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人生中的诋毁和流言?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人议论的时候,除非你一无是处。在不会飞的人眼里,你飞得越高就越渺小,你必须不停的飞,直到飞出他们的视线。

寒山曰: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的回答非常从容。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有些人的评价不必太在乎,想想你是怎样评价他的?

没有人会诋毁和攻击一个远不如自己的人,诋毁最大的可能就是出于嫉妒,而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一个人只有虔诚的去发现和学习成功者身上的优点,他才能获得这个人的力量,嫉妒和诋毁看似伤害的是别人,长远来看伤害的是自己,他们对别人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就像吐向空中的口水很可能会飘到自己脸上,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看看那些诋毁你的人他们所处的状态你就能释然了。

巴尔扎克说:“忌妒的人或者愚蠢的人由于从来不知道才智高明者的行为的动机,总是马上抓住一些表面矛盾来提出指控,暂时将才智高的人列为被告。”

一个比你优秀和成功很多的人是不大可能诋毁你的,因为那样做无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生命去参与一场无聊而冗长的演出。

别人怎么看你,不干你的事,如果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被镜子里的形象吓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除非他永远戴着面具。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就是老天爷对他最好的回答,生命对于积极的人是一种馈赠,对于消极的人就是一次教训。

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没有目标一事无成的人从名声上来说是安全的,因为没有人肯花时间去议论一个无名之辈,只要你想要过特立独行的人生,就必然会招致非议,除非你什么都不做,你去百度搜搜看这个社会上所有有影响力的人物,没有人能逃脱非议,包括孔子和耶稣。

回应诽谤和诋毁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远远超过那个人,只有那样你才能从根本上原谅和包容他对你的伤害,患得患失自我忿恨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折磨,他一天不从那种状态走出来,就一天不得大步向前,将目光放在别人身上是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的,你应该同情他们,而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叔本华说:嫉妒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道坚厚的墙;同情则使这道墙变松变薄;有时候,甚至彻底把它推倒;于是,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别便消失了。

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 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 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和支配。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

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流言)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任何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都有他遇见你的使命和牵绊,重逢一场,是为了给你的人生带来些什么,不会白来一趟,或是一个教训,或是一份经验,亦或是一段恩情。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当我想明白,所有人大老远的赶过来,都是为了丰富我的剧本,陪我演出自己人生这部剧后,我除了深鞠躬,真的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达谢意,谢谢所有的人!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米兰•昆德拉

如何应对人生中的诋毁和流言?
如何应对人生中的诋毁和流言?
如何应对人生中的诋毁和流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