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新區深入推進“路長制” 7月底前完成CBD、龍子湖等水系岸線亮化工程

郑东新区深入推进“路长制” 7月底前完成CBD、龙子湖等水系岸线亮化工程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5月6日,鄭州鄭東新區召開深入推進路長制安置區市容市貌大提升第一季度講評會,對前一階段“路長制”,特別是安置區周邊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進行總結點評,並對下步“路長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動員全區上下,繼續以抓鐵有痕的力度,久久為功的韌勁,推動路長制和安置區周邊整治持續深入,推動城市面貌尤其是安置區面貌提品質、上品位、出形象,為國家中心城市先導區、示範區、核心區建設增光添彩。

首季安置區“紅旗”“黑旗”社區評出

會議通報了東區第一季度回遷安置區周邊道路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考核成績,對第一季度“路長制”工作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據瞭解,今年以來,按照《鄭東新區管委會辦公室關於印發鄭東新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路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依據《鄭東新區“路長制”開展回遷安置區周邊道路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考核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鄭東新區委託第三方考核,對全區京港澳以西6個辦事處32個回遷安置區進行考核。鄭東新區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標準評選出“紅黑旗”社區,結合2、3、4月各安置社區月度成績評定季度得分,將季度考評情況進行了通報。

按照第三方檢查考核考評,本季度前三名分別是:龍湖辦事處的南錄莊社區、商都辦事處的商都嘉園白佛社區、博學路辦事處的賈崗社區;後三名:商都路辦事處的南崗社區、龍子湖辦事處的夏莊社區、商都路辦事處的西劉莊社區。根據工作方案要求,對安置區考評綜合成績的前兩名安置區授予紅旗,評為季度“紅旗”社區,對安置區考評綜合成績後兩名的安置區授予黑旗,被評為季度“黑旗”社區。

認清差距短板全面提升城區管理水平

會議提出,深化“路長制”推進市容市貌大提升,關乎鄭東新區高質量發展,關乎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全區上下要進一步提升站位,統一思想,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熱情、更實的舉措推動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實現高質量。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鄭東新區先後兩次召開千人大會,對“路長制”工作進行動員部署,以“六個看不見”為目標,開展髒車清洗,殭屍車清理,流動垃圾桶整治和商戶“門前四包"及車窗拋灑等專項整治,率先探索對路長制向安置區延伸,每月對回遷安置區進行紅黑旗評比,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工作機制,在全區紮實開展了以“路長制”為核心的城市管理改革,初步實現了市容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客商齊讚譽的初步效果,達到並保持了城市管理的精細、精美。

會議提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要認清形勢,清醒認識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提升站位,創新思路,完善舉措,推動路長制各項工作再上臺階,實現城市管理高質量,不斷提升東區的城市品位、品質和品牌。要從中央省市領導的要求和囑託中強化標杆意識,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加壓驅動,主動作為,爭做全市乃至全省的標杆和示範;要從西安等先進地區的工作水準中強化危機意識,認清東區在工作標準、創新意識、人文內涵發掘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主動對標,查找差距,切實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要從自身工作面臨的短板中強化責任意識,對於“路長制”工作中缺乏爭創一流匠心精神、整治工作不夠平衡、路隊團隊作用發揮不到位、推進共管共治方面仍有差距等問題,都需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認真加以解決。

7月底前完成CBD、龍子湖等如意型水系岸線的亮化工程

針對下一階段“路長制”工作,會議提出,東區將從四個方面,進一步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全力推動“路長制”和安置區市容市貌大提升工作向極致邁進。

樹立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鄭州特色、鄭東品牌,爭創更多在全省、全市叫得響的鄭東城市管理品牌和經驗。

保持爭創一流的勁頭,緊盯全市“千路優秀、百路卓越、十路極致”以及紅旗辦事處創建目標,明確時間點和路線圖,爭取德善街、德慧街、相濟路三條優秀紅旗路段年內首先創成全市極致路段,廟張街、七里河南路等10餘條紅旗路段要創成全市卓越路段,轄區內所有道路要力爭創成全市優秀路段,建成區六個辦事處要力爭創成紅旗辦事處。

7月底前,完成CBD、龍子湖和金水東路、黃河東路、農業東路、東風南路、平安大道,以及如意型水系岸線的亮化工程,實現重點區域、重點道路樓宇以及河湖岸線、公園綠地等燈光閃爍,為轄區群眾營造一個安全舒適溫馨的夜生活環境。

聚焦窗口區域,突出CBD、龍湖、高鐵站、省政府周邊以及重要接待路線周邊區域,結合群眾出行特點,堅持關鍵三小時制度,組織路隊成員上街巡查,及時發現解決各類城市管理問題,遇到重大活動適時巡查;聚焦停車難、停車亂區域,針對如意湖辦事綠地社區周邊、商都路辦事處福祿街、龍湖辦事處鄭大一附院周邊、祭城路辦事處正光路周邊,以及大型市場等因停車設施不足,導致停車難、停車亂的區域,要結合交通秩序整治,儘快規劃建設一批停車場,挖掘停車潛力;聚焦城鄉結合部區域,實現背街無名路、規劃未保留道路的路長、路隊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