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力很强,但就因为学历不是全日制文凭而被拒之门外,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指尖快评


这个问题,90年代的人最有发言权。在90年代大学扩招前,能够在初中考上中专的,都是学生中的尖子(大城市除外),能考上的也就5%左右;其次的上高中,估计也就10~15%左右;再其次就是职工子弟去读技校;剩下70%左右初中毕业就打工挣钱或当兵去了。再到了高中,可考中专到本科,总升学率不会超过40%(95年前更低),我们95年中专的统招线是490左右,大专是五百零几分,中专的委培线是410分,如果是在零几年,这些分数都超过二本线很多了。所以说在大学扩招前的中专及专科毕业生,学历的含金量不比扩招后的二本三本毕业证差。但现在负责企业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扩招后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不了解曾经的历史,加上年龄的限制,如果刚毕业几年的连这么低的分数都考不上全日制的大学的话,是真的不敢选择。


徐工59301366


我是1981年的,三本出身在一个软件公司做技术团队领导已经10多年了,见证了几批程序员的成长,同时也长期观察了学历对程序员的作用。

由于我自己本身是三本,是因为工作出色才被公司领导重视并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将心比心我早期在招聘的时候对学历要求很宽松,期望给更多像我一样的人一个机会,然而经过几年我发现那些正规院校出来的程序员的成长一般都会大幅度超过成教,自考,函授出身的程序员,越年轻的程序员这个趋势越明显。

程序员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十分强调学习能力,我敢保证如果有能力干好一个程序员,就绝对有能力考上大学。80后确实有一些人有能力却因为经济原因上不了大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人越来越少,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怎么想方设法会供孩子去读。90后不上大学的很难找出客观原因。现在已经开始招聘95后程序员了,我对学历这块卡的很死不是正规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肯定不要。


吴晓50043586


法律行业的如果不是全日制,这无所谓啊。可是医生如果不是全日制,这还了得啊,你敢给不是全日制的医生看病吗?

法律行业与医生有什么区别吗?有的,法律行业是[文科职业],医生是[理科职业]。也就是说,针对理科职业来说,必须是全日制的。如果不是全日制的,绝对会受到歧视,以及不被录用。

对于文科职业来说呢,可以不是全日制的。只要你通过任何一种渠道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那么就认定你是这个学历的,与全日制同等对待。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理科职业和文科职业,究竟各包含什么:

〔理科职业包括〕

理科类教师教授、科研、水电力、航天、纯理科学术科学研究、中科院、土地规划设计、楼房建筑图纸设计、银行师、医生、证券金融,财务主管,审计类等。

〔文科职业包括〕

主席、董事长、CEO、产品经理、艺术设计、大部分公务员、策划、人事管理、演员、翻译、编辑、文学作家、律师、记者、护士、主持人,文科类教师教授等。

可能有的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觉得任何行业都是全日制学生比非全日制学生能力要强。但请你仔细的想想,如果我是错的,那么国家为什么会允许除了全日制以外的其他被国家承认的学历存在呢?

这不就是因为:对于文科职业来说,根本不必搞全日制,据我所知,很多公务员的学历都是在职研究生,什么叫在职研究生?就已经不是全日制了。

我不希望看到全社会都出来否定那些非全日制的学历,这是很不健康,很不正常的。

我记得金庸也好像考过剑桥的博士吧?也没见到有谁去污蔑它的含金量。


梦里澜涛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很负责的给予提问者以正确回答,因为笔者就是大专文凭却在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就业的亲历者,之所以会出现就业不成、被拒之门外的现象主要有下面三点分析与考量:

一是与企业无缘。或许是企业真的是“门坎”太高,也或许是“遇人不淑”,招聘者心情不好;或是企业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如果是这样,也不值得就业者去效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不去“唯才是举”很难使从业者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在百业沸腾的“双创”时代,也很难有长远发展。

二是自身不过硬。自身的强与弱得站在企业的发展角度去衡量,企业招聘或许要强调学历,要专业对口,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个人的经历与能力,如果个人学历不过关,简历中又没有“过硬”的专业成果展现,或相关领域的从业经历,企业招聘来又有何用!企业不是“疗养院”,它需要的是市场竞争,需要的是优胜劣汰下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都需要“人才架构”去支撑。

三是胆气不够。看到“不是全日制”无法应聘的条件就自动选择了退却,没有主动出击,成与不成得试过再说,如果能力具备或者更加过硬,企业不用,是企业的问题;如果看到招聘条件自主放弃,就是应聘者的个人问题,就怨不得企业了。

从笔者自身的就业经历来印证以上的三点就业感受,也是谈一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仅供提问者参考:

一是无缘过后就是“缘”。在就业的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要轻言放弃。笔者也是经历了“从南到北”的选择、就业、失业的过程,也有很多不成功,也存在提问者所列举出的这类现象,但“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却成功应聘到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对比曾应聘过的企业而言,强了何止百倍!只能说与“中国建筑”这类的央企很有“缘”。

