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河口农民读书社 曾经的抗日救亡记忆

战争,是刻在民族记忆深处最惨痛的伤痕。

随着俄罗斯红场上阅兵式的盛大落幕。七十多年前弥漫着硝烟的往事,再次在人们记忆深处苏醒。河口村民张德贤几十年来,他搜集挖掘了一些“河口读书社”宣传抗日救亡的资料。

说起救亡宣传,眼前不由自主地出现了这样一幕:拿着小红旗的学生游行队伍,慷慨激昂的演讲,悲痛欲绝的街头剧……

70多年前,民族危亡之时,地处大后方的兰州人究竟是怎样宣传抗日救亡的?就让我们听着张德贤先生的讲述,感受民族危亡时,发生在河口的老故事。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河口因地处黄河和庄浪河的交汇处而得名,当地人都喜欢叫河口街。这里既是兰州通往新疆、青海的岔路口,也是黄河上羊皮筏子运输的重要站点。可以说是兰州城郊有名的水陆码头。

1938年初春的一天,繁华热闹的河口街上,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河口农民读书社”热闹开张了。河口城内的三条大街上有中药铺、肉食铺、粮行车马店……唯独没有“读书社”。对河口人来说,读书社着实是件新鲜事,一时间,河口人议论纷纷,都围观在“河口农民读书社”门口,想弄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店铺?

鞭炮声中,三十出头的张老板神秘出场

河口农民读书社开张后,那个老板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直到今天,笼罩在这个老板身上的谜团依然未解。这些年来,我走访了许多老人,请他们回忆了当年参加河口农民读书社的情况,别的东西都弄清楚了,唯独这个老板的姓名和行踪始终没有搞清楚。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老人们回忆说,读书社开张时,老板只有三十出头,穿着长衫,留着分头,他自称也是皋兰县的“百分”张家,说和我们河口张家算是“当家子”,随后就重点介绍他的读书社。这个年轻老板的名字,从来没听人说起过,河口人都习惯把他叫张老板。

张老板说,开读书社的目的就是让乡亲们开眼界,学文化。读书社的位置在河口“皋兰县河口国民小学”(当时河口属皋兰县管辖)隔壁,占据了三间铺面。店铺内摆放着的书籍,除《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外,还有鲁迅、茅盾、邹韬奋等人的著作,以及很多杂志,有《大众生活》、《世界知识》、《文学》、《新生》、《永生》等进步刊物。除了书籍之外,还有些日杂百货如毛巾、肥皂、火柴、毛笔之类的生活学习用品。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那时,河口识字的不多。读书社开张后,人们到书社内转了一圈后,购点生活用品,然后就一哄而散了。只有隔壁学校的学生经常到书社里看书,张耀山(河口人,2009年去世。)就是其中之一。

我曾经听张耀山讲过读书社的事。读书社开业时,他11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老板很热情,书社的书籍都是免费供人们阅读的,张老板还说:“我不求挣钱,只图个红火热闹。”为吸引读书人,读书社还专门置办了几个长条凳。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夜晚,黄河边唱响了救亡歌曲

“河口农民读书社应该算是兰州同仁消费合作社(王彦升、万良才1933年创办,以销售进步书籍为兰州知识青年所欢迎,鼎盛时社员达200多人。抗战后,为党的秘密联络点,1939年8月被迫停业。)的一个分店。”这是张老板在张耀山家说的。

读书社开张后,吸引了河口的年轻人。张老板和学校的王校长办起来类似夜校的组织。到了晚上,河口街上年龄大的学生和其他年轻人就悄悄到小学听课。王校长、张老板给大家补习文化课,主要是认字、唱歌、讲解歌词。唱的歌主要有《打倒列强》、《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等等。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一时间,农民读书社和小学成了河口街年轻人的活动中心。据我的了解,当时河口街上常去唱歌的年轻人主要有:土主保(大名不详)、张永禄、张昆厚等十几人。张耀山的哥哥张耀魁也经常去唱歌。

