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讨厌的小品演员是谁?为什么?

古风5188


小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辉煌的时间是八十年代。当时的电视节目相对匮乏,春晚是人们最期待的年终大戏,不看春晚相当于没有过好年。

而春晚中的小品,就是年终大戏中的璀璨明珠,个个光彩夺目,让人无比喜爱!

为此,多年来捧红了多少小品演员。成为巨星的他们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但光彩已然暗淡。

现在来评论哪个小品演员让你讨厌,似乎有失偏颇,毕竟春晚也变成了鸡肋节目。但我们还是来偏颇一下,毕竟观众才是上帝!

黄宏、郭达等:嚎叫式小品表演风格,多年不变。虽然表现的都是正能量情节,但嚎出的豪言状语,已经使观众审美疲劳至极,令人生厌。

孙涛:一个无任何特点的小品演员,既不幽默,又不讨喜。长相倒是十分端正,但是饰演的角色永远都带着他本人标签,即高级面瘫式表演。在生活中绝对是一名美男子,但你不具备演的才能,不知道如何登上舞台的。最可怕也是最让人生厌的,自我感觉良好,口头禅“我骄傲”频频出现。

宋小宝、刘小光等:赵本山麾下的一帮歪瓜裂枣,长相粗俗,表演作风庸俗不堪。以丑为美,惺惺作态。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社会下九流人物的恶俗习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令人作呕!宋小宝的名言:“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蔡明:霸占银屏多年的大妈,就因为自我感觉太良好了,频频以毒舌的形象出现。表演做作,具有唯我独大的恼人气质。她的节目一出现,基本上是大家上厕所的时间,比广场舞大妈更为可恶。

再次声明,由于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与八十年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以上观点有失偏颇,仅仅能称之为笑谈!





鱼爬九天


我很喜欢看喜剧小品,也喜欢很多小品演员,但如果说特别讨厌谁的话,一时还真说不上来。很多人提到的蔡明、潘长江和孙涛、巩汉林等人,我并不因为他们的小品水平相对来说不够高而生厌。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人来,我选《洛桑学艺》中的博林。

其实严格来说,博林和洛桑表演的并不是小品,而是相声。但由于他们表演的成分很大,因此就姑且算在小品当中吧。

《洛桑学艺》在九十年代初由《曲苑杂坛》节目推出,几期节目之后就红遍全国。观众朋友通过荧屏认识了一个来自西藏的小伙子洛桑,他能歌善舞,尤其特别善于模仿人物和乐器,舞蹈也跳得特别好,很多时候也能表现出幽默。

这个节目在主要看点就是在洛桑,而相比之下看他所谓的“师父”博林的表演,就显得生硬很多,一言一行和举手投足都显得不够自然,舞台气过重,很多话说出来都显得过于陈旧和老派。说实话最早看的时候我以为他不是专业演员。

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全总文工团的专业相声演员,而且有师承,与弟弟卓林同为相声演员。说起来还是他发掘出同团演员洛桑的才能,使得他在《曲苑杂坛》节目中大放异彩。

洛桑就像昙花一样,盛放时名震天下,而后很快就因为酒后车祸离开人间,从那之后博林也显得人单影只,尽管后来也参加过很多晚会演出,也带过新面孔一起表演,但再也没能创造当年《洛桑学艺》的辉煌。

我以前并不觉得博林好或者不好,最多就是表演水平一般,而前段时间听说他一些在洛桑去世之后的言行,就从更多方面了解到这个人。



郑捕头


为什么很多答主都说不喜欢蔡明?做一个小品演员很难,做一个女小品演员更难。因为压力巨大,我们也看到了贾玲,自从走上了小品演员的道路,便一技绝尘,在胖到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从小我就喜欢看小品,蔡明和郭达的组合也算十分经典。近几年虽然换成了和潘长江合作,改变了风格,成了毒舌女王,但我觉得还是很棒的,毕竟经历有限,曾经一起在春晚舞台的小品演员也都走的差不多了,但是蔡明还在坚持,我觉得蔡明是个十分敬业的好演员。


我觉得最讨厌的小品演员应该是宋小宝,黑不溜丢的小损样,一上台就给人一种贱贱的感觉,戴个小红帽总让人以为是狼外婆,台下观众不笑他只知道自己傻笑,实在傻笑不出来就开始冷笑,观众难道是被他小品的情节逗笑的吗?我觉得不是,多半是被他的傻笑带跑偏了。看着他笑,跟着他一起傻乐呗!

