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

打開家庭常備藥箱,我們總能看到布洛芬的身影。無論是作為緩解女性“大姨媽”痛,以及各種牙痛、神經痛的萬能藥,還是作為兒童發熱、退燒必備藥,布洛芬自問世以來,可謂是名聲大噪,因其抗炎、解痛、退熱的作用,遠比阿斯匹林、保泰松和撲熱息痛強,銷售量更是比同類解熱鎮痛藥高出一倍多。

然而,就在最近,這一明星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布洛芬用藥不慎可能致死”、“布洛芬用藥不慎或致死亡”、“布洛芬因致永遠傷害緊急召回?”等駭人聽聞的標題引發熱議。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圖:originoo

那麼,明星藥布洛芬還能用嗎?家中的常備藥還有哪些需要警惕?

答案:娓娓道來。

01 爭議:安全隱患引發關注

最開始,這一事件發生後,人們以為這是醫藥界的一場地震。

4月23日,有媒體公開發布的一條標題為:“慎用!法國藥物管理部門:布洛芬用藥不慎可能致死”的微博。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相關新聞。|微博 @新浪新聞 截圖。

這條微博指出,根據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ANSM)委託圖爾和馬賽藥物警戒中心進行一項最新調查,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等情況下,經常服用暢銷的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但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併發症,嚴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

隨後,法國國家藥品和健康產品安全局鎮痛藥物主管Philippe Vella介紹說,2000年至2018年,法國共發生337例藥物導致的感染併發症,其中酮洛芬致死46例,布洛芬致死32例。

調查報告的結果一經公佈,公眾陷入了恐慌,這條微博也開始不斷髮酵,消息很快傳開。許多細心的人在這一微博背後甚至發現,這並非布洛芬第一次“出事”。關於布洛芬的不良反應事件已是屢見不鮮。

距離最近的要數2019年1月29日,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佈了召回布洛芬的公告稱,由於布洛芬濃度較高,美國某製藥公司自願在全國零售渠道擴大召回布洛芬口服混懸液。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布洛芬在全美被緊急召回。|網絡圖片

正常情況下,每瓶1.25ml的布洛芬含量為50毫克,但FDA在常規檢查中發現,在全美銷售的部分佈洛芬藥物濃度比指定水平高出10%。如果有嬰兒接受了布洛芬效力較高的藥物治療,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和胃出血等不良反應,並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腎損傷。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美國FDA網站上的召回通知。|圖:www.fda.gov

“看到這一消息時,我恰好剛剛吞下一粒藥。”作為一名痛經的深度受害者,也是布洛芬的受益者,曉燕很關注這一事件,由於從15歲開始,每個月都要依靠布洛芬“活命”,在看到這一消息的瞬間,她陷入了恐慌。如果真如微博所言,已經服用布洛芬長達14年的自己,身體狀況實在堪憂。

當然,之所以會選擇服用布洛芬,也是情非得已。曉燕記得,在初三的某個炎熱暑假,自己在一次補習課上,突然感覺到劇痛,疼到身上大量的冷汗將衣服浸溼,眼前更是疼到出現幻覺,面前的黑板彷彿成了黑點,漸漸地,一切又都無法看見,緊接著,頭狠狠地扎倒在桌面上……等到恢復意識時,已經身在醫院。

這僅僅是開始。從那以後,每一次,痛經的到來都會將曉燕折磨得很是痛苦,感覺死過一次又一次,而為了能躲避每月一次的苦難,她開始嘗試各種方式:熱水、紅糖水、暖寶寶、熱水袋等,但效果皆不理想。就在走投無路之際,有人拋出橄欖枝——布洛芬。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人體合成前列腺素時,會藉助到一種關鍵的酶,叫做環氧酶。布洛芬能抑制這種酶的活性,進而抑制前列腺素產生,從而達到鎮痛的效果。|圖:originoo

“實際上,剛開始吃第一顆藥時,我也有所擔憂,家人更是以影響未來生育為由勸我:痛經,忍一忍總會過去。”可是,哪有這麼容易,曉燕發現,只要碰上經期,都會痛到無法呼吸,痛到失去意識,而布洛芬只要用上一顆就會如靈丹一般,所有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是藥三分毒,在痛到死去與身體損傷之間,曉燕毫不顧忌地選擇了“慢性自殺”。如今,她的包裡總會備上一盒布洛芬,每一次經期都會吃上一兩顆。

