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通携号转网至移动,移动以号码是靓号为由,强制保底消费和预存话费,这个是否合理?

L夜行侠


中国移动太不要脸了,各种套路,我以前用的68元套餐,他们天天打电话让我改88元的,说是每个月可以多送20G流量,送6个月,到期后还可以再次改回来,我就改成88的套餐,用了6个月后,就是19年4月底到期,我在月底致电10086说想把套餐改回来,客服告诉我,你到5月在改吧,到时候也不会多收你费用,我想5月就5月吧,不差这一天,今天上午(5月1日10点左右)我再次拨打10086更改套餐时,被告知68元套餐已经下架,我问什么时候下架的,客服说今天下架的,我说我昨天改套餐你们让我今天改,今天你们给我说下架了,昨天我改的时候为什么不给我改,为什么不告诉我今天下架,客服就一句话:真的改了我们也没办法,最后告诉我说那这样吧,我每个月再送你20元话费,送3个月,你看怎么样,还能说什么,老百姓就像人家案板上的肉,除了任人宰割,不知道还能怎么办?这就是中国移动的丑的嘴脸,一旦可以转网,马上离开,惹不起咱会躲不起吗


用户4779566209153人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第一想法是一句网络名句:可以骂人吗?如果不行,那我无话可说。

什么是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指的是号码可携带、移机不改号,就是一家移动电信运营商的,比如持有移动号码的手机用户,可以转入中国电信网或中国联通网,享受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提供的电信运营服务。

这个功能应该是极其强大的,因为目前的手机号基本上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管是银行、社保、汽车或者各类APP等账号,常常都需要用到手机号码?但是三大运营商,各自的套餐及服务差别很大,因此就会有人想要换号,但是以往我们换号都只能放弃已有的账号,重新申请一个,这个使得很多人放弃了换号的冲动。

为了服务群众及提高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上个月的会议,zl直接宣布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关于携号转网的规定

2019年03月,工信部发布《关于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文件中明确强调:“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显然移动要求强制保底消费和预存话费明显是违规的,可以到工信部网站上去留言投诉。

移动为何会有这个要求?

大家都知道,目前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对于靓号都是单独销售的,售价高的几千上万的都有,而且很多靓号都要求办理高额的套餐,所以一般持有靓号的都是一些大客户为主,移动要求预存或者办理高额套餐无疑是因为锁定了这部分客户为优质客户,消费的起。

现实中移动的客户数量远远高于联通,在移动抢靓号的困难度远高于联通,因此肯定会有人跑去联通购买靓号在转移动,移动或许也是抓准这种心理,故而提出相应的要求。


鲤行者


  从联通携号转网至移动,移动以号码是靓号为由,强制保底消费和预存话费,这绝对属于霸王条款。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三大运营商的靓号都在变相出售。一般情况下,尾号后三位相同的手机号码,都要求预存1万左右的话费,并规定每月最低消费一定的数额才可以。当然了,这个靓号协议是有时间期限的,到期后自动解除。


  事实上,运营商针对靓号推出的预存话费和最低话费政策,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从这一角度来说,题主的联通靓号转网到移动,移动没有权力强制最低消费,更没有权力要求预存话题。原因很简单,题主的号码不是在移动购买的,是从联通购买的。

  针对移动要求预存话费和强制保底消费的做法,建议题主先去本省的通信局投诉。如果仍旧没有结果,可以去工信部投诉。也可以通过工信部网站提供的电话,以及电子邮件进行申诉。


  在向工信部投诉时,一定要保存好相应的证据。比如,移动要求预存话费的录音,或者是文字证明。总之,遇到类似的霸王条款,投诉通常都可以解决问题的。


贾敬华


绝对的霸王条款,没有商量,因为先不说从法律和规章上能不能说得通,先看操作的实质。首先,携号转网是工信部要求实施的惠民措施,本质上没有任何附加条款,然后手机号码是工信部统一制定划分的各运营商使用,几家运营商不可能出现重号现象,最后,这个号码的转移其实就是在运营商的号码管理的系统中将号码的接入交换进行更改即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因此仅仅因为是靓号就要求附加其他标准是完全不合理的。

