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追随历史,触摸梁平

梁平县建县历史悠久,地处古代出入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陆路通衢,思想文化可得风气之先。近两千年来,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梁平留下佳话,给梁平带来了文化,使梁平能与外界同步繁荣。有很长一个时期,梁平佛教庙宇星罗棋布,摩崖石刻灿若星辰,名楼高塔入天相望,一时领军西南。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双桂堂

双桂堂的修建颇有来历。明末清初时候,一位受法于浙江宁波府天童寺的川籍弟子就要归去。指点他的密云大师掘了两棵桂树让他背上,明示说:“一路晓行夜宿,桂树在哪里落根,那里便是你的安身地,归天处。”据说这位弟子遵从师命,一路翻山越岭,渡过无数艰难来到了梁山县万竹山(现金带镇),他借宿在一座土地庙里,并将桂树搁放在山庙前,第二天起来一看,两株桂树已经落地生根。这件事惊动了四方百姓,大家纷纷挽留这位和尚,并在桂树落根之处修建了一座禅院。这座禅院就是“双桂堂。

双桂堂距县城十二千米,有水泥公路专线直达,系云、贵、川、渝各个佛教大寺庙的祖庭,素称“西南丛林之首”,是一座蜚声中外的佛教禅宗寺庙。它又名万竹山、福国寺,由破山海明禅师始建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扩寺掘得古金带一条,约4两多重,视为祥瑞,故又名“金带寺”。

数百年来,双桂堂几经修葺扩建,现占地8公顷,园林占地约5公顷,寺内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梵宇巍峨,佛殿幽深,寮舍恬静。转过外围墙,是第一进大山门,迎面一幅楹联“二株嫩桂久昌昌,正映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士心肠。”乃开山鼻祖破山和尚建庙时所撰。信步而入,共有七进大殿,依次为大山门(关圣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舍利殿(藏经楼)。两侧有厢房寮舍328间;长廊相联,呈长方形四合院,有花园、天井等42块,放生池两个,龙井一口。寺内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结构谨严,保持了我国明清时代的寺庙建筑风格,为建筑设计的专家们所珍惜和赞赏。1983年双桂堂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1996年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外园林中,绿树成荫,百花竞放,楼、台、亭、榭蜿蜒曲折,忽隐忽现,白鹤展翅飞鸣,别有一番情趣。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殿。除破山首建外,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透月和尚进行改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果沛和尚再次改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法轮和尚又一次改建。它是一座三层的宫殿式建筑。殿外,脊中彩坊宝顶,围脊玻璃花砖,联结龙雕翅角,风铃叮当,瑰丽协调。“大雄宝殿”的巨匾,嵌于二层正中,更显得古雅雄伟。檐柱石础上雕刻狮、象、麒麟,阶梯上刻有狮舞彩带图案。殿内佛龛上端坐8尺高的释迦牟尼金像,左右金塑迦叶和阿难侍立像。全殿大石柱52根,每根石柱长2.8丈,直径2尺,呈八角形,重1万余公斤。

双桂堂从创建至今,住持已更替十六代,都是由学识渊博、戒行高深的法师担任,其中以第一代破山和第十代竹禅为高,名标《中国佛教》史册,闻名中外。

破山法名海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世有“小释迦”之称。他工诗赋,著诗1300余首。他以偈入诗,以禅喻诗,使诗富禅意,禅与诗通,意境深邃。破山书法是书法艺术的精品,他长于行草,当代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有诗赞道:“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破山的书法艺术从双桂堂现存碑刻楹联里可以略见一斑,如“万竹山前逢野衲,话虚心高节;三家村里学老农,得广种博收”。《破山语录》更是流传海内外,为研究我国佛学和当时人民生活的重要文献。破山曾说:“天地间为人,为到出家地步,极快活,极自在,无荣于人,无辱于人,天子不臣,诸侯不友,笑傲云山,吃清茶,饮清水,喜时歌,乐时曲,虎鹿为邻,松竹为伴,眼界自清,不同俗尘,通身彻底,惟一天真,天真之趣,花笑鸟鸣。”足见破山佛法、诗文造诣的深厚与旷达超脱的襟怀。

