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為啥都沒跟嬴政姓呢?

林道銳


秦始皇沒人跟他姓,實在太正常了,你看看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也沒人和他姓!

因為真正的大人物根本不願意把姓放在自己前面。

你的名字叫二蛋,有五個稱呼哪個是你的最愛?

朝陽區的二蛋、北京的二蛋、中國的二蛋、人類的二蛋。

很明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願意自稱是第一個。

同樣的道理,秦始皇的兒子扶蘇和胡亥,最喜歡被叫做“皇子扶蘇”或者“皇子胡亥”。日本的天皇們,沒有姓,因為只有被剝奪了繼承權才會被賜予一個姓氏。在位天皇被叫做“天皇某某”,天皇的繼承人叫做“太子某某”。

居然有人自作主張叫秦始皇政為“嬴政”,兩個孩子叫“嬴扶蘇”和“嬴胡亥”。你這不是接人家的老底嗎?被秦國滅的趙國王室姓“嬴”,更早被滅的徐堰王也是姓“嬴”,你放心這樣稱呼,這家人繞得了你,秦國人也饒不了你!

先秦時期,人們的姓特別少,因為“姓”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從母系氏族留下來的,標誌著同一個女性祖先,同一個女性部落首領。部落裡面有窮有富、有貴有賤,富貴人家的的人,決不允許自己和那些泥腿子們同一個家族標誌,所以,就產生了區分度更高的“氏”。

比如,我們的祖先黃帝,姓姬,氏軒轅,名黃帝。你叫他“軒轅黃帝”是對的,你叫他“姬黃帝”,多半會被像零口姑娘一樣打死的。

再比如,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叫孔丘,代表著這是宋國貴族孔父嘉在魯國的後人,你叫他子丘,等於罵他和商紂王沒什麼兩樣。

一句話概括——“明貴賤,別婚姻”是氏和姓兩個家族指代詞的主要作用。

秦漢以後,越來越多的人,把原先的“氏”當做姓在用。這讓一些傳承很久的家族很不舒服,於是他們靠著設立郡望和堂號的方式和別人進行區分,這種區分,可以不斷細化下去,所以,後來2000多年,我們沒有改變祖姓,也能進行區分。

比如喬家大院的喬致庸家,為了和其他地方的喬姓分開,一定會強調“祁縣喬家”,為了和祁縣喬家其他宗族分開,一定會強調“在中堂”。別人一說是在中堂的,那一定就是喬致庸嫡系後裔了。

再比如奉化溪口的蔣介石家,蔣介石祖父不過是一個鹽鋪掌櫃,居然給自己三個孩子設立堂號,分別是夏商周。其中蔣介石父親的堂號就叫“周房”也叫“豐鎬房”。

我們所說的郡望堂號,其實在字母語言為主流的歐美國家也有表現,這個東西叫做“middle name”,有時候是爵位,有時候是父名,不一而足。

這樣的習慣,也影響了很多少數民族。和珅明明姓鈕祜祿,可是大家都喜歡叫他和大人,因為鈕祜祿的狼家,人太多了,像和珅這樣優秀的,只有一個!


歷史知事


1. 扶蘇,胡亥,是名不是姓,具體一點說個大家的都知道的人屈原,就是那個帶給我們三天假期的愛國詩人,其實他姓羋,其實我們也應該叫他羋原,還有我們熟知的呂不韋,其實並不姓呂,而是姓姜,也能理解為“姜姓,氏呂,名不韋”。

2.秦始皇其實他原來不叫嬴政,秦始皇是嬴姓,趙氏,名政,在秦始皇活著的年代,別人都是稱呼他趙政而不是嬴政,所以如果嚴格來說他們完整的姓名應該叫趙扶蘇,趙胡亥,嬴政這個名字從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倒是“趙政”的叫法,在西漢時期比較流行,

3.其實在秦國時期,人們的名字前面,尤其是男性,都會加個“公子”,比如秦始皇的長子叫“公子扶蘇”,幼子叫“公子胡亥”,還有公子高,公子將閭。


毛火榮


嬴政有很多兒子,很多個女兒。然而被歷史所熟知的就只有這四個。公子扶蘇、公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



為什麼他們沒跟嬴政姓呢?

