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對中國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陳行甲是一位網絡紅人。在他任職巴東縣縣委書記期間,將八十七名幹部和老闆送進監獄,打碎了很多巴東官員的美夢。鐵腕反腐的同時,他為宣傳巴東旅遊,直播三千米跳傘,親自演唱MV,轟動網絡,成了"網紅書記",當地老百姓都親切地叫他甲哥。

2016年,陳行甲巴東五年任職期滿,被提拔公示的風光時刻,他卻正式提出辭職。回顧他人生的上半場,陳行甲沒有不甘和後悔,他說舍和得事關智慧,時間最終會給出答案。波瀾壯闊的經歷背後,陳行甲的處世智慧是什麼?

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第三季在2019年4月4日升級上線,本期《捨得智慧講堂》對話原湖北省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對腐敗零容忍,將87名幹部和老闆送進監獄

時光倒回到八年前,2011年,陳行甲從中國百強縣湖北宜都市市長,被調至貧困縣巴東任縣委書記。在陳行甲到任的四個月前,利川反貪局長冉建新在雙規時猝死在巴東檢查院,引發群眾示威。而在此兩年前,巴東服務員鄧玉嬌因遭受官員騷擾自衛殺官,巴東一時轟動全國。

陳行甲的到來再次點燃了巴東的火藥桶,他的第一響就炸開了腐敗的大門。

陳行甲在任期間,將87名幹部和老闆送進監獄,包括大會上陳行甲左右側的縣長和副縣長。"我代表巴東五十萬人民,對那些在這個地方、這麼窮的地方,一次單筆幾十萬、幾十萬收錢的這些王八蛋們,我代表五十萬巴東人民,對他們表示憤怒。"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陳行甲2015年3月在縣紀委會議上的這段講話,還被用作了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的臺詞。

有人說縣委書記是中國權力最實的官。另一個縣委書記曾和陳行甲開玩笑說,哪怕你頭天晚上做了一個夢,第二天你都可以把它變成現實。

任職縣委書記五年的時間,陳行甲在這個平臺上,為老百姓痛痛快快地做了一些事情。面對當地曾經渾濁的政治生態,借黨中央強力反腐的東風,下重手扭轉風氣。

當《捨得智慧講堂》主持人胡玲問,"您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就斷了其他人的財路。"陳行甲肯定地說"那本來就不該是他的,所以那就該斷。"

"當縣委書記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但是陳行甲抵擋住了誘惑。自己行得正,就有資格去要求別人。"如果你不向我看齊的話,那我也就捨得下手。因為我沒收過任何人的東西,所以我心裡沒冷病,不怕喝稀飯。"

因為反腐的力度太大,大家擔心陳行甲的個人安危,公安局甚至在他的車上裝了簡易的排爆設備。這些聽起來像電視劇裡的橋段,卻真實地發生在陳行甲身上,但是他沒覺得這是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而是作為縣委書記應該做的。對腐敗零容忍,這是他一直踐行的態度。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從小不缺愛,母親的教育讓他乾淨自強

1971年,陳行甲出生在離巴東縣不遠的興山縣,一個同樣貧困落後的山村,他從這裡考上湖北大學、清華大學,再到美國留學,成為了大山裡的一個傳奇。

陳行甲回憶說,"我這一生的時間,我其實都沒有富過,但是我一直不缺一個東西,從小到大我就一直不缺一個東西,就是愛。

童年時期,母親和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甲兒好棒啊,甲兒好行啊"。只讀過兩年書的母親,卻永遠鼓勵著他。母親的愛和教育讓從小家境貧寒的陳行甲感受到富有。

小時候的陳行甲有點淘氣,從外面玩回來弄了一身灰,剛到門口就被母親叫住,"你就站在那裡不許進來,我有沒有跟你說過要愛乾淨!"小陳行甲看了一眼滿是補丁的衣服說"反正是補丁衣服,能有什麼關係呢?"母親非常生氣,"甲兒,你聽好了,哪怕是補丁衣服,我們也要穿得乾乾淨淨。"

