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該不該招安?

談文論史


應該招安!說不招安的基本上沒有看懂水滸傳,沉浸在小說世界當中無法自拔!

首先要問第一個問題,造反有幾條路可以走?

1.推翻大宋王朝取而代之

2.維持現狀,佔山為王,自立一國

3.被大宋朝廷剿滅

三條當中,真正能走得通的就是招安!

原因之一,梁山大戰十節度。

這十個節度使,多是曾落草又受招安的武將。

曾在高俅麾下參與征討梁山,分別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有十個榜樣帶頭,並且招安後都是高官厚祿,可以效仿之。

原因之二,無法長期和大宋朝廷對抗下去

歷史上的方臘之亂,可是比小說中的水泊梁山要厲害的多,當時宋徽宗這種昏君,因為自己的愛好,玩起了花石綱,導致江南一帶,哀鴻遍野,家破人亡,百姓們怨聲載道,方臘振臂一呼,從者200萬,但凡被抓住的宋朝官員一律挖肺掏心,也有割其肉,斷其體,取其肺腸,或者熬成膏油,亂箭穿身,用各種辦法折磨他們,討還血債,以解心頭恨。

1121年二月,宋軍包圍杭州,宋徽宗下詔“招撫方臘”,被方臘拒絕。

三月,方臘率起叛軍再次進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稟打敗。杭州失守,形勢急轉直下,叛軍從節節勝利變成節節敗退。

最後退守幫源洞,此時起叛軍尚有二十萬人,但戰鬥力大大下降,與官兵力戰而敗。

看看這個數字20萬?請問梁山有多少人?

有可能長期以往對抗下去嗎?雖然宋朝自古以來就是積貧積弱,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全力對付梁山還是綽綽有餘的。

有人可能會說了,宋朝當時北有遼金,西有西夏,南有大理,梁山怎麼就不能長期以往的耗下去?

不能,性質、實力、位置,都不足以長期耗下去,否則最終一定是走方臘的老路。

最後一句話總結:梁山這樣拖下去,有把握打敗像岳飛、韓世忠、吳玠、宗澤、劉琦,這樣的名將嗎?我看難說了吧!

見好就收,給兄弟們留一條活路才是最重要的,好過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呵呵!


小白喵喵噠


每次在書中還有電視劇中看到好漢們嘯聚山林,行俠仗義,開懷暢飲,好不快哉!然而,如此108好漢,最後卻因宋江帶領的招安死的死,殘的殘最後支離破碎。

那時候就會恨恨的想宋江啊宋江,你是個豬嗎?放著逍遙快樂的好日子不過,招個什麼鳥安,最後把大多數兄弟性命都斷送了?也因此,宋江在我心中的形象,義氣無雙,剛正不阿、英氣逼人的英雄變成叛徒,膽小鬼,投降派。每次讀完書,看完電視劇都想能穿越到宋朝去,只為做一件事,那就是抽宋江耳光,讓他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但是,我們無法穿越時代,更別說是小說中的時代,就當然的不能改寫結局。

宋江是確有苦衷,還是另有隱情,箇中緣由究竟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宋江如何踏上招安這條不歸路。

其實縱觀全書,從很多地方都能看出宋江是有步奏,有計劃的一步步走上招安之路。

早在晁蓋時期,宋江剛剛上梁山就有招安的舉動。具體如下。

早期萌芽:《水滸傳》57回。

呼延灼被捉後,宋江說服其歸順梁山的,說辭如下: “小可宋江怎敢揹負朝廷?蓋為官吏汙濫,威逼得緊…… 權借水泊裡隨時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 再呼延灼回應: “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隨鞭鐙。”以上對話有沒有很合拍,很登對,這是宋江招安思想第一次表現,也是後來梁山收服其他降將如索超、關勝、彭玘等人時的慣用伎倆,

晁蓋晁天王因傷去世後,宋江通精心準備,還有一系列政治鬥爭終於成為梁山首領。自然以後他就開始明目張膽的進行招安準備工作。

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苗頭)

宋江當首領後實施第一項改革,就是改名,“聚義廳”是短命鬼汪倫命名,並被晁蓋沿用,意思是聚天下義士共謀大業,按名字說,“廳”“堂”無區別,但關鍵在“忠”。忠國君才說忠啊,那忠君幹嗎?不言而喻。

第二,菊花大會《滿江紅》。(試探)

經過改名忠義堂,宋江招安的思想已經冒頭,但還比較含蓄,沒有明提招安,之後宋江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重陽節辦菊花會,以醉酒作為藉口填詞《滿江紅》:“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以試探眾人反應。’

隨即堅定的反對派出現啦,以武松,李逵,魯智深等為代表二龍山反對派們紛紛現形。就連林沖都不完全反對,這時候的宋江裹挾名義,以大多數人的需求作為道義要求,在一通思想打壓,和內部談判後,安撫反對者心裡。於是招安路上的內部障礙被掃清。