破山塔位于文殊殿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破山和尚圆寂后,云峤印水和尚继任方丈,并尊破山遗愿,采取土葬,建石塔1座,呈六角形,高2丈,直径1.2丈,共3层。正面刻“曹溪正宗第三十五代破山海明禅师之塔”,上刻“偶留”两个金色大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自权真印方丈建5间护塔房,塔前建1亭,左右置石狮1对,亭内置香案、铜磬、香炉等以祀香火。塔后建石坊1座,中刻清代四川总督李国英所书“灯传无尽”的横额,两侧刻有《破山塔铭》和记序碑4块,及破山遗墨七绝2首。石坊背面刻有破山手书“衣钵流芳”、“万峰法派”,石坊刻石精湛,书法出自名家,堪称一绝。塔的两旁有桂树2株,系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德玉方丈所植,每年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沁人心脾。

竹禅,清末蜚声海内外的一位画僧。他一生嗜好书画,尤善金石,为清末高僧,曾于京师、吴越一带盘桓三十余年,书画震惊中外,著有《画家三昧》一书。竹禅以画竹、石、兰和道释人物为长,其艺术风格追随徐渭、八大山人、石涛一路,以书法为画法,重意境,强调主观表现,用笔酣畅,用墨苍润,放浪不羁,不论尺幅小品,还是数丈巨制,均能挥洒如意。他创作的竹、石、罗汉、观音等作品,流传全国;现存双桂堂的石、竹、罗汉册页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有人在他墓前题联评道:“携大笔一枝,纵横天下;与破山齐名,脍炙人间。”的确是这位“书画名家”一生的真实写照。竹禅的绘画弟子方炳南,人称方羊子,擅画翎毛花卉蔬果,尤擅画山羊,注重写生,小品蔬果构思新颖,设色淡雅。著有种菊轩《画谱》,木版精印,广为流传;曾主持省、县“劝工局”,首创竹帘画,使梁平工艺美术品省内外驰名,成了清末全国著名的民间画师。

双桂堂的殿、堂、楼、阁各具特色,珍藏的珍贵文物众多:有清雍正皇帝御赐的《藏经》一部,有天聋、地哑、铜锣、铜鼓、铜镜各1套;有十一世纪印度梵文手写贝叶经《妙法莲花经》1束106页;玉林国师醒板1块,有原版《破山语录》和破山书法真迹,有竹禅的十八尊者等画本3册,有身高1米的风波铜铸佛像5尊,有汉瓦一匹,有朝鲜国宝光和尚的口笔书法和大量近代名人字画。这些既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文革”开始后,妙谈方丈为保护寺庙文物,巧妙地用禾席将各殿塑像围起来,并在上面书写毛主席语录,加以保护。但藏经楼上的《藏经》刻板仍被烧毁100多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双桂堂,新辟假山、龙窟、花圃、果园、池沼、亭榭和罗汉堂等。原由破山和明末总兵姚玉麟合写的“双桂堂”横匾早已毁坏,现“双桂堂”横匾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

在雄伟、高大、宽阔、气派的双桂堂建筑群中,有大量的彩绘、泥塑、砖雕、石刻、木刻。在雕梁画栋的高雅秀丽之中,蕴藏着矫健、简朴的民间艺术风格。在渝万高速公路通车后,双桂堂成为中外游人来重庆参观大小三峡风光的第一风景点和广大佛教徒朝山拜佛的佛教圣地。双桂堂庙内的佛教设施齐全,石碑、木刻、书法、绘画技艺精湛,节日庙会繁多。双桂堂每年举行四次佛祖的庙会和三次观音的庙会,特别是在每年观音的成道日(阴历6月19日)前后,前来烧香拜佛,顶礼膜拜者多达数万人,这天寺内红烛高照、钟鼓声声、香烟缭绕、人群涌动,信徒僧侣来往其间,烧香拜佛者不绝于殿。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文峰塔

距梁平县城约3千米。塔高35.68米,经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鉴定,其高度为全国第二,仅次于福建泉州石塔。真似石笋插天,有民谣赞为“梁山(平)有个文峰塔,隔天只有一尺八。”

