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最短的一首邊塞詩,以小見大,寫出了唐朝最強大的時代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邊塞詩十一邊疆的軍旅生活或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歌。漢魏六朝時期就已發展成型,譬如曹植的《白馬篇》就是一首很成熟的邊塞詩。一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將軍中健兒的風采志氣刻畫地淋漓盡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不過在唐代以前,邊塞詩只能算是一個小類,唐代之前的邊塞詩數量加起來也僅僅兩百多首。直到盛唐時期,邊塞詩才盛行詩壇,成一大派,湧現了很多以邊塞詩聞名當世 的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盧綸等等。邊塞詩名作層出不窮,其中很多名句流傳千百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唐詩中最短的一首邊塞詩,以小見大,寫出了唐朝最強大的時代

其中也有一些邊塞詩現今雖不如王昌齡、岑參之作有名,但在唐代卻非常流行。比如下面這首無名氏之作,在盛唐時期可謂人人皆知: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

不敢過臨洮。

這首《哥舒歌》本是盛唐時期西北邊塞的一首民歌,作者“西鄙人”意為西北邊疆人。詩中所表達的也是邊境人對唐代名將哥舒翰的讚揚,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但卻將名將哥舒翰的赫赫威名刻畫地淋漓盡致。

唐詩中最短的一首邊塞詩,以小見大,寫出了唐朝最強大的時代

詩意也具備民歌的通俗質樸的特徵,很好理解,第一句“北斗七星高”以北斗七星比興,描繪出了邊塞之夜的遼闊壯遠之景,同時也是以“高”隱喻對哥舒翰的仰慕。第二句則轉為描寫哥舒翰的形象:“夜帶刀”!帶刀做何事可想而知,一副英武善戰的形象躍然紙上。

最後兩句則從側面反映了哥舒翰的赫赫武功:自從有了哥舒翰這首邊疆,吐蕃的侵略者就再也不敢過臨洮牧馬劫掠了。頗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氣勢。

唐詩中最短的一首邊塞詩,以小見大,寫出了唐朝最強大的時代

哥舒翰是盛唐天寶年間的名將,曾多次與吐蕃作戰,人稱常勝將軍。後來在石堡之戰中一舉大敗吐蕃,以至於數十年間吐蕃不敢越境劫掠。這首詩所讚揚的正是哥舒翰威震吐蕃的功績。

可惜的是哥舒翰一代名將卻晚節不保,死的極為窩囊。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史思明叛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潼關,潼關是長安最後一道防線,哥舒翰臨危受命鎮守潼關。原本哥舒翰對形勢的判斷是,叛軍勢大且銳氣極盛,只宜據險而守不宜出戰交鋒。

唐詩中最短的一首邊塞詩,以小見大,寫出了唐朝最強大的時代

但唐玄宗卻多次下旨逼迫哥舒翰出關平叛,哥舒翰無奈之下只得“慟哭出關”,最後果然一敗塗地,常勝將軍的威名在此戰中也付諸東流。此戰之後潼關失守,哥舒翰本人被安祿山俘虜。詩聖杜甫就曾在《潼關吏》中感慨道:“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便是說的此事!

被俘的哥舒翰毫無一代名將的氣節,竟然跪伏在安祿山腳下乞罪,還稱“肉眼不識陛下”!哥舒翰的屈節求生並沒有為他換來生存,不僅丟了氣節毀了名聲,而且一年後安史大敗逃出長安,領走前將俘虜的唐軍將軍全部殺害,其中就包括哥舒翰。一代名將,威震西北,惜乎晚節不保,死得如此窩囊!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