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到发洪水的时候,农村的鱼就特别多?它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湘村小之草


以前我们老家在没有修好堤坝之前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一旦发生洪水的话,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会被淹掉尤其是农田。而洪涝灾害也会给农村人带来非常大的困扰,以前在我们农村很多农民家庭都是木头盖的房子,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农民家被洪水冲垮的情况,让他们彻底失去了家。

不过虽然以前在我们农村当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且经常洪水也会直接把农民的家里给淹掉,但是有一个现象这件事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那就是,一旦发生洪水之后到处的鱼非常的多。有时候走在洪水当中经常可以用脚踩到鱼,或者就在跟前一条鱼跳起来。经常在洪水中走的时候,一条鱼跳起来会把你吓一跳。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由于我们家里是两层楼房,当时涨洪水直接把我们的一层楼给淹掉了,当时我们一家人就搬到了2楼。由于涨洪水,我们当时都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楼上发呆。当时突然想起来我们那边涨洪水,每次都会有很多鱼出现,就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当时为了打发时间,就用我们自己自制的一根用竹子和细线制成了一根鱼竿,因为当时张红说我们只能用红薯充饥,然后用红薯去钓鱼。没想到就短短的一个小时就而且钓到了十几条,而且个头都非常的大,当时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怎么会出现有这么多的鱼,后来才慢慢了解,这些原来是这样来的。


因为往往在农村一旦发生洪水,很多农民家里的鱼塘都会被洪水给淹没,那么鱼塘里面的鱼都会跑掉。当然这对于养鱼的人来说,损失是非常惨重的,但是这些被淹没的鱼塘里面的鱼草的范围往往不会很大,就在我们周边,所以有时候经常可以用网直接一撒,就能捕到很多的大鱼。即使用钓鱼的方式也能够钓到很多,这些鱼大部分都是从这些养鱼的鱼塘里面跑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一般农村发大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上方的水坝储水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得不开闸放水,水坝里面的鱼一般都比较多,如果开闸放水的话,那么上边的鱼就会被冲下来,从而让下游这些被水淹没的地方出现很多鱼。


少三番


对于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并不是发洪水时农村的鱼比较多,而是主要的泄洪渠道里鱼比较多。大部分都是上游的养鱼池水太大,鱼顺着水跑出来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的洪水,当时我老家城市的江一侧已经修建好了混凝土的水坝了,上面隔十几米就是一个类似汉白玉的立柱栏杆,立柱中间用钢管连接。江水都快接近大坝人行道了,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就用铁筋做成一个直径接近1米的铁圈做成的渔网,铁圈用接近10厘米粗的钢管在汉白玉立柱上用八号线铁丝固定抓鱼。

当时这些人的收获比较大,都是用的接近一寸网眼的渔网拦鱼。红鲤鱼、鲶鱼、鲢子什么的都有,而且都是几斤重的大鱼。我记着有个人腿上全是伤,就是在收鱼的时候被洪水卷进渔网了,命都差点没了。我当时初中刚毕业,没事去江边溜达看到的,后来听大人说是上游的养鱼池因为洪水的原因鱼池里的鱼都跑出来了,鱼苗、大鱼一个不剩。还有一个原因是就是水库泄洪,水库里的一些大鱼、小鱼也从泄洪道里跑出来了。

我听家在农村的一个姨夫说的,当时他们村子之间连接的土路也都被水淹了。路上也都是几斤重的鲤鱼、鲶鱼什么的。用手抓抓不住,就拿着斧头把砸,砸晕了在收回家。也是上游的养鱼池和水库泄洪跑出来的鱼。

所以,发洪水时鱼多是伴随着很多的水产养殖户的赔钱和破产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每到夏天的时候,在我们广东这里就特别多的台风了,台风的名字还叫得非常好听,但是却对我们老百姓无情的伤害,台风来临肯定下大雨了,发生洪涝事件特别多,经常水浸街,我们农民种植的庄稼也被淹没了,希望今年没有那么多台风吧,减少对我们的伤害。