在我國,服用布洛芬的人不止曉燕一個。據相關數顯示,布洛芬是目前全球最為暢銷的抗消炎止痛藥之一,年產量在15000公噸,大約是阿司匹林產量的三分之一。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布洛芬的發現者斯圖爾特·亞當斯。|網絡圖片

不得不說,需求帶動市場,在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如若真的牽扯到用藥危險,後果將不堪設想。

02 背後:用藥安全亟需保障

當安全事件不斷,諸多擔憂擺在面前:布洛芬真的會造成永久性傷害?真的會致殘、致死?今後,布洛芬是否會被“封殺”?

可是,在一片喧囂中,布洛芬的銷量並沒有就此下滑,全國各大藥房也並沒有對該藥進行封殺,相反,布洛芬依舊成為醫生處方中的“常客”。某醫藥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告訴39深呼吸,最近一個月,消費者在其平臺自行購買布洛芬共約12000盒。

“這藥不是不能用了嗎,怎麼還能進藥房?藥師為何還會繼續給我推薦這一藥物?”4月28日,大華因牙痛自行去醫院購藥,而在拿到藥的時候,大華也發出了同樣的質疑:這藥不是不能用了,藥房怎麼還敢進?到底能不能吃?

針對這一問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藥師徐曉紅進行了解釋。她認為,此次事件並不會影響布洛芬在國內的銷售情況。一方面,公眾都被布洛芬可能致死所吸引,但沒有注意到文中提到的“經常”二字。布洛芬用作退熱時,建議一日不超過4次,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只有在經常使用的情況下才會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布洛芬緩釋膠囊說明書。|網絡圖片

另一方面,布洛芬召回並不是因為發現藥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應,而是因為該批次產品本身濃度超標。“正所謂是藥三分毒,就算是酒喝多了,還可能引起酒精中毒,更何況是藥品。藥品超量使用,使嚴重藥品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增加,這並非藥品不良反應(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徐曉紅藥師說道。

不過,關於布洛芬所引發的不良反應事件,在早年,國內媒體也曾有報道。2013年,青島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2012年青島市接到涉及布洛芬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有100多例。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疼、耳鳴、輕度腸胃不適等。

對此,原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劑師、問藥師網創始人冀連梅也透露,布洛芬服用過量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會引起胃腸道損傷、噁心、嘔吐、胃出血、哮喘、心律不齊、冠脈綜合徵等症狀。因而,患有哮喘、腎臟類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或嚴禁大劑量使用布洛芬。

就布洛芬的副作用,曉燕很有感觸。依靠布洛芬,她平安度過了初中、高中、大學,進入了社會,如今,她已經習慣了每次一見血就服用一兩顆布洛芬。相應地,曉燕的腸胃也變得越來越差。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圖:originoo

“每次我都會在吃完飯後再吃布洛芬,並且吃完之後會休息一段時間。如果空腹吃藥或者是直接躺下都會感到胃部難受。”不僅如此,曉燕發現,過去,一顆布洛芬的效果可以維持一整天,但現在,已經變成好幾個小時才能見效,並且藥效只能持續3個小時左右。

在痛經的問題上,曉燕害怕,布洛芬就快無力招架了。

然而,當曉燕抱怨的同時,冀連梅藥師則表達了明確的態度:絕對不建議繼發性痛經女性使用布洛芬!