站在塔边,眼望四周,这里确是一个好地方。《梁山县志》载:“文峰塔,在治北蟠溪河。”“蟠溪河”是过去的说法,现在一般叫它白沙河。它由东山菩萨顶流下来的几道山涧汇集而成,经县城流到这里,围着石塔两三百米的距离,绕了个半月形圈子才向西流去。沿岸青青的竹树,陪衬着粼粼的河水,确是一道美景。最特出的是塔的位置。这里是一望无际,平展展的梁平大坝中央,在这里有个高出平地10来米的大石包,而文峰塔就建在这大石包上。在塔前遥望四周,夏天是一坝青青的稻苗,泛着碧波;秋天稻谷成熟,又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碧波”“海洋”中,间杂着点点翠竹掩映的白墙黄瓦的农家庄院,其情其景,美不胜收。文峰塔本身就高,尤其是建在坪坝的高包上,四周几十里外,都能望见它美丽的倩影。

文峰塔建于清道光初年,为重檐钻尖式建筑,设计施工高明。塔身呈八角形,由青石叠砌而成,共12层高。塔外为楼阁式形状,有11层翘檐,最后一层是宝珠式塔顶。塔基每边长4.71米,向上逐层缩小。每层之间开有一道门,上下层错开。第十层一侧阴刻有斗大的“文峰”二字,塔门两侧镌刻“灵秀”、“文明”草书大字,笔迹均苍劲有力。外翘角曾经悬挂8只铜铃,叮当作响,幽声远伟,很是悦耳动听,韵味无穷。塔内早年有佛像;旁有精美的护塔寺,供有护法韦陀佛象,竖有碑石。塔内原有8层攀顶回旋木梯和木楼,登顶纵目,沃野平畴,尽收眼底。遗憾的是,木楼和木梯已毁,现在再也无法登上石塔,领略梁平风光。

文峰塔塔基坚实,选材精良,十分牢固。近200年来,它历经风雨侵蚀、地震、日机轰炸,而塔身不斜不裂,巍然屹立在梁平大地上,充分显示了建筑设计的高超水平。

关于建塔的传说。中国建塔来源于佛教,而文峰塔的建修,与宗教信仰毫无渊源,它是迷信堪舆(风水)这一封建意识指导下的产物。据《梁山县志》载:“……于北门外蟠溪河,建一浮图,以作文笔。……不独科甲蝉联,文章报国,当必有理学名儒,继瞿唐先生而起,为梓里光者。”这段文字就告诉我们当时修建文峰塔的目的,是企图“建一浮图,以作文笔”,希望“科甲蝉联,文章报国”,进而“继瞿唐先生而起,为梓里光者”。这个谋求,当然只能在上层人士中才有所了解和流传。它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建塔人的去世而湮灭。然而高塔耸立,朝夕在目,民间则风趣地编出了完全与原意图不同的故事来:梁山北门坝上的田不肥,大竹县的田不施肥就肥。在迷信风水盛行的年代,人们便嗔怪西山群峰中与梁竹交界的高峰俗名狐狸嘴(福利峰),首东(向梁山)尾西(面大竹),吃梁山屙大竹,对梁山不利,才集资在北门外报国寺内先修了一座垂云楼,想把狐狸嘴巴顶住,但因建于城区,离田坝远了而未能如愿,进一步才想到在北门外田坝中,再修这个文峰塔。塔修好后,终于将狐狸嘴巴撑住了。从此梁山五谷丰登,人才辈出。因故事牵连到山峰,建塔原意,又鲜为人知,故时人多以“文峰塔”名之,而体现建塔本意的“文风塔”一名却很少人知道了。文峰塔的风水传说无疑是一种迷信说法。但2004年秋季,古塔塔顶突然冒起烟雾来,如塔里燃烧一支草把,烟雾飘飘缈缈直上高空,时冒时停。人们惊疑之余,向县里报告,报纸、电视台记者均来考察过,至今不知其因。百年古塔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谜团。

站在文峰塔下,从塔底向塔顶仰望,文峰塔高耸入云端,雄伟非凡,不愧“全国第二高塔”的名号。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天香塔

从银河桥去福禄镇,远远地能见到进场口的玉水河边高高矗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石塔,它就是天香塔。天香塔是梁平县名列前茅的名胜古迹之一,《梁平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天香塔)位于福禄镇首,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一说“道光八年”)由秦大元所建。系六角空心石塔,呈圆形笋状。高9层,计20余米,底层直径1.2丈,全用青砂坚硬条石砌成。每层有荷叶形凸边,塔顶有6个翘角,系有铜铸鱼形风铃。第三层正面嵌有石碑一块,上刻“天香塔”三个大字。

