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賺錢能力一落千丈 自己解釋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品牌老舊

更多資訊可登錄運營商財經網(telworld.com.cn),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運營商財經網 李雪瑩/文

名車薈萃的上海車展埋沒了江淮汽車,儘管攜帶多款車型集中亮相,企圖在車展上刷出存在感,卻一不小心猶如石沉大海沒有迴響。倒是4月30日發佈的一季度財報讓江淮汽車在業內激起了一點水紋,這個在國內汽車領域紮根多年的老汽車品牌表現出了一個老態龍鍾的頹勢。

江淮汽車賺錢能力一落千丈 自己解釋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品牌老舊

淨利潤大幅下滑

在柳絮橫飛的日子裡,遍佈小街小巷的汽車品牌很少見到有江淮字樣的汽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江淮的標籤更多是“重卡”、“客車”,而在用戶相對密集的小型乘用車領域,曾經的江淮風聲鶴唳,但現在的江淮很少讓人想起。

4月30日,江淮汽車發佈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江淮汽車實現營業收入約為500.92億元,同比增長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7.86億元,同比下降282.02%。

儘管近幾年的汽車市場大環境不容樂觀,但作為一個積累多年的老牌汽車企業,更應該有抵禦寒冬的能力和預防措施,但從去年的財報來看,大環境對於江淮的影響是致命性的。

同一天,江淮汽車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江淮汽車2019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46.33億元,同比增長13.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0.65億元,同比下降69.13%。

對於業績預減的原因,江淮汽車稱主要是受到了主營業務的影響,其中包括:新產品上市初期計提銷售佣金及售後服務費增加導致銷售費用同比增加1億元左右;融資成本上升,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0.64億元左右。

儘管江淮將這一業績的持續下降歸結為客觀,但是綜合江淮汽車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如果把原因歸結為這幾個方面似乎有些說不過去,畢竟這是每個汽車企業都會面對的問題,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江淮汽車大不如前呢?

品牌岌岌可危

成立於1999年的江淮汽車,從一開始得益於汽車市場的藍海在最初成立的十幾年確實在國內汽車領域有一席之地,業務範圍遍及重、中、輕、微型卡車、多功能商用車、MPV、SUV、轎車、客車、專用底盤及變速箱、發動機、車橋等各個範疇,但隨著國內其他汽車品牌的崛起,江淮的優勢就逐漸下降,甚至給用戶留下了低端車的市場印象。

而這從2018年的“摳車標”事件就可見品質汽車用戶對於江淮的牴觸,蔚來ES8的顏值、性能還是高科技都讓人眼前一亮,可以說是中國版的特斯拉,不過,因為蔚來汽車並沒有真正的裝配工廠,所以由江淮汽車作為代工生產蔚來ES8。因此,該車尾部毫無意外會掛上江淮汽車這樣的標誌,但在國人心中,江淮汽車意味著陳舊、飽受和低端,花高價買的車貼上這樣的標無疑感覺拉低了車子的檔次,於是很多車主在提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摳標。

從品牌上來說,摳標現象就足以顯示出江淮汽車的倒退,當比亞迪、奇瑞等新品牌日益革新,成為國人心中的國產汽車品牌首選的時候,原本積累多年的江淮本可以借老品牌的優勢力壓年輕品牌,但事實是,前浪已快無縛雞之力。

眾多車型銷量明顯下滑,但有一項數據卻出現增幅,新能源乘用車方面,自上市以來累計銷售超12萬輛。其中2018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在補貼標準退坡的情況下銷售6萬餘輛,同比增長125%,逐步起到了公司經營效益和轉型的支柱作用,但這未必就是件好事。

東風已然不在

2019年3月26日,為規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秩序,《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發佈(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將從即日起實施,過渡期為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

《通知》顯示,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檔位在退坡後僅為2.5萬元,相比較2018年減少50%。插電式混合動力由2018年的2.2萬元減少為1萬元。

雖然行業內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且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利好,各行各業對新能源車都是心嚮往之,但基本上都是在嘗試階段,政策補貼在一定階段內確實促進了一部分新能源車型的銷售,但是隨著今年補貼力度的大幅減緩,對以新能源汽車為支柱的車企將是毀滅性的。

財報往往是乾巴巴的,儘管江淮汽車仍舊在做各種努力,和其他汽車廠商合作,或者為其代工,但這解決的始終不是根本,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全球範圍的車市寒冬,江淮汽車要做好技術升級、質量升級、品牌升級三項工作才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關鍵正在於如何做好?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道的原創資訊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