话说每次发洪水的时候,农村的鱼就特别多,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确实是真的,去年有一次台风后,连续下了几天大雨,发洪水了,我们村里一下子多了很多鱼,我们全村人都出动去捞鱼。我记得当时我捞到一条大鲢鱼,足足六斤重。每到发洪水就特别多鱼,我认为有这几点原因。

一、是农民养殖鱼塘里的鱼,发洪水的时候,大水冲到池塘里导致水满,而鱼也跟着水流走。在有些农村是有很多农民养鱼的,我姑爷家乡就是了,他们村里很多人养鱼的,听姑爷说曾经因为发洪水池塘满水试过几次冲跑很多鱼了。有家村民是养殖乌龟的,他的龟一下全冲走了,那一次我记得有很多外地人来去捡乌龟,让他损失特别大,一下亏了几十万。



二、水库为了抗洪而开闸放水,而那么鱼就跟着水流出来了,在我这里有个水库,每次发洪水时,为了防止水库决堤,会开闸放水的,水库流出来的鱼特别多,其中最多的是大头鱼了。


三、发洪水时威力特别的猛,水流特别大,把所有小河小溪里的鱼一下子冲跑了,所以说为什么发洪水时会突然出现那么多鱼了。

既然来了,顺便给我点个赞呗,谢谢。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为了提供更多三农知识。

三农天地


我家乡每次发洪水,我们眼巴巴的看着洪水将房屋淹没,却也无可奈何,而最大的乐趣就是制作粗糙的网子,下水捞鱼,一捞一个准,大的小的都有。

所以发洪水农村鱼特别多,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扎扎实实的经历了两次大的发洪水,以及多次小的发洪水。其中大的两次洪水,直接将全村的房屋都淹了,原本是干凅的漳河,在这个时候却又难以承受巨大的洪流,好在村子里连接别村的地方有大坝阻挡,每次发洪水,我们就会转移到隔壁村躲洪灾,等洪水退去再回到村子收拾房屋,继续居住。

那两次大的洪水发生在96年和98年,那时候的洪水说是上游三个大水库因为雨水太大,水库难以承受蓄水,所以为了防止更大的洪灾出现,不得不开闸放水,而因为上游雨势过大,仅开小闸门(能防止鱼随水出去)根本不足以达到泄洪的效果,所以每次大洪水都是直接开大闸门,水库里的水连同鱼虾龟等一起随洪水流到村子里。

这些鱼虾随洪水流经村子时,遇到坑洼地方很多就滞留下来,每次发洪水,洪水淡去,在村子里随便拿个工具都能捞出来大量的鱼虾。98年那次发洪水,水势太大,在洪水的激流中竟然还出现了两只超级大的大乌龟,有老人说这大乌龟至少活了上千年,否则不可能这么大,当时还有武警专门开着车在大坝上保护乌龟,防止村民抓捕大乌龟。

所以我经历的两次大洪水,农村的鱼特别多,都是因为上游的水库泄洪缓解压力,而水势太猛,连同水库中的大小鱼虾一并流了出去,很多鱼虾流经村子就会搁浅下来,成为村民口中的一道美食。

那时候我和哥哥还一人拿了一个大桶一个脸盆,直接在水中用盆捞鱼,不一会就能捞满一桶。可以说是小时候非常愉快的一段记忆了。而且当时发洪水很有规律性,都是在一年的7月份,这个时候正处在夏季的雨季时期,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总在夏季7月份发洪水了。

而对于这些发洪水捞鱼的记忆,我父亲那辈甚至还总结出了一些人生道理,比如捞鱼要用漏斗勺,大鱼留下小鱼漏出,反映到人生上,就是告诫我们不要总眼看着一些小利,要放眼大利,漏掉小鱼留下的都是大鱼。