明明是个爷们,总要在舞台上装的很娘,身为赵本山的弟子,也应该是有一身绝技的吧!为什么总在舞台上表现的弱不禁风?给人一种轻轻一吹就飘走了的感觉,起来之后又开始吹鼻子瞪眼。看文松演弱不禁风我觉得是撒娇卖萌,很和谐,毕竟颜值看好。宋小宝除了黑,也就只剩下黑了。



宋小宝火了以后也是很不消停,不仅被爆出说在节目中耍大牌。还被爆料出家中有儿有女有娇妻,还要在外面找小三,真不知道那个女的图他的啥?陪伴宋小宝三年之久,还多次流产,最终还落不下一个好名声,简直就是为自己找罪受。人红是非多嘛,好事不出能,坏事传千里!怎么才能安放宋小宝那颗躁动的心?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我是小鹿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点赞关注。


娱乐小鹿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仅以个人的观点,我最不喜欢的小品演员是:蔡明,潘长江与郭达。他们三个人的小品不是不喜欢而且是极不喜欢,现在他们的小品基本不看。看他们的小品从内心根本感受不到艺术、而且他们的表演总感到有点做作,有点假。他们三个的表演有一个共同点极度想表演,想用激情,但总感到缺少基层生活与实践生活的历练。真正好的小品应该看看陈佩斯与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他们的小品个个是经典。他们的小品真正让人感受到艺术性与生活性滑稽性相结合的艺术享受。






青幽472


纯系个人好恶,既然要问,我就实话实说——赵本山,都说本山模仿功力特強。为什么模仿老总之类正面人物总像个小摊主?为什么无论何时何地,眼里总有一股贼光?为什么不论何时何地,两条腿总象被打折似的拖跨着走路?一切的努力,全都如毛泽东说过的一段话:“就象演戏一样,有的人反面角色演惯了,演正面人物总是不大自然,不大像。”用行话来说,赵本山就叫“本色表演”;也许这与基因有关吧?潘长江,理由同上。蔡明,应当属于百变巫女一类。巩汉林,印象最深的就是油光锃亮的发型,和追求了一辈子却适得其反的知识分子气质与形象。终于退了,但留下的终究还是一本正经的假斯文。还有一个——煞有介事的刘威。虽然不是”职业小品”演员(这名无实有的中国特色职业),但和蔡明等人合作的某小品中,津唐味特浓的那句“我有房了咯”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各人好恶不同,仅是一家之言。


我在故我思\n


我也是来挨骂的,如果你和我一样的想法别忘了点个赞再走!多少年如一日的不喜欢蔡明和潘长江,不是因为他和她没艺术细胞,而就是不喜欢这俩人的表演风格,傻不傻捏不捏的,并没什么值得花功夫浪费时间去看他俩的理由。

(图片来源外站/演员~潘长江)

相反冯巩和牛群的表演,我倒觉得非常怀念。赵本山小品也陪伴了我们很多年,宋丹丹的小品也够精彩,哪怕前几年春晚的“不差钱”也让我笑了又笑,非常接地气,虽然小沈阳穿条裙装,也不会生厌。

怎么就是不喜欢潘长江和蔡明?特别是潘长江,闺女结婚也那麽大张旗鼓的宣传出来,以为自己资格够深够老吗?我觉得这人唉……?不好形容,有些言论还是不说的好,你说:做人低调点儿不行吗?

(图片来自外站/演员~蔡明)

有时侯我们喜欢一个人和反感或讨厌一个人,似乎不需要什麽理由,就是没有眼缘!呵呵……@


蘭竹ZLZ


现在的小品演员有几个受欢迎的?春晚小品有很多客串演出,知名艺人比如徐帆,刘涛,关晓彤,李小冉都客串过小品。而正牌的小品演员消失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有朱时茂,陈佩斯,宋丹丹,巩汉林,赵本山,范伟,还有去世的赵丽蓉,高秀敏,一些经常露面但是不被观众熟知的比如金珠(巩汉林妻子,代表节目《打工奇遇》赵丽蓉 巩汉林 金珠) 黑妹 (代表节目《将心比心》高秀敏 范伟 黑妹) 都有上佳的作品,也让人无数次捧腹,真的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自从他们退出舞台之后,看看剩下的这些小品演员,郭冬临、孙涛、邵峰、潘长江、蔡明,都是春晚常客,但是论表演功力和作品,郭冬临还算平稳,孙涛时不时一嘴方言,邵峰就是个十足的配角,存在感不是很高。这几位好歹还能平和的演出,让人难以真正的烦起来。

而潘长江和蔡明,我的上帝啊,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蔡明,其实她好好说话我们也能听懂,可她非要尖声尖气,歇斯底里的嚎叫,让人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潘长江年轻时倒是相对比较沉稳,可是近些年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嗓音动不动就高八度,看他跳着脚大喊大叫的样子就烦的不要不要的,这哪是演小品,分明就是耍猴儿。还真应了那句话:老要张狂少要稳。