第三,元宵進京,夜會師師。(行動)

內部意見統一啦,那麼朝廷意思如何,不能熱臉貼冷屁股啊,於是宋江開始下一步行動,一次跌宕起伏、險象環生的外交斡旋。那就是夜會宋徽宗的小情人李師師,通過李師師將梁山招安的心思回饋給徽宗皇帝。

這次行動雖然因為李逵的破壞導致導致計劃出意外,但是也向朝廷傳遞了招安信號,最終促成了朝廷的招安。

那麼為何宋江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招安咧?這是小說,作者沒有告訴我們,只能自己分析。我個人認為原因不過如下幾條。

1-傳統思想作祟

受長久來忠君思想影響,宋江是生在封建社會,長在儒家文化,活在皇權體制,從始至終他的人生無不飽受忠君思想浸潤,原是鄆城縣押司還是公務員,在他的思想中帶有傳統知識分子最典型觀念——忠君愛國,也因此更渴望主流社會認可,難以接受“賊寇”的標籤,和與天子作對的心理壓力。宋江忠君報國的性格,成提出招安重要前提,可以說,從坐上梁山首領那一天,就註定招安是必然。

2-生存危機

梁山並不好過,當時梁山發展面臨兩大壓力。

第一:經濟壓力,數十萬大軍,還要每天花天酒地,需要充足穩定的經濟來源,單靠搶不可持續,也很難經營。

第二:軍事壓力,梁山軍事實力,小打小鬧游擊戰還有戰勝可能,但正面戰爭長遠視角看,於宋朝不再一個級別上。“梁山”對眾人而言,不過一時安身立命之所,但絕不是長久之計,也使得招安成為最佳選擇。

3-人心所向

與造反派別相比,招安派在梁山佔據了絕對主力,事實上,招安派也都是宋江忽悠上山的,也是他為了招安做點準備工作,比如盧俊義,林沖,柴進,關勝,呼延灼,秦明這些人原本就是軍官出生。對身處主流社會的人來說,上梁山只是暫時決定,並不是長久的之計。在這梁山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做著所謂“替天行道”的事,卻扣著草寇的帽子,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他們也想光明正大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因為以上原因,宋江主張招安變成必然。抬眼間,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最後死傷無數,也是他所料不及的。也許他也後悔過,但是宋江本人無法突破個人侷限和時代局勢,造成貫穿全書的“招安”,是為悲劇,更為宿命。


阿斗不傻


先說說梁山,性質上這是一夥草寇,佔山為王,在朝廷的眼裡這就是一顆釘子,除之而後快,書裡說的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仗義,豪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也是非常喜歡,至於招安,宋江是真的想招安,畢竟骨子裡還是想要為朝廷效力,不想留下個草寇的名聲,也是考慮到了眾兄弟的歸宿,或許站到宋的角度來講這是最好的結局,可惜了,草寇永遠是草寇,朝廷才不會管你,像李俊等為代表不想招安的兄弟,其實也是看透了朝廷,也不稀罕朝庭給的官職,八百里水泊,生性自由,受不得拘束,最後也就沒跟著宋了,據說後來還當了國王。

如果說宋不招安,結局會是怎麼樣,農民階級的侷限性那些話就不說了,聽得太多了,如果宋就是豎起了大旗,替天行道!幹到底,我個人估計吧,聲勢再大些,官府就該來殲滅你了,方臘,田虎就是個例子,我也希望好漢們喝酒吃肉,快意恩仇,一輩子逍遙自在,無奈,這是不可能的,奸臣當道,帝王昏庸,亂世出英雄,如果太平也就不會有這麼精彩的故事了,宋招安個人認為是沒錯的,站到宋的角度考慮,無論他是自私還是真為了兄弟們想,只可惜害了眾多的好漢!這也是個事實,有些好漢並不知道招安圖了什麼,但是宋公明哥哥要招安,我就二話不說跟著他,像李奎。結局是註定失敗的,無論你怎麼做,朝廷的力量來攻打你一個小小的梁山水泊還是不費力的,只是最後死的死,傷的傷,看的好不難受!

