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之王”9天8板股价翻番,股东忙减持,它被谁“上了眼药”?

今日早盘兴齐眼药再度一字涨停,录得9个交易日8个涨停,股价已翻番,总市值从16.31亿元增至36.52亿元.兴齐眼药近期的股价表现几乎“闪瞎”很多人的眼。针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兴齐眼药表示没有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眼药水之王”9天8板股价翻番,股东忙减持,它被谁“上了眼药”?

一边股价飙涨,一边却是重要股东忙减持

是新药获批的利好驱动?还是击鼓传花的炒作游戏?在股价飙涨的风光背后,却掩饰不住兴齐眼药经营上的“苦恼”。

根据上周五公司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1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5.87万元,同比下滑65.37%;年报称,由于研发费用较上年有所增加、销售人员薪酬及差旅费较上年有所增加、公司投资的兴齐眼科医院投资亏损增加等原因,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一边是股价飙涨;另一边却是重要股东忙着减持。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兴齐眼药的总股本为8243万股,其中,刘继东、桐实投资和LAV分别持有30.92%、18.29%和6.55%的股份,为兴齐眼药的前三大股东。

早在2018年1月,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桐实投资就对外披露减持计划称,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但此后一直没有实施减持计划,并两度延期。直到2019年4月12日至4月16日,桐实投资在二级市场以27.91元/股的均价累计减持36.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444%,套现约1022万元。

无独有偶,在股价大涨后,公司于4月17日发布公司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称,持股6.55%的大股东LAV拟自本减持计划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3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9%。LAV减持的原因是基于资金安排需要。

机构抢筹,踊跃接盘

公开资料显示,兴齐眼药是主营眼药水的公司,于2016年1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以“眼药水龙头”的光环引发二级市场的追逐而大涨。

虽然有股东在计划减持,但兴齐眼药也披露了两则公司新药获批的消息,对于始终围绕眼科药物为主营业务的兴齐眼药而言,这应该算是好消息。

4月7日和10日,兴齐眼药先后披露公告称,公司提交的溶菌酶滴眼液和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注册申请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的办理状态变更为“审批完毕-待制证”。

4月17日晚间,兴齐眼药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溶菌酶滴眼液《药品注册批件》、《新药证书》,该药在眼科方面被用于治疗泪囊炎、睑缘炎、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其中以治疗慢性结膜炎的效果为最佳。兴齐眼药的溶菌酶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结膜炎。目前溶菌酶眼用制剂在国内尚属空白,。

此外,公司还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药品注册批件》,药品有效期为36个月。

在4月10日至22日的9个交易日里,兴齐眼药的股价从19.79元涨至44.3元,累计涨幅翻番,其间收获8个涨停板。在此前的1月1日至4月9日,兴齐眼药的股价三个月的涨幅仅为17.7%,与今年以来的火爆行情相比略显格格不入。

据显示,在股价大涨期间,有机构专用席位和17家营业部席位参与了兴齐眼药的主要交易,合计买入金额26887万元,卖出金额16073万元,净买入10814万元。其中,机构专用席位7次买入,合计买入额达15724万元,成为买入该股的绝对主力。海通证券厦门展鸿路和中国国际金融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分别有3次和2次卖出操作,卖出额分别为4726万元和3508万元,合计卖出8234万元。

对于兴齐眼药股价的暴涨,某接近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固然有新药获批因素的推动,但更多是资金在背后驱动。游资在离场,机构在接盘,场内资金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有可能是部分机构认可股票的价值而接盘,也有可能是部分为了接盘而接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