张耀山放学后总要到读书社去看书。他还把书上看到的内容说给家里人听。有一次,张老板还给他专门讲解了一幅漫画。张耀山到家后,就把看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张耀山的哥哥张耀魁听到这些后,一方面叮嘱张耀山口要严,不要四处张扬;一方面叮嘱他邀请张老板到家里来“暄关(聊天)”。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一个多月后,张老板问张耀山他家远不远,说要到他家去一下,张耀山自然非常高兴。张耀山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张老板。那时,人们生活条件差,热情接待无非就是炒上几个鸡蛋,做上一顿饧面油饼子,熬上罐罐茶。张老板给张耀魁他们说起了外面的世界。张耀魁则说起了河口的情况。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张耀魁请张老板帮忙在城里介绍个工作。张耀山后来给我回忆说,那次暄关时,张老板说,河口读书社是城里黄家园关帝庙边上同仁消费合作社的一个分店。

过了一个多月,一天,张老板忽然过来说,给张耀魁找工作的事有了眉目,让张耀魁带上他写的信,赶紧到城里辕门东侧(今中央广场东侧)电信局电务站找余春(地下党员)站长联系。张老板强调说,要向余站长行拜师礼,边干边学,绝对听从余站长的安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工作,这期间不能回家。张老板说,独立工作后月薪30-50个大洋。这下把张耀魁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当时,月薪30个大洋就是很高的收入了。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五月端午,年轻人唱着歌,抱着募捐箱上街了

读书社的出现给河口街带来了一缕新风。在张老板的有意识引导下,人们逐渐了解了抗战局势。在我们这个小镇上,关注局势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社也搞了一些活动。有一次,读书社在河口城的四门以及牌坊、鼓楼、握桥(在河口城内鼓楼前约15米处,读书社边上,1958年拆除)、寺庙等地方张贴了宣传抗日的标语,内容有“赶走日寇,收复中华山河”、“支援抗战,人人有责”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到读书社参加活动的人逐渐增加。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1939年端午节,张老板、王校长他们搞了一个有些规模的救亡宣传活动。他们组织人在握桥前,悬挂了宣传抗日救亡内容的横幅,组织街上的学生和青年演唱了抗日救亡的歌曲。王校长和张老板在街上做了抗日救亡的演讲,号召民众商铺出钱出力,支援抗日前线。土主保、张永禄等人还抱着募捐箱上街,向人们募捐。这次活动,在河口人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今,当时募捐的情形还在被口口相传。可惜的是此时河口农民读书社已处于关门的境地。听人说,读书社关门和同仁消费合作社的停业密切相关。我后来查了些资料才明白其中的关节,“八办”成立后,同仁消费合作社就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社员们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甘肃当局的关注,合作社受到各种无端打压。

端午节那次活动结束后不久,王校长就悄然而去。和张老板一样我们也不知道王校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到六七月份,张老板还在河口鼓楼洞子内举办过图片展览,主要内容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罪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图片漫画。这个活动的轰动效应更大,算是河口地区第一次关于抗战的图片漫画展览,过往客商、河口居民纷纷驻足观看。人很多,土主保还带着三四个年轻人维持秩序。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张老板的书社一直开到秋天。一天,张老板携带书籍、日杂商品和土主保乘坐羊皮筏子神秘离开,去了兰州。

土主保和张老板一走就杳无音信

土主保是河口街上的单身汉,好管个闲事,好给人帮个忙,是个热心人。他和张老板是偶然认识的,读书社刚开张不久,张耀山一天在书社看书,土主保过来和张老板聊天,话题从“当家子”开始,土主保告诉张老板,河口街上盛传你的书社中有违禁书籍,要小心些!这话提醒了张老板。一来二去,土主保就和张老板熟悉了,逐渐成了读书社的“骨干”。土主保和张老板一走就杳无音信,一些老人至今对他们念念不忘。

张耀魁进城后,拜余站长为师,苦学电讯技术,后来成为电台维修、报务方面的行家。他们还收发传递各种进步书籍。兰州解放前,传送了国民党的军政经济情报,做了许多工作。解放后,余春担任电信局电信处长,后来任电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张耀魁后来说,他在兰州电信局还见过张老板一面,当时要问姓名,张老板笑着说,不必多问了,记住皋兰有这样一个“当家子”就行了。余站长告诉他,不知者别问,知道者别传。

如今70多年过去了,老一辈人只口口传下了这些故事。人们只知道河口曾有这样一个读书社,其他就不清楚了。后来,我查阅资料,发现在1938年到1940年,甘肃工委副书记李铁轮曾在河口隐蔽。他和这个读书社的出现,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人推断,张老板是李铁轮的交通员。但这些问题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我也期待着更多的知情人能提供线索,让这些往事更加清晰明了。

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兰州河口农民读书社,黄河岸边,甘肃人的抗日救亡行动

您的赞赏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