李阿冰


我们这里夏天发洪水的时候比较少,只记得小时候曾经发过一次洪水,当时也就十来岁的样子,那个夏天雨水特别的大,当时还在我家旧房子住,旧房子一下大雨屋里就会漏雨,要不停的用盆子和水桶来接水,下了好几天的雨没有要停的样子,村子里广播水库要泄洪,让大家赶紧去高的地方待着,我家的地势虽然不低,但是房子年久失修,家人害怕房子在泄洪时倒塌便带着贵重的东西去邻居家躲洪水,那个晚上在邻居家的椅子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夜,第二天洪水散去才回家。大人回家后忙着收拾,孩子们则带着小桶去村子里找鱼,很显然小孩子们并没有受到洪水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每次发洪水时农村的鱼特别多呢?

这些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鱼塘中被洪水冲出来的鱼,那次洪水后大家都收获了很多鱼,虽然大家在四处找鱼时都很快乐,但是有些人却高兴不起来。我们村子里养鱼的只有几家,听爷爷说,洪水过后这些养鱼的渔农在去检查鱼塘时发现,几乎有一多半的鱼都不见了,原来是泄洪时的洪水将鱼塘填满,这些鱼正好借着洪水都跑了出来。

其次就是水库泄洪时出来的鱼,水库在泄洪时会将大的闸门口打开,大闸门口一开,就会有很多鱼跟着水一同出来。最后就是村子里的小河中的鱼会被洪水冲出小河。

记得那次发洪水跟着哥哥去捡鱼时问哥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鱼,哥哥当时骗我说是下雨时从天上下到地上的,当时我还深信不疑,觉得只要下雨就会有鱼,直到回家后和妈妈说这些捡来的鱼是从天上掉下来时才知道被哥哥骗了。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觉得洪水过后的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前两天我们这下大雨,隔壁一个阿姨从镇上打麻将回来,裤管卷得老高,赤手空拳抓着一条大鲤鱼。一问才知道,原来河水漫上了街道,她手里那条大鲤鱼是在水退后大街上抓到的!

点击右上角按钮关注我,了解更多三农世界的农技农趣。

每次发洪水,农村里的小溪小河里就能发现很多鱼,它们是哪里来的呢?首先排除是天上掉下来的,嘻嘻!

农田里逃出来的。在我们老家,很多农田里都养了鱼,就是“鱼稻混养”的模式。遇上洪水,稻田里的水上涨,鱼儿从稻田里就跑出来了。有的稻田缺口承受不了洪水的冲击,直接就垮了,鱼儿就全部随着洪水逃出来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稻田里一般一条鱼都剩不下,有种“涸泽而渔”的既视感。

农夫鱼塘里跑出来的。遇上洪水,损失最严重的肯定是养鱼户。我记得有一年村里发大水,鱼塘主先是把排水口都挖开了,可是因为水势太大,鱼塘里的水还是渐渐漫上田埂,最后田埂承受不了,拦腰被冲断,鱼塘里的鱼一条不剩全部被大水冲走了。养鱼的老农夫呆呆地站在那里,无能为力,最后还是被他儿子拉回去了。

水库泄洪被冲出来的。我们村上游有一个水库,以前是用来发电的,后来废弃后就被村里两户人家合伙承包去养鱼了。那年发大水,眼看着水库的堤坝快撑不住了,为了下游村民的财产安全,村长要求承包户开闸放水。那个水库和下游落差比较大,像瀑布一样,流水口往下都是怪石嶙峋。开闸放水后,很多鱼被一起冲出来,很多鱼碰撞在石头上,都被摔死了,大水过后,下游田地周遭有很多大鱼捡。


以上是一点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于“洪水后,农村就会出现很多鱼”这种情况,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吐槽、批评指正和补充。


——END——


农笔记


每次发了洪水,农村不仅鱼儿多,连泥鳅和黄鳝也多得暴。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农村更多趣闻趣事。

