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

醫學小偵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當我們感冒發燒時,醫生為什麼都會開血常規檢查跟C反應蛋白檢查呢?這有什麼作用呢?要想知道為什麼,我們必須先要知道什麼是C反應蛋白以及它的臨床意義。

簡單來說,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它非常敏感,在病理狀態下可升高1~1000倍,並且不受生理活動、化療、放療和激素治療的影響,C反應蛋白在正常人中的水平是非常低的。

C反應蛋白主要有以下幾個臨床意義:

  1. 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症、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後數小時迅速升高,並有成倍增長之勢。病變好轉時,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
  2. CRP與其他炎症因子如白細胞總數、紅細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細胞等具有密切相關性,CRP與白細胞存在正相關。
  3. CRP可用於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鑑別診斷,一旦發生炎症,CRP水平增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
  4. 惡性腫瘤患者CRP大都升高。
  5. 用於評估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 我們知道,發燒可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也可以由病毒感染引起。通過血常規跟CRP的組合檢查,我們可以鑑別細菌性或者病毒性感染,以及指導臨床用藥,是否使用抗生素。因此,臨床醫生可以避免對病毒感染病人濫用抗生素,減少病人因濫用抗生素帶來的危害。特別是兒童檢測超敏CRP,更可以迅速的為新生兒細菌感染診斷提供依據。

所以說,對於感冒發燒的病人,臨床醫生常常要求患者血常規跟C反應蛋白一起做檢查,以便明確診斷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還有就是用抗生素還是用抗病毒治療。


說醫話藥道健康


一發燒,醫生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提問者是基於自己經常在某位或者某家醫院看病的體驗,並不代表所有的醫生都會這麼做。

龍大夫的看病過程中,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除了發熱之外,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淚、輕微咳嗽等症狀。這種情況下,除非持續高熱不退,或者有其他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是這麼做的。

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疾病過程中,都有可能產生增多。產生C反應蛋白的作用是抗炎,實際上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C反應蛋白和血液中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都是人體的一道防線,“眾志成城”抵抗外來物的入侵。

C反應蛋白的高低有一定的輔助診斷意義,但並不能說明具體的病原體是什麼。從臨床經驗上來看,C反應蛋白越高,細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但還不足以斷定一定是細菌的。

通常在發熱無法確定原因的情況下,會做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檢查,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篩查手段。通過結果,醫生能夠判斷疾病的大致方向,這對於用藥治療能提供更多的參考。

如果是一個簡單的發燒,C反應蛋白可查可不查。如果是有一些複雜的情況,比如發熱超過一週以上,則不但要查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還需要做其他檢查,以確定發燒的病原體。

對於患者來說,有時候自己沒法判斷病情的輕重以及複雜程度,醫生這個時候要求患者做一些輔助檢查,可能會無所適從或者抗拒。因為,有些患者認為,做了檢查醫生好像也無法確定,這裡面就存在一個認識的不對等。

醫生看到C反應蛋白的結果之後,心裡應該會更有治療的依據,而患者可能認為你查了這個東西,好像也沒說啥。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醫生應說明檢查的目的,解除患者的一些顧慮,另一方面患者應該予以理解。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醫生動不動就檢查,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在現在這個醫患不太和諧的社會,希望醫生在做每項檢查之前,心裡要明白做檢查的目的是什麼,對患者有沒有好處。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現代醫學屬於循證醫學,就是說凡事要講證據,醫生的醫療行為要經得起考驗和查證,不能憑猜靠估,對於一些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發燒,在醫學上叫做發熱,指的是人體在各種致熱因素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能引起的主動性的體溫升高(被動性的體溫升高不屬於發熱,比如中暑),一般以超過正常體溫的0.5攝氏度為正,比如腋下體溫大於等於37.5攝氏度即為發熱。



引起發熱的原因非常多,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感染性發熱,一種為非感染性發熱。其中感染性發熱大約佔到90%以上。

那麼既然發熱分為這兩類,如何區分就需要有一定的指標,僅憑肉眼觀察或者進行體格檢查,並不能判斷。

因此,在臨床上,區分是否存在感染的,最簡單的檢查就是血液分析,俗稱血象,比如血象中白細胞計數升高大致可以判斷存在細菌感染可能性較大,白細胞計數降低則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較大。但是血液分析存在著很大的侷限性,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存在感染並沒有血像的變化,尤其見一些極重度的感染,由於白細胞出現附壁的現象,導致測量血液中的白細胞計數,並不是實際白細胞的總數。

而c反應蛋白恰恰就能夠解釋這個問題。C反應蛋白由肝臟產生的一種急性期蛋白物質,是一種比較敏感的炎症指標,並不會產生附壁的現象。炎症的水平呈正相關,嚴重程度也厲害,C反應蛋白數值越高。



所以,在實際臨床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感染很嚴重的病例血液分析基本上是正常的,但c反應蛋白數值非常高,這為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當然c反應蛋白也有它的侷限性,它特異性並不是很強,除了感染炎症的情況下會升高,其他一些非特異性的炎症也會升高,比如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風溼類風溼等結締組織病也會升高。

總之,任何一項檢都有它的侷限性,一些檢查指標之間不能互相替代,具體檢查是否有必要性,醫生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抉擇,而不應當做大包圍、浪費式的大檢查。

自由呼吸、健康生活,我是呼吸科筆墨醫生,更多健康科普知識,敬請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呼吸科筆墨醫生


看下是不是細菌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