最後,還是時常會想起八百里梁山水泊,爺爺生在那天地間吶……



虹色破敵


毛主席晚年評《水滸》曾有這麼一句話:《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那麼,《水滸傳》中宋江該不該接受朝廷招安呢?我認為,宋江招安或割據一方都是錯誤的。依據當時的情形分析,招安和割據都沒有前途,正確的選擇應該是與方臘聯手,推翻大宋,建立新政權,並擁戴方臘為皇帝。如果是這樣,不僅梁山好漢都有好的結局,而且國家也會強大,不會發生後來的靖康之恥,徽欽二宗被金兵掠去的悲慘事件。因為方臘是一位有政治眼光的農民領袖,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並建立了根據地,深得民心,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比宋徽宗及宋江等人都強。但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宋江等人走上招安這條道路是由他的指導思想和人員成分所決定的。贊成割據的是晁蓋等人,贊成招安的是歸降的一班舊軍官。晁蓋死了之後,投降派佔了上風,所以宋江才選擇了招安道路。宋江投降後就去打方臘,必然出現兩敗俱傷的結果,而朝廷對宋江等人骨子裡的猜忌和防範之心,又必然使宋江等人落得不得善終的悲慘下場。



如龍得雲13333


宋江被招安是個不算完美的結局,但也在情理之中。

不完美的可惜

首先說是不完美是因為梁山佔山為王,廣聚天下義士共聚一堂實屬不易,也成為了一段佳話。這裡不說梁山可以揭竿起義匡扶大道,推翻昏庸腐朽的舊王朝,可獨居一偶安穩度日、行俠仗義也未嘗不可。這是晚歌的一點個人小情懷,古人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情理之中的結局

晚歌之所以說被招安是情理之中的原因有兩點:

一、宋江是個標準的拳拳赤子,他身上的義讓他廣交天下義士,更是為天下俠義之士所稱道,這奠定了宋江在梁山泊的地位。關鍵的一點是,宋江的仕途生涯和封建愚忠思想禁錮了宋江的腳步。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封建思想最為嚴重的時代,宋江又因觸犯王法從官位上被流放,他渴望能重歸仕途,這是宋江的主觀原因。

二、除了宋江的主管原因我們還得結合客觀的時代背景。正直北宋末年,宋王朝腐朽無道,梁山泊正是官逼民反造成的後果。朝內奸臣當道,招安只是一個幌子,希望看到的就是梁山和方臘兩敗俱傷,既清楚了禍患又維護了王朝的穩定統治,何樂而不為呢?


不正經人類研究所


若朝廷真的能夠履行開始的諾言,那招安也未嘗不可,在當時的情形,梁山泊也屬非法組織,而以宋江為首的108好漢多少都是有點罪名,也即“通緝犯”,雖然短時間內似乎風平浪靜,吃喝玩樂很自由一樣,但這是宋朝的一塊心病,而人是的能一輩子過著打打殺殺的逃亡式生活嗎?那他們的後代也倍受“賊寇”的汅點,永無“出頭”的日子真的那麼好過嗎?

其實不難想,一個殺人犯逃亡在外,突然間朝廷下文,揚言不予追究,只要帶罪立功,不但無罪,反而可以加官進祿,誰人不幹?

宋江同意招安的理念本無錯,但他忘卻朝廷諸多奸臣和封建皇朝的昏庸黑暗,地“招安”那但太簡單,說到底宋江的投靠朝廷是太天真幼稚的想法,不應該接受招安!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宋江不該招安,原因很簡單,梁山上大多數人都是對朝庭不怎麼滿意,他們或殺人放火,或六路販馬,或立山為王,或打家劫舍,或走江湖,或手藝謀生,或四處漂流,或是一方霸王,偷雞摸狗,背叛朝庭等等,朝庭不能不清楚,稱也們是烏夥之眾,一群草寇,這不明擺著朝庭對梁山的印象不但不好,而是極為不好,宋江招安,朝庭讓他與方臘打,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讓狗咬狗,互相殘殺,方臘完了,朝庭能留草寇嗎,不可能慢慢分解收拾,所以宋江也完了,而不是死在戰場上的英雄,是死在家裡的食毒枉死鬼!


泥人161


該!詔安!

我感覺《水滸傳》應該叫《一零八✘血腥慘案~黑惡勢力團伙聚會暴恐殺人火併覆滅記》應該更恰當!

水泊梁山地盤面積有限,資源有限,隨著“替天行道”的大旗越來越響,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漢”也就是所謂的“罪犯”會不停的湧入梁山泊。政治環境也都是相對穩定即使和方臘聯合也未必能徹底顛覆搞分裂的宋朝,所以詔安之路互相出賣兄弟的道路是對的,因為不外戰也內戰!再說本身目的就不純!


o剛剛o


按梁山少部分人來說,招安換官是個出路。但多數人出身農民,他們的益願是改朝換代,所以有人給宋江招安使壞,宋江是聚眾梁山有功,招安打方臘是罪人,他意歲戴烏紗,飛黃騰達,卻不知,歷史定為罪人。


落雨成霜3970


個人認為招安是對的,梁山好漢雖然有一定的實力,但怎麼說也是山大王。梁山好漢有能力自保,但想推翻宋朝,也不是容易的事。名份很重要,招安可以給好漢們正名。最後好漢們死傷很多,但都是為國揭軀,死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