那这些鱼类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不是从天上顺着暴雨掉下来的,天上下过鹅蛋大的冰雹,就是没从未下过鱼(电影除外)。洪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这时的降水量增加,鱼儿就有了溜走的机会。从鱼儿的来源来看,刺楸认为鱼儿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稻田的野生鱼类

稻田蓄水有一定的高度,水蓄得太深太浅都不利于水稻的生长,所以农民会在稻田的田坎上留有低于田坎高度的缺口。如果稻田里喂有鱼,农民会在缺口处拦设置上竹篱笆,以便拦截从缺口处溜出来的鱼儿。当然,也有心大的农民没有设置竹篱笆,即便没有鱼,那么黄鳝和泥鳅总该有吧?


另外,在发大水的时候,如果稻田里的水位太高,不稳固的田坎也容易垮塌。只要田坎易垮塌,设置的竹篱笆就没了作用,鱼儿留就会从田坎的缺口处或者垮塌处溜出来。

二、上游鱼塘或水库泄水

好些农村都修建有用于蓄水的水库或者鱼塘,以便于村民们灌溉。而水库和鱼塘里一般也承包给了别人经营。承包到水库和鱼塘后,养鱼就是最基本的经营变现模式。

水库和鱼塘都有泄洪口,以便在水位上升时及时泄洪。泄洪时,不管拦截措施有多么到位,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漏网之鱼。跑出来的鱼儿进入堰沟,最终进入下游河沟里。



三、鱼儿最后留置在回水沱或沱凼里

刺楸的稻田边就有一条河沟,从崖口上到沟底下短短的距离内有多个小瀑布,每个小瀑布底下就是一个沱凼。每次发大暴雨过后,带着撮箕和背篼放到河沟里的小瀑布外沿搬几块石头压着,隔断时间就去捡鱼,刺楸曾捡到过三四两的泥鳅。

大水过后几天,河沟里的水慢慢退去,而回水沱和沱凼里则还有较多的水,这时刺楸就直接下水捉鱼。



以上就是刺楸对发大水鱼儿从何处来的解释,如果觉得回答的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为什么每到发洪水的时候,农村的鱼就特别多?它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新农民大雨为你答疑解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这边年年发大水,每年夏天的时候整个农田里都是水连水、沟连沟,就连平日里走路的主干道上都是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这边的雨水也是越来越少,很难会有发大水的时候了。

在发大水的时候,村里人都会拿着渔网去捕鱼,在这个时候农田里都是鱼,而那些平日里都是小虾米的沟渠里也都是大鱼。因此大家都会冒着大雨的天气去捕鱼,也有一些人则是架起了渔网,这样鱼儿在游动的时候就会钻到网里,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捉到很多鱼。

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鱼儿在阴雨闷热的天气就会冒出水面,此时钓鱼就会变得十分的容易,比起平日里可以钓上来更多的鱼儿。而在有洪水到来的时候,鱼儿也会顺着水流不断的游动。它们之所以游动,一方面是因为水势太大,在原地很难停留,只能顺着水走。另一方面,很多鱼都会兴奋,它们在此时就会四处的游动寻找新的食物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鱼钻,以至于连水田里都能看到鱼儿。

这些鱼多半都是从上游跟着下来的,特别是在夏天泄洪的时候,那些水库里的水都会泄掉,这样一来鱼儿自然也就会顺着水流游动。当然还有一些鱼则是通过那些江河湖水中飘过来的,一旦水位超高,鱼儿在没有阻拦的情况下都会跟着乱跑。

不过我们村的鱼都是从别人家里承包的鱼塘中游过来的,那些承包户年年要亏损,就算是用渔网拦着也不行,毕竟水位太高。当然如今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毕竟降雨不多了。


新农民大雨


一般人们居住都喜欢将房子建在有河流经过的地方,虽然平时住在河边上确实很舒服,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那就是如果一旦到了每年的雨季,就有可能爆发洪水,而洪水一旦爆发,那么住在河边的农民家就很有可能被洪水淹没。以前在我们农村当地,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因为爆发洪水而导致死亡的情况。不过现在可能比较少,因为现在在很多河流边上都有建堤坝,再加上现在的房子都建得比较结实,洪水造成伤亡的现象非常少见。