还有三位先后退出的著名演员,黄宏、郭达、冯巩。

之所以单提他仨,是因为对他们也是烦的不得了。

黄宏,可着大嗓门一味地大吵大嚷,和街头卖菜的有一拼,甚至有的菜贩都比他文明,有素质。满场假笑,嘿嘿哈哈的笑的不知所云,观众拧着眉瞪着眼,满脸怨念的看着他的时候,他正在台上把自己哄得挺乐呵,就这表演水平根本配不上表演艺术家这个名头。

郭达,几乎哪个小品都是咋咋呼呼,一惊一乍,尤其是和蔡明一起,两惊两乍。看他们的小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心脏要好,心理承受能力强,速效救心丸放在手里,而且最好耳朵背一些。我这么说虽然夸张,但是他们实在是太闹人。

冯巩,一个由相声演员改行过来的小品演员,初期的表演还凑合,看着挺不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老冯变了,一句想死你们了是招牌,但这也不足以让人反感,最让我不爽的是他的假笑,大概和黄宏一个师父教出来的。不同的是,黄宏的假笑基本发自于胸腔,有些刺耳。冯巩的假笑是把嗓子眼里的气息硬生生分为很多个节奏硬挤出来,他没憋死,我倒快被他弄没气了。我就不明白,原来水平挺高的一个人,怎么就沦落到靠“卖笑”来维持舞台生涯呢?而且每年都是一模一样的笑,你就不能换换口味吗?也好让大家区分人物。难怪记者采访董卿,提问冯巩落选春晚的原因时,董卿想了一会才给出两个字的回答:创新。

是啊,创新!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道出了真谛。舞台上真的需要创新,尤其是年年都参加春晚,一参加就是几十年的老艺人们,请你们饰演不同角色,别几十年如一日,让人看来看去觉得看到的都是同一个人。小品每年都更新,可是你们的表演套路不变,观众觉得每年看到的新的小品都是以往旧的小品的续集。久之,索然无味。套路固定,会被很多人模仿,选秀节目就有很多人模仿这些演员的作品,惟妙惟肖。现在大部分春晚演员都来自我要上春晚这个选秀节目,里面有很多能模仿明星的,但凡你们每年都能做些改动,别人想模仿都要费一番工夫,何至于让假货把你们顶替?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可是每顿都吃饺子,早晚会腻啊!


禁街虎1


要说最讨厌的小品演员,就我个人而言,现在比较讨厌蔡明了。

之前在小品演员百花齐放的年代,能上央视春晚的大佬级多的多,蔡明相对来讲还算低调。

后来可能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蔡明现在成了老一辈的小品演员以后逐渐的出现了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表演。

扮演的角色夸张,做作,自视清高等等吧。


老熊瞎子拱门洞


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所谓的“小品王,”就凭他成名之后抛弃了原配妻子,人品就有问题。常言道:糟糠之妻不下堂。自己发达了就以种种理由离了原配,看了某位记者写了洋洋洒洒的一整版,我才知道“原来如此。”古人云: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何况是自己的结发夫妻。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那篇文章说什么他离婚时给了妻子多少多少万元,是情义重还是钱重?没有情义再多的钱都是白搭。何况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妻子嫁给他,这份情该有多重?那篇文章还说:他常年在各地演出,带上妻子不方便。纯属找借口。全国夫妻俩一起外出打工的人何止万千,他怎么就不方便了?那篇文章无论怎样“编,”都无法说服人,都不能洗白他的无情无义。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从此不看他的节目,哪怕是春晚。无论谁来当导演,只要有他在其中,整个春晚我都不看。


zjbengineer


这个应该不止一位。

谁都知道小品演员的喜剧天分,一旦搞笑发作,那就一发而不可收,连篇累牍的炮制一些喜闻乐见而令人捧腹的喜剧小品,不仅自家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还成功跻身社会名流行列,摇身一变变成了成功人士,一身闪亮的光环使人艳羡不已。

要说这些小品演员里面,混的脸熟的大有人在。但一旦提到作品,那就基本瘪茄子了,没说得过去的作品,也没有上乘的喜剧天赋,不过就是仗着脸大不害臊博个上位。

这里面,最受人诟病和质疑的要算是潘长江、蔡明等人了

翻开他们的演出履历,仅仅是依靠早先较为叫座的一两部作品出道,一直在吃老本,一直在卖弄仅有的那几个招牌动作,时间久了,就成了舞台上陈陈相因的摆设,没什么新意,也没什么看点,不过就是凭借多年的人望积蓄,其实却是最大的不受欢迎人群。

要是可以的话,真的希望这几个经常抛头露面的小品明星们适可而止,早做退隐打算,免得给大众带来感官视觉上的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却敢怒不敢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