冀連梅藥師指出,痛經分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對於繼發性痛經,應該優先治療導致這個痛經的疾病。只有原發性痛經,即天生的痛經可以使用布洛芬這一類止疼藥。而在使用的時候通常也需要注意,應在經期還未到來的前兩三天服用,作為提前的預防。

不難看出,目前,曉燕也好,其他女性也罷,在服用布洛芬時的方式大多是錯誤的,而這也很有可能成為不良反應的罪魁禍首。

事實上,除了布洛芬,許多其他家庭常備藥,如果錯誤使用也會存在一定副作用。例如,對乙酰氨基酚服用過量時容易出現肝損傷;撲爾敏可能引起嗜睡;偽麻黃鹼可能升高血壓。

03 現實:杜絕用藥亂象

不難發現,由於使用不當,近年來,家庭常備“萬能藥”出現窘況的事件已經不止這一件。

2018年11月,國家藥監局就發佈《關於修訂蒲地藍消炎片(膠囊)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的公告(2018年第82號)》,對常庭備藥物蒲地藍藥品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將之前“尚不明確”的不良反應改成噁心、嘔吐等。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關於修訂蒲地藍消炎片(膠囊)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的公告(2018年第82號)》。|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更轟動一時的事件發生在2014年,當時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宣佈,進行了一年的審查後認為,多潘立酮片,也就是“消化不良,請嗎丁啉幫忙”的明星藥嗎丁啉,會導致心臟不良反應,包括OT間期延長和心律失常。他們建議,限用此類藥物和更改藥物說明書,只有患者出現噁心和嘔吐時,才使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療,不建議用它來緩解腹脹、胃灼熱(燒心)等症狀。

對於上述兩則案例,業內人士分析稱,之所以會更改說明書,不僅是對於藥品本身反應細化,更是對於患者行為規範的進一步嚴謹化。不然,再安全的藥,如果使用方法不對,同樣是會有風險。

那麼,未來,布洛芬到底還能吃嗎?家中的常備藥又該如何選擇?

冀連梅藥師直言:隨著相關警示信息的公佈,這些可能的不良反應都會修訂到布洛芬的藥品說明書上,但總體而言,布洛芬還是臨床使用安全性比較高的一款藥品,不可因噎廢食。特別是對兒童而言,作為常用藥,甚至是多國推薦的兒童退燒藥,布洛芬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要知道,眼下,兒童藥濫用、專用藥缺乏的問題可見一斑。不少業內人士就曾多次表示,由於兒童缺乏專用藥,許多孩子在生病去醫院就診配藥,但藥房沒有合適的兒童用藥規格,往往只能得到成年人藥物,於是只能“吃藥靠掰、用藥靠猜”,在成年人用藥規格的基礎上,“自行處理”。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國內市場90%以上的藥品無適用於兒童的劑型。|圖:originoo

“如果實在需要用藥,也該做到合理用藥。布洛芬分成人跟兒童兩種,成人不可出於方便將藥自行掰開。”冀連梅藥師補充道,一方面,片劑是掰不準的,所以儘量不要掰。另一方面,孩子在吞片劑時容易誤入氣管造成窒息,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選擇溶液劑型的布洛芬。

當然,針對孩子而言,布洛芬也並非唯一的選擇。徐曉紅藥師介紹,一般情況下,38.5℃以下不需要藥物退熱,可給予物理降溫,如冷敷或溫水浴,並注意休息、居室通風及多飲水。

此外,兒童退燒藥首選一定是對乙酰氨基酚,只有當不能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對乙酰氨基酚治療無效時,才應該選擇布洛芬。

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推薦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兒童退熱藥,就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兒童發熱首選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注意不要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退熱。6個月以上的兒童才可以用布洛芬,且布洛芬對39℃以上的高熱退熱效果優於對乙酰氨基酚。

<center>布洛芬也不安全了?用藥安全的底線究竟該如何把握/<center>

“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我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不但沒超過用藥頻次,而且降溫還降得更快。這一方法非常不可取。”徐曉紅藥師強調,孩子發燒時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及時到醫院就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緩解和治療方法,避免耽誤了病情。

此外,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在家庭小藥箱中,都該配備退燒藥、腹瀉藥、抗過敏藥、外傷藥,對於有哮喘、過敏性鼻炎或者溼疹的家庭,也多備一些相關藥。而上述提到的藥物必須是正規醫院的醫生根據患者個人的情況開具的處方。

除了已知的藥品風險外,最大的用藥風險叫“你自己想當然”。在此,39深呼吸提醒大家,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必須合理、安全用藥,只有這樣才能遠離健康隱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均為化名)

本文指導專家:

原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劑師、問藥師網創始人 冀連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