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的水稻播种15天了,出苗不齐是什么原因?

农友君


从我的种植经验来看,水稻出苗不齐,原因可能是种子的原因、气候的原因、病虫害的人等。

种子在晾晒过程中不能放在水泥晒场上晾晒,水泥晒场温度高,会对水稻胚芽造成伤害。另外,水稻种子要用杀菌剂浸种,可以用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浸泡八小时,或用咪鲜胺浸泡八小时左右杀菌。水稻催芽后。要练芽才能播种,将催好芽的水稻种子摊放在簸箕上,完全冷却后播种。

水稻苗床要精耕细作,不能有土圪塔,底肥可用发酵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亩,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亩,播种后,用木掀轻轻按入泥中。大棚温室育苗,营养土要灭菌处理。

水稻出苗不齐,可能还与温度、天气变化有关,播种后,遭遇冷空气、连续阴雨,阳光寡照,刚播下的种子可能会在泥土中无法生长而腐烂。因此,早稻播种后,最好用小拱棚覆盖一下,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15°C——35°C左右,播种后,如果气温骤降到5°C以下,要采取保温措施。

我们当地农民采用撒草木灰的措施保温,水稻秧苗被草木灰盖住,既能保温,又能杀菌,还能肥田。水稻秧苗遭遇“寒潮”袭击后,要采取补救措施,一是灭菌,防止水稻秧苗立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倍液叶面喷雾,二是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可用98%磷酸二氢钾+0.01%芸苔素内脂2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

水稻秧苗出苗不齐,可能与病虫害有关。水稻秧苗免疫力较弱,抗逆性差,容易受土传病菌的危害,种子播种后,会感染病毒。因此,水稻苗床要灭菌处理一下再播种,可用25%甲基恶霉灵兑水喷雾土壤。在水稻两叶一芯期,追施尿素,每亩10公斤——15公斤左右。

苗期水稻要防治稻蓟马、灰飞虱,因此,要用吡虫啉或吡蚜酮兑水2000倍液喷雾防治一次。水稻35日龄就可栽插,最迟不能超过40日龄,据老人们讲,以前插过60日龄秧苗,但水稻成熟期大大退后,产量较低。水稻栽插前,要用杀菌剂、杀虫剂喷雾一下,带药栽插。



水稻出苗不齐,可能与苗床凹凸不平有关,苗床有小水宕,水稻种芽天天24小时浸泡在小水宕里,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因此,水稻秧苗苗床一定要平整,发现有小水宕,要用泥巴填充抹平。

水稻栽插前7天——10天,每亩再追施尿素10公斤,栽插后,可以减少缓苗期时间。水稻秧苗在每天中午时段抽水灌溉(11点——14点),秧苗没有变青时,可以淹没秧苗,秧苗変清后,叶尖要露出水面,下午14点以后,要放干水稻秧苗田里的水。

【以上纯属个人种植经验,仅供参考!】


长江老农


一般来讲水稻播种15天的时候,应该处于1叶1心-2叶期,但是有些农民朋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水稻出苗不齐,整个苗看起来就象掉头发一样,出现“祖孙苗”或者有的地方干脆没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大体有这个五方面原因:



一、水稻种子及种子处理的原因。一是在购卖买种子时,由于比较信任经销商等原因,在播种前没有做发芽试验,因为种子在遇到收获储藏时水份大或收获过晚等情况时,种子的芽率会降低,也就是说把低于85%芽率的种子播进地地所致。二是正常种子在浸种前需要晒种1-2天,消毒杀菌,又能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如果缺少这个环节,也会导致出苗不全。三是浸种高温破胸温度低(一般为35-38摄氏度,90%种子露白即可);或者浸种时间不够,一般是7天左右,导致部分种子吸水不充份,影响萌发,导致出苗不齐。



二、苗床肥料的原因。一是如果用于苗床的有机肥未经过充分腐熟,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影响水稻正常出发芽出苗。二是如果使用壮秧剂时,用量过大,或者与营养土搅拌不均匀,容易产生药害或肥害,导致出苗不齐。三是如果在苗床施用化肥,如果用肥量过大或者没有充分拌匀,也会产生烧芽子的问题。



三、苗床置床质量差的原因。一个是在置床的时候,苗床下土块过大,播种后土块碎裂,造成苗床出坑,导致不平积水,致使出苗不全。另一个是在置床时,没有压实床面,表面看苗床挺平,但实际烧水后就变得高低不平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肥水都渗聚到低洼的地方,因为肥药较多,再加上温度低,导致烂种,出不来苗。

四、苗床湿度过大的原因。一般来讲,没有进行高台做床,苗床地势比较低洼,如果播种后,天气降水量较大,周边的雨水就会能过渗漏,进入苗床,导致苗床土壤含水量大,导致土壤升温慢,导致出苗困难,出现出苗不全,甚至大面积出不来苗的情况。



五、播种质量的原因。由于播种技术等原因,一些苗床播种时不够均匀,有的地方下种量大,有的地方下种量小,在出苗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出的厚,有的出的稀的情况。同时,在播种覆土时候,由于覆土不均匀,一般秧盘育苗,覆土厚度在0.5-0.7厘米,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出苗。

六、化学除草的原因。如果在播种后,使用一些苗床封闭除草剂,如在春季低温、降水多的情况看,使用丁·扑类除草剂易产生药害,造成出苗不全,可以使用马歇特等其他药剂进行封闭除草,这样比较安全。



综合上面导致出苗不全的六方面原因,只要有生产中多加注意,出苗不齐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三农广讯


水稻种子播种15天才出苗还出苗不齐,那就出问题了。即便是已经出来的秧苗也是弱苗了,尚未萌发的芽种可能也已经粉籽了,很容易造成苗床病害的发生。

1、苗床缺水。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底水未浇透,而且还未浇匀。底水浇不透,芽种萌发之后缺少足够的水分来继续生长。这样的话,水分相对充足的地方就长的长点,水分不足的地方就长的短点。浇次透水就会漏芽,但是也是高矮不齐。


2、 播种密度过大。地区之间的播种密度差异较大。东北地区360平方的苗床一般来说播种量在560-640斤之间。一些朋友播量超过了700斤,必然会出现芽种重叠的情况。这样,底部芽种先萌发,上部重叠的芽种会因为缺水而后萌发,自然会出现出苗不一致的情况。

3、盖土过厚。常规的大鹏育秧盖土厚度在0.5-07厘米左右,也就是一颗黄豆的厚度。相对来说,盖土薄点出苗快、齐。盖土过厚呢?水稻杂种的嫩芽拱土能力弱,后期易顶盖,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芽种出苗不同期的情况,甚至还会有芽种因为顶盖缺水干旱而被吊死的情况发生。



4、播种至出苗期间遭遇低温。这个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很容易造成芽种腐烂而出现绵腐病,影响到整栋棚的芽种萌发和秧苗质量。2019年春季黑龙江地区就遭遇播种期低温的情况,很多苗床都是播种后10-12天才出苗,而且也有很多粉籽的情况发生。


5、盖土混拌壮秧剂或者喷施封闭性除草剂。这个情况也不少见,盖土中混拌少量的壮秧剂或者混拌壮秧剂的底土当做盖土使用,也会出现这类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整个苗床都毁于一旦;使用封闭性除草剂,也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低温、苗床积水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出苗情况,严重的话可能整栋棚都不会出苗。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是种子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