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建筑的专业性很强,但笔者只是有过在部队从事十几年政治工作的经历,而中国建筑下属的一个项目缺少一个党务书记的职务,笔者拿着在部队的一些写作成果、发表过的文章,很顺利的通过初试,在面试中的问答中也很顺利,连笔试都免了,不是世界500强企业招聘条件不苛刻、门坎不高,而是自身得有“两把刷子”,能为企业的发展去“排忧解难”。

三是只有想不到的,却没有做不到的。最后,虽然因为家庭原因而选择辞职,但半年的工作时间却使笔者爱上了企业,也得到了企业各级领导的认可,辞职后企业领导也曾多次联系,希望有机会“再次合作”,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值得去应聘与效力的。试问,如果没有当时的“放胆”去应聘,何来最后的“结果”。

花若盛开,蜂蝶自来;人若出彩,天自安排。只要自身过硬,没有不可成之事,只是机会还没有到来,应聘企业的事儿就是如此,没有“全日制”条件的工友们,去用心做好准备吧!


辽西行者


很多企业在招聘前都会说不在乎文凭,只要有能力肯上进就行。而在真正招聘时条件却是学历要么高学校要么好。有时候想想也不能怪企业,只因现在不入流的大学确实太多了。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为自身利益考虑。

也许应聘者确实有能力,可企业也只能看到表面,真正是否有能力还是得进了公司经过考查才能看出来。毕竟现在做假的太多了,所以在利弊权衡下,很多公司都会选择正规大学毕业的。就像我们找工作都会选择大公司一样,同样都是为了多一份保障。

新人就是一个企业的新鲜血液,新人选对了对公司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正因如此每年有那么多高三学子为了考个好的大学没日没夜的学习。不过还是希望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影子琴


能力很强这种表述本身就是很主观的,如果真的够强还是有机会进入一些比较好的单位的,学历是把钥匙,得有,但也不是没把都能打开。

如果真的是某行业或者某专业能力很强,可通过朋友介绍的方式采取先面试试用的方式,来确定你的能力强是不是符合企业要求,如果是,企业会用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可以通过降低公司标准的方式,在小一点的公司开始,用成绩来当敲门砖,说不定还会有另外的收获,比如开拓自己的事业,也不错啊。

能力真的很强的,相对来说有出路的,所以能力强这种表述真的很主观,不同人不同企业标准也不一样


二T姐


一、当今社会唯学历论才的现象还存在着,并皿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总体上说,全日制大学生,经过四年以上的大学生活,不仅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大多数综合素质都比较高。这也是用人单位首选的原因。当然,并不代表全日制大学生学历就等于实际才能,也并不能证明非全日制大学生就没有才能。

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个人受到重用,除了遇到伯乐以外,更需要自己能够展示才能,毕竟世界上的伯乐少之又少。

三、只要有真才实学,相信在当今的社会,总会有用武之地。当年马云求职被拒,最后创立了阿里巴巴,成为首屈一指的企业家,靠的就是真才实学。


思想时空


人最大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都不行,还谈什么能力,没有知识贮备谈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的看法,而学历目前来说是对你一个人综合能力最为公正的衡量标准。学历高的人,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又一个良好的学习吸收能力,也就是更容易掌握新知识技能,能持之以恒的学习,代表一个人品质的坚韧和自律,通过学习知识个人能力肯定会随着学习不断提升,系统逻辑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建立。一个没有知识没有啥文化,底子不牢地动山摇,没有知识的支撑,干什么都会很难完成。真正有能力的,绝对会不断追求向上,通过努力,来过得更高的学历,来应对社会的挑战,专科也可以专升本,而那些没啥能力的,总是宣扬读书无用论,读书就是一个最基础的事,你小时候就开始做,一个读书能反应一个人很多信息,最基础的读书都做不好,想进入社会后想获得成功,非常难。


一帆的远航


深有感触。

我是幼儿师范毕业,中专学历。后来又自考大专,本科。第一学历是中专,最高学历不是全日制的。

我想考个理想的学校工作,学历不符合要求。现在工作经验,实际工作能力,我感觉能胜任的工作,因为学历限制,我不能去做我想做的。

新毕业的老师,工作能力可能是扩召的原因,感觉真不如自己,可人家学历高,符合要求。眼睁睁看着,心里真不甘,可学历限制,没办法!


步上云霄620041067


如果全日制学历与自考、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学历同等对待的话,那么谁还去读全日制?进而初中、高中也会不复存在!

当年,我为了参加司法考试而自学法律本科,大概是两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法律本科课程,几乎白天和黑夜都在看书!

因此,我认为我的自考文凭是全日夜制的,比全日制文凭的更有含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