后无法沉下来,浮躁的"混"几年是无法顺利毕业的。

举个小例子,五一假期团队之前毕业的一个本科生(指导过其本科毕业论文)回校来看望老师和同学,在学校周边的餐厅聚餐,喊上了团队在读的几个研究生(假期未出去的,其中有2个是他的本科同学)。吃饭时,他主动帮大家第一波盛汤、催菜、倒茶、分纸巾等(校内小餐厅,服务员只负责上个菜),而几个在读研究生(应届生考研)就没有类似的想法。我就问了他,为什么和之前毕业时有很大不同,他回复是"工作中吃过几次小亏,然后学会啦。"。

注:上图是社会中不少人眼中的导师。

我想说的是导师和学生之间当下充斥着不少的"不信任",不少社会中常见的人情世故已不合适让研究生导师教给自己的学生。可是,在读研中不是仅仅在实验室做实验室、学习室内写文章,同样有和其他单位或人的交流,而这个时候"情商"的高低往往决定事情是否能够成功呢!因此,一般来说往届生工作几年后读研具有较高的"情商",一个团队往往也需要1-2个这样的研究生,比如负责团队学生间的日常自我管理和协调工作。

当然,也不能将研究生培养过度放大到"培养秘书或助理",偶尔几个个例的导师真因为有类似这样的想法,被媒体曝光后加剧了社会对导师工作的不认可。

注:上图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拍摄合影。

其次,我发现一个问题:

近两年招收的不少研究生新生,想法和之前的学生或导师差异极大,比如2019年的290余万考生中不少人被录取后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读研。

但是,工作几年后考研的往届生在社会打拼后发现自己学历不够影响发展,迫切的想要通过读研改变和提升自己,不少人反而比应届生更加刻苦和努力,或者是"着急"。比如,我们团队有个硕士五一假期四天都在学校实验室,没有硬性要求他们在,而且他才研一且课题进展挺顺利的。同样加班3天的我,和他聊了聊,工作3年再考研的他希望将来能读博留高校,但是怕年龄限制,所以想研二之前有不错的成果,申请硕博连读,追回一些时间。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往届生有很好的职业规划,经过社会历练后知晓自己缺少什么,或者是更加知道硕士学历的宝贵,更珍惜3年的硕士学习期。这样的学生,导师安排的课题和任务才能更好、更快、更优质的完成,而不是具有最让导师反感的"拖延症"。

最后,小西想说应届生、往届生各有优缺点,一个良好稳定的团队同样需要2种类型的研究生。因此,作为往届生的你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导师轻视或嫌弃,大胆的和导师沟通交流就可以。至于是否能顺利录取,关键依然是你个人的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而不是某个导师的主观印象,加油喔!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我个人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导师对于学生是否工作过不太在意。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拿我自身来说,我现在是西南某工科985的研一在读,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就比较喜欢工作过的。因为我们是工科专业,教研室会有许多项目要学生去做,如果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在做项目的时候就会很占优势,不需要太多培养的过程,可以直接上手。当然如果是一些偏向于做理论研究的团队或者教研室,那么你工作过与否其实影响并不大。

我觉得题主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工作过会影响考研,其实每年工作过回来考研并考上的人大有人在。现阶段题主应该做的,是调整下状态,更好地进入复习,毕竟工作了几年,突然开始学习会有些不适应。然后就是可以做做院校与专业的选择,尽早确定目标。大致规划一些学习的阶段计划。

最后祝题主明年此时能够金榜题名!!附上一张上个月做比赛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