天香塔只比全国第二高石塔的文峰塔矮几米,在全国也算中上石塔。为什么要在一个山间乡场建这么高的一座石塔呢?传说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这一说法。

福禄镇俗名葫芦坝,是个山间小平坝。小坝两边,有层层丘峦山地,盛产油菜籽、芝麻和油桐,是梁平著名的产油区,确是物阜民丰。这里是过去古国道必经之地。一次,一位学台大人从古驿道,经蟠龙山而来,一路观山赏景,兴致勃勃。一到福禄坝,忽然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使他精神为之一爽。探询乡民,说是油房榨油的油香。果然,他一路行来,路边就有几座油房正在榨油,越近香味越浓。他心里舒畅,在走进又一座油房时,歇下来叫坊主准备好纸笔,他挥毫题写了“香飘九天”的匾额相赠。于是,福禄所产的油更出名,油业也因此而更发达。这消息让天宫中好偷油吃的天鼠得知,便常常下凡到葫芦坝偷油吃。坊主见所榨香油无缘无故损失巨大,又找不出原因,只得求神保佑。管事神仙汇报玉帝,查出是天鼠偷吃的,便诏令雷神下界惩罚。因此,葫芦坝一带常遭雷击。雷神虽意在惩治天鼠,有时也误伤了人畜。

一天,一位白发道人路过福禄场口,看见玉水河边雄踞着一块方圆两三丈像只大乌龟的巨石。凭他高深的道行判断,这“乌龟”不久就要成精,将给这一带的人畜带来危害。在场镇上游走时,又听说了天鼠偷油、雷神击鼠的事情,于是他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要人们在玉水河边的乌龟石上修建石塔,既可以镇住乌龟成精,又可以镇住天鼠而减少雷击。

天香塔是如何修成的呢?从前面所引《梁山县志》中我们已经知道,天香塔是由秦大元“掌墨”(主持设计)修建的。在修建天香塔以前,掌墨师秦大元在葫芦坝就有许多故事流传。传说他是忠县人,石工技艺高超,在本地已经很有名,他想凭手艺外出闯闯,于是来到邻近忠县的葫芦坝。他其貌不扬,所用錾凿也是锈迹斑斑,不像个名师。他来葫芦坝时正好紫龙山的周老爷在修建雕梁画栋的大院。单是一道石门就极为气派,立门柱的两个门墩前面就要镶雄伟的石狮子头。他来到工地,向掌墨师要求做工。掌墨师见他一幅烂相(人猥琐),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打院墙石缺人,就叫他去打条石,他不吭气地接受了。暇时到工地观察,发现掌墨师设计打的石门墩的榫眼有问题:门墩石门柱的孔小了,门柱安不进;门墩前安狮子头的孔大了,狮子头安不稳。他好意提醒掌墨师:石墩孔是不是好好量一量?掌墨师白了他一眼:“去,去,去,你懂什么!”他只好不说,但通过仔细观察、计算,背着掌墨师私自设计了一对合适的门墩,在一边细细地凿了起来。不用心的人仍认为他在打条石。到了安装门柱、狮子头的那一天,满院子充满了喜气,除准备在安装门柱、狮子头时燃放鞭炮庆贺以外,周老爷还准备了盛宴。安装的时辰一到,所有匠人、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掌墨师一声令下:立门柱,安狮子头!可操作的匠人,门柱放不进去,狮子头安装不稳。大家急出一身冷汗。秦大元看在眼里,轻轻对掌墨师说:“我打了一对门墩,去抬来试试看吧。”掌墨师又白了他一眼:“行吗?”但觉得事到如今,不妨抬来试试。门墩抬来一试,毫厘不爽,刚好合缝,门柱和狮子头安装得稳稳当当。于是鞭炮齐鸣,掌声雷动。秦大元出名了。

秦大元出名以后,这一带的人经常请他做石工。不久,葫芦坝筹建石塔镇妖,首人本想直接请秦大元掌墨设计,但又担心本地匠师不服气,所以悬牌竞技,胜者掌墨修塔。所竞之技设计得有些刁钻古怪,要竞技者退打錾路(两脚叉开,头低下,左手执錾,从胯下退打),长而直者胜。竞技那天,数人排开,在长石上退打。秦大元轻松自如,似乎是闭着眼睛挥锤,但比其它几人都快。时间到了,首人牵墨线一量,秦大元打了三丈六尺长,直得与墨线合一,比其它任何人都好,于是,秦大元成了修塔掌墨师。