公子是個稱呼,不是平常人敢被叫的,必須是諸侯的兒子。

這是西周確立的傳統。

慣用格式是公子+名。

所以,公子扶蘇就是嬴扶蘇。公子胡亥就是嬴胡亥。公子高就是嬴高。



嬴這是秦國和趙國的國姓,是一個家族血緣的標誌,好比‘中國’。當年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幫助舜馴養鳥獸。所以被賜姓嬴。到周朝,造父協助周穆王平徐國之亂,因功被封趙城,所以為趙氏。好比“四川省”。氏為一個家族的分支,多由封地、官職為氏,以做區別。秦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所以拔為天子的附庸,被封於秦地,延續宗祀,號秦嬴。這就是秦始皇的先祖。

嬴姓為上古八大姓,之下有十四氏。好比中國之下有23個省份。

比如著名的屈原,他羋姓,屈氏,名原。呂不韋是姜姓,呂氏,名不韋。不巧,齊恆公是姜姓,呂氏,名小白。所以早期稱齊恆公為公子小白。

(聶遠飾演的呂不韋)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已經不在這麼講究了。而秦朝這個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建立後,漢繼秦制,公子又有了特殊含義。

即富貴人家的子弟。

隨著時間推移,公子又成了古代讀書人的廣泛稱呼。



每朝每代都有什麼公子,也都有公子美女的愛情故事。民國四公子是張學良、袁寒雲(父袁世凱)、張伯駒(父張鎮芳)、溥侗。


史小二記


秦始皇可不止兩個兒子,是有十多個兒子。長子是扶蘇,少子是胡亥。

古人的姓氏與當今中國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準確的說,是兩漢及兩漢以後的姓氏與秦及秦以前的姓氏有大不同。

中國最早進入的是母系氏族社會。這段時期,後代緊密地圍繞在母親血緣周圍,以母為姓(非洲現在還有這樣的部落)。所以中國凡是帶女字旁的姓,可能都是從母系氏族社會演變過來。如姒、姬、姚、姜、嬴等等,秦始皇姓嬴名政,全名就叫做趙氏嬴政。這個趙氏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進入父系社會後,後代以父系血緣為依託,以父為氏。比如父系家族生活在江邊,就以江為氏;做了管理麥子的領導,就以麥為氏;打漁為生的父親,號漁氏;如果父系家族被國王分封到某地,而某地又有名稱,就以其地名為氏。比如項羽的祖上就是分封到項城,世代以項為氏。秦始皇的高祖秦惠文王有個弟弟叫嬴疾,因功分封到一個有樗(臭椿樹)樹的地方,嬴疾就號稱樗裡疾,後人就以樗(裡)為氏。

所以,秦始皇又名趙政,就是說秦始皇的祖上有一支分封在叫趙的地方,以趙為氏,並且其中有一支一直到秦始王為止,都沒有分封,保留著趙氏。而如果扶蘇與胡亥沒有封地的話,他們也可以叫趙扶蘇、趙胡亥。如果扶蘇不是被派到上郡,而是被秦始皇分封到上郡,那扶蘇就不能再叫趙扶蘇,只能叫嬴扶蘇或上扶蘇。可見,這個時候,姓與氏還是分開用的。

楚漢以來,姓與氏開始混用。司馬遷的《史記》就是的姓氏混用甚至姓氏不分。《史記》以後,基本上就是姓氏混為一談了,只分姓,不講氏。

大約是在民國時候,姓氏又分開了。以父為姓,以母為氏。這一回是刻在碑石上。明清兩代的墓碑沒有出現過 X (父姓)母 Y (母姓)氏 Z (名)之墓。比如,張三給母親王二娘子立碑,是這樣寫的:張母王氏二娘子之墓。這種形式是民國後才有的,現今依然在廣泛使用,只不過沒有用在活人身上罷了。







