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告急!快速瞭解麻疹疫情及預防

2000年,美國宣佈全面消滅麻疹,但是之後2014年出現了一次復燃,667例病人感染麻疹。而今年,2019年則出現了

第二次的復燃。這次的反覆和爆發截止4月26日已經達到704例。美國有一半左右的州淪陷,還在繼續延伸,會累及多大範圍,感染多少病人,大家目前都不清楚。紐約是重災區,而筆者醫院附近的Williamsburg區(猶太人區)就是其中之一,還包括了2例孕婦感染麻疹。

紐約在4月份宣佈公共健康緊急狀況,市長命令:在麻疹疫情區域強制執行麻疹疫苗接種。對於48小時內沒有接種疫苗的,處以1000美元的罰款

美国疫情告急!快速了解麻疹疫情及预防

2014年的爆發有什麼特點呢?

從歷史吸取教訓讓我們更好的應對現在。2014年的667例病人當中,有69%的病人是沒有接種麻疹疫苗,有20%的病人是不知道有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所以,一共有將近90%的病人可能是由於缺乏疫苗的保護才得病的。這其中85%的人群是因為信仰或者個人原因沒有接種;有6%的人群是錯過了疫苗接種;還有5%的人群是很小的嬰幼兒,還沒有到接種疫苗的年齡便不幸感染上了麻疹。

美国疫情告急!快速了解麻疹疫情及预防

麻疹的早期症狀會是什麼?

一般在接觸之後的10-12天,麻疹的症狀會慢慢的顯現出來。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咳嗽和流涕,有時還會有結膜炎,胃口不佳等情況。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和普通的感冒發燒差不多嘛,那要如何早期鑑別出來呢?起初發病的1-2天的確很難鑑別。但是發病2-4天之後,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皮疹(Rash)。這個皮疹會持續5-6天

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時對早期診斷幫助很大,那就是Koplik斑(Koplik spot)。這個在全身皮疹之前的1-2天就可能出現,如果發現有這個斑,那就不是普通感冒,需要趕緊就診看醫生了。

得了麻疹,會危及生命的是什麼併發症?

肺炎和腦炎!有大約6%的病人可能會併發肺炎,而肺炎是導致病人死亡的最常見原因。腦炎的發生概率相對比較低,但是情節很嚴重。

如何預防麻疹呢?

在美國,之所以麻疹會在2000年被全面消滅,得益於麻疹疫苗。目前麻疹疫苗已經整合到MMR疫苗裡,一次接種保護3種疾病(麻疹、腮腺炎和風疹)。兒童需要接種兩劑:第一劑在12-15個月時;第二劑在4-6歲。如果嬰兒在12個月內就需要離開美國本土的,可以考慮在6到11個月就提前接種一劑MMR疫苗,然後在4-6歲的時候,把第二劑補上,以便獲得長效的保護。

如果小時候沒有打MMR,有後悔藥嗎?

有些媽媽們由於擔心疫苗的副作用,不幸沒有選擇給小孩接種疫苗。在麻疹有死灰復燃趨勢下,如何補救?還有在選擇一次的機會嗎?對於青少年和成年人,也是有得麻疹風險的,

建議補打MMR疫苗。尤其是以下人群:

高中以上的學生;

國際旅行者;

醫務工作者;

育齡期婦女懷孕之前;

經常接觸有免疫缺陷病人的家人或者工作者;

早期的HIV的病人,麻疹爆發期間。

麻疹有兩劑,青少年和成年人也需要都打嗎?

如果處於低風險的地區或者低風險的職業,打一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於以上提到的高危人群,需要接種2劑MMR疫苗,兩劑間隔時間為4周以上。

哪些情況不能接種MMR疫苗?

有嚴重、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者

已經懷孕或者認為自己懷孕的婦女

晚期艾滋病患者

有免疫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近期接受輸血或者血製品者(一般3個月後再接種MMR疫苗)

對於這種不幸不能接種MMR疫苗的病人,有什麼保護措施嗎?

如果這類人,如果不幸接觸了麻疹病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相應的免疫球蛋白進行暴露後的預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如果遇到可疑的麻疹病人,應該怎麼處理:

隔離,切斷傳播途徑

上報,以便監控和管理

診斷,可以做血清學、血培養或者PCR的檢查

治療,麻疹目前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症治療,所以預防是王道

雖然麻疹的治療沒有特效藥,這不代表對於麻疹病人就放棄治療了。麻疹的治療重在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對於發熱,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泰諾、布洛芬以及物理降溫的方法來控制;如果合併有細菌感染,我們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另外,可以考慮適當的補充維生素A,因為研究表明血液中維生素A的水平和麻疹的嚴重程度有相關性,濃度越低,病情可能就會越嚴重。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接觸麻疹病人之後的72小時內,如果可以及時接種MMR疫苗,對臨床病情的好轉也是有幫助的。從接觸麻疹到發病,一般需要在10-12天以上。這個時間點,機體剛好慢慢的產生相應的抗體了,可以對麻疹病毒“精準打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小孩需要避免阿司匹林!這個可以導致嚴重的後果,造成大腦和肝臟的損傷,臨床上叫

Reye綜合徵

Take Home Message

總結:疫苗接種保護自己、家人和社會

麻疹小孩切忌阿司匹林!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