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容易发生的几种药害有哪些,如何预防和补救?

风渊三农


水稻苗床出现的药害很多的时候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导致的药害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药害:

一,助长植调剂使用不当造成的秧苗徒长。



很多水稻种植者,在水稻秧苗出现立枯病和青枯病以后,在施用药剂的时候,为了使患病的秧苗迅速恢复生长,有时在立枯病,青枯病的药剂中配比植调剂。

如植调剂赤霉素,赤霉酸,九二0或以这些产品为中心的复配制剂,在使用时若超剂量使用,或者超浓度使用,均可以造成秧苗徒长。徒长苗纤细高脚容易倒伏,移栽到大田以后,抗病能力差,极易造成死苗。

二,促进秧苗分蘖的植调剂使用不当造成矮化苗。



主要表现为秧苗在苗床上分孽发蔸时,使用多效唑或者烯效唑时,浓度过大抑制了秧苗生长,造成秧田萎缩矮化形成矮化苗,重者形成畸形苗,使培育幼苗无法移栽。

三,苗床除草剂药害。

水稻抪种以后要将种子用细土进行覆盖,盖土要湿润。然后将盖土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为了减少秧苗出土以后少受苗床杂草的危害,种子盖土消毒处理完成以后,要用苗床旱秧净(或者丁草胺乳油,或丁草胺噁草酮乳油)十毫升兑水,对苗床及盖土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处理。

有的种植者为了保证杂草防除干净,擅自加大除草剂的用药量,或者不按除草剂的产品标准配兑,超浓度使用,或者施用除草剂以后,马上进行内膜覆盖,结果使秧幼苗出土率低或者根本不出土,严重影响秧幼苗的质量和数量。



四,在预防及治疗秧苗立枯病,青枯病,黄叶病时浓度过大,或者反复重喷致秧苗出现黄叶死苗药害。

原因是喷施完苗床秧苗以后,药桶里勾兑的药剂没有用完,丢掉可惜,于是进行反复的重喷,结果残留在秧幼苗上的药剂太多,出现药害。

总结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在促长植调剂过量或超浓度使用时,可以及时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抑制生长。



在多效唑或烯效唑过量或超浓度使用致水稻秧苗生长抑制或矮化苗形成以后,可用赤霉素(九二O)等植调剂调节其生长。

严格按照产品使用浓度,对秧幼苗进行立枯病,青枯病,黄叶病的预防及治疗,喷施药剂时做到均匀周到,不重喷不漏喷,一道药喷遍即可。

此外,对于除草剂的使用不当,造成秧苗出土率极低时,除喷施相关的除草剂稀释剂和叶面肥进行调理外,要及时补种,否则移栽到大田的秧苗数量严重不足,危及水稻生产。


清江鹤


秧苗拿我们这里来说主要是,秧苗还没有取掉薄膜,也就是塑料膜的时候要注意太阳温度过高烧苗,在苗上面一层地膜取掉后,外膜没取掉的情况下,要把外膜敞开两头和侧面几个洞,把外膜拿掉后要定时定量浇水,水中添加我们这里的一种药物,迪黄呐做预防黄叶卷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