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每年投入上千亿研发费用,造不好AT变速箱?

大众集团最近几年平均年研发费用均在150亿美元之上,折合人民币超过1000亿,数字是不是很令人震惊?

在世界汽车品牌制造商之中,这种研发投入资金额处于绝对高位,不过对整个大众集团而言还算不上大手笔,也并不充足,来自大众内部的消息称,到2022年左右,大众有可能将研发费用提升至340亿美元,接近2300亿人民币。

大众汽车每年投入上千亿研发费用,造不好AT变速箱?

大众牌汽车

大众投入这么多钱都花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在AT变速箱上下点儿功夫?

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众多,奥迪、保时捷、大众和斯柯达四大独立阵营落下哪一个都令人心疼,尽管它们之间的诸多车型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和其它主要构件上都做到了极大程度的共享,但每支品牌的每款车型在车身结构与外形、内饰设计、材料选取等环节都不尽相同,需要单独列支,旧有车型的优化改款、新车型的开发投放,以及地区(国家)同款车型不同版本的区别对待等等,都对研发成本的增加提出了更多要求。

尤其为了应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愈发严苛的排放标准,大众汽车不得不战战兢兢地加大投入。

大众汽车每年投入上千亿研发费用,造不好AT变速箱?

保时捷

最近几年,大众旗下奥迪、保时捷两大品牌也在持续研发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汽车,这些都是烧钱的业务项目。以国内造车新势力领头羊蔚来汽车为例,不需要工厂,借助江淮ODM方式生产,诸多配件都坚持拿来主义,个体只负责车型设计与电控部分开发的情况下每年还要亏损近百亿,即使如此也没有把车造得很理想,可想研发有多难,有多需要钱了。

当然AT变速箱也不是大众不能做,而是核心技术专利已经被采埃夫、爱信、奔驰、马自达等几家公司掌控了,大众做出来也得交专利费,相比购买成品还要不经济。

更重要的是AT变速箱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为了厉行节约,大众开启了自行研制和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历史。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只不过,大众广泛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也仅限于中国市场为主,在欧美国家和地区受严格的质量监督惩罚机制的管控,它还是非常谨慎的。

大众汽车每年投入上千亿研发费用,造不好AT变速箱?

奥迪汽车

另外,大众的高投入其实也是在弥补历史的亏空,在新能源技术积累上,它远不如丰田汽车与特斯拉,在智能汽车领域,它也远不如美国谷歌和中国的百度。要想在未来仍然像现在一样占据市场的制高点,它不加大投入就会有没落的风险。

市场变化真TM太快了,今天吃鸡明天倒闭都有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以上情况都不提,以大众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上讲,不及100亿人民币的年度规模似乎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众对中国消费者并不是多么厚道。

但也可能,原本1000亿人民币真的不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