以高大巨石作桥基,半边石头在河滩上,如何搭脚手架修建呢?秦大元创造了新办法,塔外搭不了脚手架,就塔内“搭架子,设天镐”。所谓“天镐”,就是架设灵活转动的车辘轳,把条石用绳子捆好,系在辘轳上,摇动辘轳把条石吊上去。在百多年前的清代,能想出这种简单机械的方法运石,又是秦大元的高明之处。就这样,塔每砌高一层,脚手架和辘轳就相应升高一层,直到把塔砌上顶。

可是问题出来了:封顶石安装完成以后,封顶的匠人进不了塔内,塔外又没有脚手架,封顶的匠人如何下来?秦大元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即跳塔封顶。他自担封顶人,封顶后从塔上跳下来。这确实是个大胆设计,20多米高的天香塔,有八九层楼高,人从上跳下来,如何保证安全?秦大元设计:在跳塔的那一方地上,铺上厚厚的稻草,跳塔时他手握着特制的跳塔伞,利用浮力着地力轻,人落在软草上自然安全。封顶那天,场面壮阔,知县徐名湘特来参加,观者人山人海。秦大元把花蕾似的塔顶安装好后,按照预定方案撑伞跳塔,徐徐落地,毫发无损。这时,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人们欢声雷动,好不热闹。

在建塔设计时,就给这塔取好了塔名:“天香塔”。它是取自学台为香油坊所题匾额“香飘九天”的首尾二字,寓意葫芦坝一带物产丰富,民风淳朴,香溢天下。

天香塔建成百多年来,历经沧桑,但完好无损,直到今天,它依然矗立在福禄镇街头,见证着福禄地区的历史发展。

雕塑艺术

木石雕刻,属造型艺术,在中国民间有很高的地位。梁平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大山、大树、大石等雕塑材料十分丰富,所以,从东汉墓到明清的庙宇建筑以及后来的民居、民用物品雕刻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

石窟艺术

现存石窟艺术,多为明清时代建造,规模不一,多数在“文革”时被毁坏。残缺不齐。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岩耳寺摩岩造像

造像凿于明代,年久失修,人物面部毁损,题记风化,仅存“正德”二字。造像分布在长5.1米,宽4.1米的阴平镇七斗村岩耳寺岩壁上,距地高O.6米。一龛200尊。像龛长方形,龛顶为不规则弧形。龛高2.9米,宽4.4米,深0.53米。人物造像为深浮雕,表现西方极乐世界。龛内200尊人物造像,属佛教内容。人物横向排列,释迦牟尼佛居中。龛沿祥云缭绕,充满庄严、肃穆的气氛。

郎家洞摩岩造像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历经万历,到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历时200多年庙宇、雕像才全部完成。现在庙宇早已荡然无存,只有石刻雕像可见。整个石穴宽约20米,进深约4米。造像共9龛21尊,石刻两幅。分布在城北乡狮子村郎家洞岩石片上,规格大小不等,距地高低不一。1—7号龛位于一处,总长11米,高2米,多为直口弧顶。8号龛高4.2米,宽2.56米,深1.3米,像高3米,是整个郎家洞最大的一尊佛像。神像完好无损,庄严慈祥,显示出精湛的石刻艺术。9号龛高2.3米,宽1.15米,深O.65米,像高1米,是一尊韦陀像。4号龛端坐一佛二菩萨,佛居中,菩萨居左右。佛盘坐于莲台上,底坐为圆八角形石柱,衣饰适中,着“U”型领口袈裟,线条流利,雕刻精美。石刻“一尘不染”四字,明刻石匾,字径0.16米,字距0.11米。

石湾摩岩造像

位于紫照乡中合村,造像凿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人物造像保存较好。造像从左至右共46龛60尊。分布在石湾高4米,长16.8米范围内,距地高2.5米。横向排列,形制为敞口拱顶形。46号龛高1.5米,宽1米,深浮雕。