到任巴東後,陳行甲也將媽媽教給他的乾淨作為了巴東的精神口號。

母親留給他的精神財富,除了乾淨二字,還有對弱者的體恤和幫助。從小,陳行甲眼見母親對鄰里鄉親不遺餘力地幫助,耳濡目染。陳行甲曾說:"如果說我媽媽像一根火柴,發出的微光照亮過那個山村;後來的我像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過那個貧困縣。"

陳行甲到巴東上任後,一直將母親的照片擺在辦公室。當著母親的面,他不曾收過一分錢。他堅信,只要他像母親那樣乾淨、善良地活著,母親就還在。向母親的善良品質不斷靠近,成了支撐陳行甲一直潔身自好的精神內核。

面對爭議,坦然接受老百姓的"情感賄賂"

陳行甲為宣傳巴東縣旅遊業親自演唱MV,直播三千米高空跳傘,一躍成為網紅書記。這些超乎傳統官場的言行,讓他深得民心,五千多個微信好友中大部分是巴東民眾。但同時也為他招來爭議,2017年7月,湖北恩施州收到一份舉報材料,列舉陳行甲"七宗罪",其中就包含自我炒作和收受朋友圈情感賄賂。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談起這些爭議,陳行甲一笑置之,"當網紅總比網黑好啊!"那麼多官員出名都是因為壞事,他因為好事出名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嗎?

而提起 "情感賄賂",陳行甲表示,即便他已經離開巴東的土地,這份情感賄賂卻一直沒有停止過。老百姓通過寫信、發郵件、發微信、短信的方式,一直在向他傳遞著情感的"賄賂"。他說能夠接受老百姓的情感賄賂挺好的,這個賄賂他接了。

一位素不相識的人,還曾為陳行甲寫下這首詩:

再見,甲哥!

當你說 再見我的巴東的時候,

我知道你是真的流著熱淚說的。

一個正值前途無量的人,

一腳踏進了巴東的叢林,

以一種孤膽英雄的悲愴情懷,

奮力搏擊、左衝右突。

終於,把正能量的旗幟、

乾淨自強的旗幟插上了唯美的巫峽雲巔。

再見,甲哥!

你走了,不知你有沒有安排送別的情節,

如果有,巴東人民已是奔走相告。

我要加入遠送故人的大軍,

給你日月永恆的注目,

送給你山谷迴響的祝福。

再見,甲哥!

我們是你背後永遠的眼。

陳行甲在《捨得智慧講堂》的節目裡深情款款地讀這首詩的那刻,他說人生好值啊。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舍和得事關智慧,前半生不後悔

2017年5月,辭官半年多的陳行甲發文《你好,我的下半場》,開啟自己的公益旅程。卸下公文包的他,回到母校清華,彷彿重回少年時代。他說清華給他一種家的感覺,有時候還會抽時間回學校看看老師、蹭蹭課。在清華園聞一多的雕像前面刻著一句話:"詩人最大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陳行甲也是一位詩人,站在清華校園清風徐徐的操場上,他輕聲哼唱起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林中有兩條小路都望不到頭,我來到岔路口佇立了好久,一個人沒法同時踏上兩條征途,我選擇了這一條,卻說不出理由。"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陳行甲:收錢是很容易的,不收錢才不容易

陳行甲說,舍和得事關智慧,在前途無量的風光時刻選擇"裸辭",他沒有不甘、也沒有後悔,因為時間最終會給你一個交代。波瀾壯闊的經歷,讓他可以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來告別人生的上半場,然後重新開啟。

很多人說陳行甲是堂吉訶德,他總是選擇更狹隘的那條小路,跋涉無人敢行的泥濘,但他自己卻說,一個理想主義者永遠不會孤獨。"我選擇的這一條,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捨得智慧講堂》是由捨得酒業打造的自主IP,一個分享捨得智慧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