但是反过头分析下运营商为何要这么做,首先携号转网这个过程接收方运营商是没有能力知道转出方客户原来是什么套餐和消费能力的,这属于个人隐私,是不可能在各个运营商之间交换的,而转入后理论上客户可以要求任何套餐只要符合消费者的用量即可。我认为其运营商看到靓号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个一定是一个大客户,在原来的运营商中,否则不会有人买靓号(一般靓号都是单独出售,需要加价购买或者拍卖的,持有靓号的除了早期客户以外后期的靓号多半都是高价够得,这种行为潜意识的说这个人具备高消费的能力。),因此,相其霸王条款式的推销高消费套餐。

专注于金融知识普及,让知识深入人心,如果觉得回答的不错,欢迎点赞,评论,更多精彩财经知识,请关注我。

很显然,这个客户也许真的具备高消费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高话费的套餐,但是,携号转网的目的就是让各运营商进一步的展开竞争,不能依靠自己的号码优势、客户的多年使用习惯等优势控制客户,更够更好的完善市场营销、行业建设等内容,结果不但大家没有用好,反而以此威胁,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本来客户携号转网就是对你的认可,你运营商可以通过自身的服务、软性的营销,或者更多的优惠政策等了解客户原来的消费习惯(金融行业经常做的KYC),然后根据客户对你的认可,进行进一步的营销,实现客户粘性和双赢的结局这才是大圆满,而不是加门槛,强制消费,这种情况不但让客户丧失了信心,还引起纠纷,多不划算啊。


张小帅说理财


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运行商对靓号进行这种强制性的保底消费还有预存话费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更是属于霸王条款。从一个联通携号转网到移动,这是国家工信部对消费者的一种惠民措施,中间是没有任何条件,消费者有自己的套餐选择权力,并且不需要根据运营商的强制要求进行。但是很多的消费者对这点根本不知道,被运营商给欺骗,被迫将手机套餐改为高消费,更是出现保底消费。

在我们所见的手机号里面,会有许多的靓号,比如后三位为“888”、“777”等等。对于靓号,我们在办手机卡的时候根本不会碰到靓号,这种靓号多中情况下运营商会拿出来进行单独销售,并且价格也是非常的高。很多情况下,使用靓号的人极大的可能生活条件好,在资金方面并不紧缺。运营商也是抓住这一点,对这些靓号转网的用户进行“大宰割”,对靓号消费者提出保底消费。

强制让消费者交保底费和预存话费这种行为已经是属于运营商的违法经营,在转网时,运营商是不知道消费者使用的套餐还有消费能力,消费者在转网后有对套餐的选择有自主选择权。本来的携号转网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市场、行业建设等并且维持市场的良好竞争。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是被运营商给运用错误,反而成为了消费者的威胁。

消费者携号转网是对运营商的信任,运营商更应该以良好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来了解和维持客户,不应该出现转网的门槛。对于运营商出现强制保底消费和预存话费,消费者可以直接拒绝,可以向相关的工商部门反应。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12300,希望能帮到大家,亲测,超级无敌有效!



你听得到的温柔


单看标题就是个二傻。从联通携号转网至移动。


八戒也有风火轮


3家通讯公司一切问题投诉移动北京集团总公司10080电信北京集团总公司4008810000联通北京集团总公司10015一定要转人工客服一五一十说明情况对比投诉各省公司10086,10000,10010严肃10倍当天就有市公司联系你处理结果不满意下个月再投诉紧急情况半个月就投诉!


安木的小迷弟


运营商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办理其指定业务,运营商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工信部第630号通知文件,可以向工信部举报投诉,也可以向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局长信箱举报



被中国移动限速的MO


账户明明有余额,移动公司不给抵扣话费,还让充值,这向哪里说理去?就移动公司这样的霸权行为,你还敢使用移动的网络吗?能够携号转网,那是解脱,摆脱这家坑爹的企业,高高在上,层层榨干用户的血汗钱,什么时间携号转网,就是移动的没落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