桃园洞摩岩造像

造像凿于清代初年,共23龛32尊,分布在柏家镇龙江村桃园洞距地高8米的绝壁上,高15米,宽12米。龛敞口平顶,造像为深浮雕。23号龛高2米,宽1.5米。龛内造一天王,像高1.5米,宽1.2米。其余龛内造像多为儒教供奉之人。相传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凿,原有石庙已毁。

白仙洞摩岩造像

凿于清乾隆年间。造像处有石碑三块,题记字迹模糊。共22龛67尊,分布在柏家镇白仙村白仙洞东西宽36.4米,高12.5米范围内,距地10米高的岩石上。龛呈敞口拱顶形。

除上述摩崖石刻以外,梁平双桂堂新山门前,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本县红岩洞搬来的一对清代中叶雕刻的高大石狮,其中左边一只,侧看是一尊“笑佛”,人称“狮子佛”,其艺术创意,可谓匠心独具;铁门乡后山八桷殿遗留下百多尊大大小小的石雕神像,有的神像还很完整;碧山镇明代古进士墓前的石马翁仲,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工艺精美的雕刻,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画像砖 1986年3月,袁驿镇叶岩村唐祚和,为修猪圈在后山坡挖出古墓葬一座,出土汉砖一批,砖侧一面浮雕花边图案两种,人物车马一种,描绘车马出行和人物农事活动,为汉砖中少见品种。

虎城镇出土几何图案锲形汉花边砖。

屏锦镇龙桥,袁驿镇响滩村均发现汉花边砖共八种图案。

画像石 屏锦镇天生开元寺农民建房挖出古墓一座,墓内雕刻有花边卷草图案,杂技人物,持刀枪武将。建房毁坏。

金带乡永宁村农民李新民挖红苕地,掘出宋墓两座,墓内阴刻龙凤图案,浮雕龟鹤延年、鹿鸣回春、花瓶什锦,技艺精湛。

阴平乡掘出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墓葬,有石刻白鹤花卉图案。

木雕

梁平的木刻艺术,古代的多见于残存的建筑装饰和家具陈设。古庙、祠堂和古民居木雕精品不少,所谓“雕梁画栋”。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题材范围十分广泛,有祥麟异兽、四季花卉、翎毛什锦、戏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二十四孝之类。建筑物中以窗花最多,它是过去木建筑较为普遍时期的工艺美术,装饰于传统建筑的窗格上,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如野鹿含花、八仙拜寿、蝠蝶花卉等等。梁平古建筑的木刻艺术保存最好的是双桂堂,民国时将军孟浩然和王旭夫故居的木刻保存也较多。家具陈设之类古木雕,历经“破四旧”后,残破不堪,七零八落,至今见之不易,现存文管所有木雕彩床。

古墓葬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来夫子墓

县西15里福德铺,有“来夫子墓”,系明代理学家来知德之墓。墓前有亭、坊。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县令符永培撰文石刻《重修瞿塘来徽君墓碑记》记叙重建始末。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县令向徵文撰铭一则:“溯大贤遗范,孝举千里,名魁于蜀,望重于朝。讲易于虬溪山,二千年绝学遥传,岂徒阖邑讴思,门下都是高才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期间,墓毁。

姚王坟

县城北20里安胜乡龙凤村龙王塘龙井处,外观如蛮秘洞所,入内则四周石柱石壁,上覆八卦,顶刻花鸟,丹涂犹存。似乎为墓前石亭二所,左右相依,中隔一壁。毫无字迹可考,相传为明将姚玉麟之墓。

将军墓 位于屏锦镇西10余里的董家梁对面山上。将军姓氏不清,官阶无考。惟棺木尚存,四角铁钩悬挂,漆色红黝,光明鉴人。询之土人称:闻诸先辈相传,为明代人。并指其对山董家梁坎下,有将军故宅,遗址犹存。

孝子坟

在屏锦镇西八里盐井口内,高山之巅。相传为“孝子坟”。其碑乃明乡贤李公亭之墓。墓联曰:“地辟天开耘井络,奇观第一;山明水秀启盐梅,骏业无双。”镌古渝刘昌补题,乾隆戊子岁(公元1768年)重建。