以前在农村,一般房子都是两层的,一旦爆发洪水的话,基本上就要跑到楼上去,1楼基本上就要被洪水给淹没了。而洪水一般都会维持2~3天才有可能退去,如果持续下雨的话,时间可能就会更长,那么在爆发洪水的这段期间,人只能呆在楼上,哪里都去不了。

不过以前在农村,一旦发生洪水之后,都会出现非常多的鱼,有时候在水里走的时候,经常可以感觉到鱼从自己的脚下经过,有时候甚至直接可以用踩到鱼。最有趣的是,在发洪水的那段时间站在2楼钓鱼,都可以获得很大的丰收。那么发洪水期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鱼呢?

这个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洪水一旦爆发在周边的所有的鱼塘以及江河湖里面的鱼都会到处乱跑。尤其是周边渔民养殖的鱼,基本上都会跑光,对于渔民来说真的是非常大的损失。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在农村爆发洪水之后,会出现很多比较大的鱼的原因,这些大鱼基本上都是从鱼塘里面跑出来的。有时候在洪水里面放一张网,都可以有很好的收获。

第2个原因是因为,一般爆发洪水的时候河道中间的水流都会非常湍急,而鱼一般喜欢在暖和的地方呆着。那么爆发洪水的时候有居民房子的地方一般,流水比较缓和,因而吸引了很多鱼集中到那里去,因此我们在发洪水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鱼在自己家的房屋前面游来游去,有时候甚至直接一张网下去就可以报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在洪水当中钓鱼的经历,或者在爆发洪水的时候,用网在洪水中捕鱼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三番种植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农村长大,现在家里承包鱼塘搞养殖的我来说,有两段回忆和感触,一段是美好的记忆,一段是悔不当初的。通过我的切身体会,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农村娃,小时候都有过捞鱼的经历。那时候,只要夏天下雷雨,对农村娃来说,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经历。因为,下完雨之后就可以出去捞鱼,有时候还下着雨就等不及出门了。只要出门,基本上都不会空着手回来。那么,为什么一下雨就有鱼呢?一是上游水库水位过高,开闸放水,大批量的鱼顺着水流下来,所以一般下雨发生洪涝,只要被漫过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鱼,有时候捡道路上,农户人家都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下雨之后,鱼的戏水习性,自己逆流而上,由水库、鱼塘、池塘等地方戏水到浅滩和农田,这个就是我们小时候逮鱼的地方。童年经历,无比美好。


作为承包户,养鱼也有心酸史。前几年,父亲告知想要承包村里的鱼塘,虽然起初大家都不太支持,因为以前都是拖土的,没有养鱼的经验,但是执拗不过父亲的坚持。起初,都有摸索的过程,村里的两口池塘30亩左右,在前年夏天下雨之后,站在门口总能看到有人扛着逮到鱼回来。起初没有发觉异常,后来逮鱼的越来越多,每人回来都扛着一麻袋。父亲好奇看了他们的鱼才发觉和自家鱼塘的鱼差不多,才觉得出了问题。

一检查,果然是下大雨,将自家鱼塘冲刷出一个缺口,导致大量的鱼都跑了,后来我们全家齐上阵,下田逮鱼,稻田中用全是鱼来形容一点也夸张。初步估计,损失在20万左右。这也就不难形容,为什么一洪涝,农村鱼那么多了,大多都是水淹了鱼塘,导致大量鱼“出逃”形成的。由于缺乏经验,让这场捕鱼活动成为悲惨的经历。

以上就是指尖三农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虽然有美好,有惨痛,但是出现大量鱼基本上都是鱼塘、水库跑来的鱼,在我们美好的背后,也有人痛苦的回忆。欢迎发表你的捕鱼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