百圍


胡亥、扶蘇是秦始皇的兒子,叫公子扶蘇,公子胡亥。在先秦時代姓和氏是分開來說的,這與姓氏文化的發展有關。秦始皇秦國國君姓贏趙氏,嚴格意義上說,秦始皇應該叫趙正。史書記載都比較簡潔,一般人都沒有說清楚,胡亥在位時間太短,秦朝也在他的手裡滅亡了,項羽一把大夥燒了咸陽宮,許多歷史資料都付之一炬,詳細的資料也沒有流傳下來,對他們的記載大都是出自西漢官方的,西漢政權來自於秦朝,換句話說,劉邦是造了秦朝的反,成功了,建立的漢朝,為了顯示造反有理,取代正義,秦朝不得道,不修德政才是能接受的。如果秦朝什麼都好,造反哪裡有理?可見,黑秦朝應該是他們寫秦朝歷史的主流思想。現有舉二例。第一,將秦始皇的父親說成是呂不韋,編了一個故事“奇貨可居”。呂不韋在有本事,異人瞞天過海,秦國皇室都是蠢材,就沒有一人對這事有疑問,趙政跟隨異人從趙國回到秦國,已經是個翩翩少年,長得像不像異人,像不像安國君的子孫看不出來?異人兄弟太多,華陽夫人在愚蠢,這是大是大非問題,弄不好安國君繼位都有問題,何況異人。秦國人對血緣是非常看重,秦國從穆公以下國君,沒有一位是孬種,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笑話二部不被人知道。第二,就是《陳涉世家》裡流傳幾千年,陳勝吳廣起義的理由是:秦法苛刻,雨天誤期,回也死,去也死,不如揭竿而起。最近在出土的秦簡,詳細的記載秦法,就沒有那樣的秦法,非常人性化。誤期,只要說明合理原因,都免於處罰,既就是沒有任何理由,也只是發配充軍,沒有殺頭一說。總之,對於秦朝的歷史我們指望越來越多的文獻出現,還一個真真秦朝。




角夞蠡


扶蘇、胡亥皆為嬴姓。

《風俗通》載: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後”。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封於嬴城(今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嬴城遺址);也有一支來自少昊金天氏。伯益擅長畜牧狩獵,後來助禹治水有功,舜帝賜伯益為嬴姓。一說有所謂的“嬴姓十四氏”:徐氏、郯氏、莒氏、鍾離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


高涼文史


一是,扶蘇和胡亥絕對跟秦始皇一個姓。沒有理由姓其它的。父系社會理應如此。姓嬴比較合適。


二是,扶蘇和胡亥都是名。那個時代就那麼稱呼,公子扶蘇,公子胡亥。再比如,秦穆公時期的五羊皮大夫,百里奚。他兒子叫孟明視。孟明是名,視是字,就這麼叫。

三是,秦和趙有共同的祖先。他們的祖先善於跟動物打交道。其後代也頗有相關的能力。尤其是對馬。所以有人稱始皇為趙政的。


Lucky


說白了,古代的姓跟我們現在的姓是有區別的,我們現在的姓其實就是古代的“氏”。古代一般稱呼別人都是稱號、身份+名,比如秦王政、公子扶蘇,孟嘗君(公子文)最多也只是用氏+名(趙政、趙扶蘇、田文),姓+名是不可能。

拿到現在來說,一個人叫王剛,如果你叫人家中國剛,或者山東剛,姬剛(王氏源自姬姓)就會顯得很彆扭。叫人叫王處、剛總,王剛就沒問題。


挺腫


史書寫的是 公子扶蘇 公子胡亥 因為他們是秦國公室後代 所以前綴公子 此公子是王公兒子意思 並不是後來的普遍敬稱! 比如趙國平原君人稱公子勝 魏國信陵君人稱公子無忌 春秋的齊國齊桓公繼位之前叫公子小白! 東漢三國時期曹操因衣帶詔事件誅殺的偏將軍王子福 其實姓名叫劉福 是梁王的後代沒有繼承王位所以人稱王子福!這也是曹操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外號的由來!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57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趙氏,名胡亥。扶蘇(?—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扶蘇。

你難道認為胡亥姓胡,扶蘇姓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