碑文石刻

浮兰碑

梁忠交界处旧有汉刻石碑,史书称之为“浮兰碑”。当时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感蜀郡太守德政,立碑纪念。《梁山县志·舆地志·古迹》载:“‘浮兰碑’《通川志》记,梁山军、忠州两届,旧有汉刻石,署白虎夷(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王姓名。今其上刻汉时宦属及白虎夷王、夷民等姓名,尚有可考。”现在碑文俱毁。

梁山驿唐碑

为明皇御制,梁山令尹武之得此碑。其词曰:“……政在维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化为先,惠恤于贫;无小无大,必躬必亲,青旌劝农,孰不修美,曷云破之,我泽如春。”

严举碑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建立,为表彰孝子严举。碑高七尺,因年代久远,石理剥落,文意间断。无可考。

瞿塘故里碑

清代嘉庆版《梁山县志》载:“瞿塘故里碑,县西二十里”。传说与仁贤乡碑同立。如实,则为明万历四十八年至泰昌年间,邑令赵世显为来知德立。碑在仁贤乡凉水村二组,现被一杨姓村民对破两半,作为门柱。

仁贤乡碑

原位于仁贤乡街道场口。清代嘉庆版《梁山县志》载:“县西三十里,万历时邑令赵世显为来知德立,癸已仲冬。”1932年修万、梁、竹公路时,将碑石框、石座损坏,仅存碑心石。碑长约六尺,宽约二尺五,刻“仁贤乡"三个大字,左下有“癸已仲冬”四字。立于文昌宫庙侧公路边。1960年文昌宫改作食品站时遗失。

破山碑

双桂堂破山海明和尚草书字碑。高约四尺五,宽二尺五。碑文曰:“善法堂前拟圣流,南泉牧得一头牛。欲将骑往西天去,唯恐西天不肯留。”落款是“破山海明书□□年冬。”碑背为清光绪年间举人孙尔康手书“破山碑”三字。碑存县文物管理所。

双桂堂重建禅堂记石刻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方丈洪道重修庙宇竣工,其同胞垫江县进士李惺撰文,历叙兴建始末,约340多字,镌刻在大雄宝殿左侧走廊第二根石柱上,是研究该庙历史的资料。

竹禅碑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二月,为竹禅和尚立。碑文为民间画师方炳南撰,涅清书。碑刻内容记叙了竹禅和尚返川前后之经历,300余字,碑存双桂堂。

群山锁钥

屏锦镇明月湖大坝两山对峙,靠南山崖上镌刻“群山锁钥”四个字,系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竹阳廪生尹必福手书。

莫 奈 何

清嘉庆年间,有一老人避乱世,跋涉艰难,憩息于明达镇神安寨半山间,喟然叹曰:“莫奈何!”乡人遂刻三个大字于石上,以志离乱之苦。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这些内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了解梁平!

宋代摩崖擘窠石刻“滴水崖”

清嘉庆十三年版《梁山县志·山川》载:“县南三十一里,石壁现‘滴水崖’三字,旁有小字,系宋嘉定八年书。”查“嘉定”是南宋宁宗赵扩纪年,“嘉定八年”即公元1215年,距今已790年。“滴水崖”摩崖三字,年代久远而载之史册,是梁平县迄今发现的字迹明显的唯一宋代擘窠石刻,裸露在坚硬的红色细沙石壁上,工艺细致,书法古朴深厚,墨重力沉,韵含碑趣。其旁款识:“嘉定八年岁次乙亥”八个小字,放浪形骸,显秦隶之潇洒,独具丰姿,为宋刻之少见。这一古迹伴随古刹双桂堂之侧,两者相映生辉。倘筑陶然之亭于岩下,植东篱之菊于亭畔,夏品“泉香”而咏月,冬听松涛而赏雪,清幽世界,可谓怡情佳景。“滴水崖”是由泉而得名。其岩高十余米,离地面二米左右,形成能蔽风雨的天然岩壑,上呈一片裸露平整的石壁,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在其左端中部,凿出一股清洌甘醇的神泉,人们置一龙头石雕于出水口,刻“泉香”二字于其下,水如壶注般地注入清澈小巧的石窠中,久流不息。就是在大旱年间,岩下平坝田土龟裂。此泉仍不吝甘露普施;而在凛冽的寒冬水不碜牙,暖口生春。古人为了酬答大自然的赐与,以“滴水崖”名其崖,以“泉香”誉其泉,真是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