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還是“中國葡萄之鄉”?


龍口還是“中國葡萄之鄉”?


龍口市葡萄栽培始於20世紀。1925年(民國14年),境內有人由煙臺引入歐美葡萄品種——玫瑰香,零星栽培於庭院與蘋果、梨樹等果樹行間。至1978年,全市有葡萄園3000畝,葡萄總產2500噸左右,主栽品種為玫瑰香、龍眼。1979~1989年間,龍口市葡萄發展速度較快,先後從煙臺、濟南、青島等地引進50多個葡萄新品種,多以釀酒品種為主,陸續在諸由觀小河口,蘭高大堡,羊嵐馬格莊,鄉城曲譚,中村小孫家,龍口廒上、紅光、和平,海岱馬王、上孟家,黃山村、藏格莊等村建起了沿海沙地釀酒葡萄示範園。其主栽品種,用於釀造的有白羽(蘇58)、佳利釀(加里娘)、貴人香(意斯林)、蛇龍珠、法國蘭(法蘭西)、北醇、李將軍、白雅(蘇43)、雷司令(里斯林)等九個品種,用於生食和加工兼用的品種有:玫瑰香、龍眼、牛奶和紫牛奶四個品種。至1989年,葡萄栽培總面積近3萬畝。

1987年開始,蘭高鎮等東部平原地區開始大力發展生食巨峰葡萄,至1995年,建成了“蘭高萬畝巨峰葡萄基地”。石良鎮荷花朱家、下吳家以東、東方水一帶也形成了一個四五千畝的巨峰葡萄栽培區。由於管理及時,施肥合理,葡萄產量與品質大幅提高。1999年,龍口市的巨峰葡萄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產品獎。其中,蘭高鎮的“龍星”牌巨峰葡萄以其粒大、色豔、糖度高、口感好而暢銷全國各地。1999年,龍口市被林業部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

龍口還是“中國葡萄之鄉”?


2000年前後,龍口市又先後引進了部分優秀鮮食品種,如美國的紅提葡萄、克瑞森無核、紅寶石無核、湯姆遜無核、弗雷無核等。這些品種以其品質好、耐貯運而深受消費者垂青。至2000年,龍口市葡萄種植發展達到歷史頂峰——面積8萬畝。其中,生食品種面積4萬畝,釀酒品種4萬畝。面積與產量均居煙臺市首位。

目前,龍口市葡萄栽培面積約5萬畝,為全市的第二大栽培樹種,年產葡萄約6.5萬噸。其中,釀酒葡萄1萬畝,品種有三珠系列(蛇龍珠、赤霞珠、品麗珠)、佳利釀、貴人香(意斯林)、梅鹿輒、煙73等,主要分佈於石良鎮及部分沿海鄉鎮。生食葡萄面積為4萬畝,品種有巨峰、玫瑰香(生食加工兼用)、紅提、克瑞森、紅寶石、弗雷等,主要分佈於蘭高鎮、石良鎮等平原地區。其中,威龍公司於王屋水庫周邊興建的高標準種植基地面積達2萬畝,已成為國家葡萄產業體系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

近年來,由於冬季凍害與春季抽條、夏季多雨等惡劣氣候因素影響,給龍口市傳統露地葡萄栽培帶來較大危害。為此,農業部門積極引導果農實施保護地栽培,即塑料大棚設施栽培。這樣一來,既有效規避了不良氣候因素影響,又能提前上市,提高品質與效益。目前,全市葡萄保護地栽培面積已達3000畝以上,形成了葡萄栽培的一大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