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東巡到達山東這個地方 還有碑刻見證

秦始皇東巡到達山東濟寧嶧山 山上的秦始皇嶧山碑見證歷史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東巡的故事,也知道秦始皇派童男童女到大海尋找長生不老的傳說,你知道嗎,他曾經來過山東嶧山,有秦始皇嶧山碑刻作為最好的見證。

據說,當年秦始皇滅掉六國之後,曾率領群臣東巡,第一站就來到嶧山。秦始皇乘著羊車登山,由東山而上。一氣兒“停驂陟險”轉而又”“止輦過橋”,經險腰澗、鷹愁巖,繞鳳冠峰,過斷虹崖、黑風口,直至峰山主峰五華峰前,這五華峰由五塊突兀巨石並立而成,極其陡峭,其中最高最險的一塊叫做“插天”。它頂上窄如刀刃,刃石向北五步有一孤石,三尺見方。這就是嶧山的極頂絕巔石。

秦始皇一看躊躇了,丞相李斯也進言勸他別再登,以免意外。早有不臣之心的趙高,當著文武百官之面,卻力主登頂。

他說:“大王所行的第一站是一座小山。小山而不臨絕頂,何以成遊?我主威烈,威動四極,滅六暴強。但遇小山而不登頂,何以服天下?”這一激,一向好勝的秦始皇動心了。趙高接著再添一句“請我主登頂,李丞相會有萬全之策,可保萬無一失。”李斯聽了這話,大吃一驚,可是有口難言原來李斯在皇帝沒登山前早準備下人梯、吉祥毯和錦囊等物,以備萬一不能勸阻皇帝時,作救急之用,免生意外。不料趙高

不但不勸阻,反而縱容皇帝攀登,並且把他的準備洩了底。只得把錦囊取出,請皇帝揣在懷裡。然後由五十五名武士搭成人梯讓皇帝踏著一步一步向上爬。

平時不甚介意的言詞,諸如“全神貫注”、“腳踏實地”、“手腳並用”、“五體投地”等等,此時此刻,素始皇可真心領神會了。

待踏上最後一名武土的肩頭,上看天高雲淡,下看淵深石怪,目眩心驚,著實不敢再上了。就在這時,下面傳來了趙高的呼喊聲:“我主寬心,只剩一步了,請展閱錦囊。”秦始皇慌忙哆哆曚嗦地從懷中取出錦囊,打開一看,原是“一步登天,立成神仙”八個大字。這原是李斯請他在到達極頂後再看,好證明神仙之頂的虛妄性。不料趙高早喊了一步,起了逼著他爬完最後一步的作用。秦始皇想想,眼下就差一步,若退下去,倒落得天下人恥笑。於是他橫下一條心,雙手撐住石壁,縱身一躍,終於攀了上去,正好騎在那插天的刀刀上,不料沒保持住平衡,身體側往一邊,竟從峰頂掉了下去,幸虧下面有吉祥毯接著,才沒有摔死。

經過這場驚嚇,在路上得了病,沒等東巡結東,死在了路上。事後,李斯把秦始皇登山時的言論,整理成一篇文字,用他創造的小篆體書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嶧山碑。後人還循著秦始皇登山的足跡,沿途起了許多相關的名字,如”羊車故道”等,以紀念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壯舉,並證明嶧山歷史的古老。

嶧山,坐落在濟寧鄒城市,山上奇石怪峰,滾圓的石頭,遠觀如豆,近察兀立,橫亙遍山。嶧山,泰山山脈,山上廟宇雄偉,香火不斷,是附近鄉鄰娛樂祭拜的好地方。每年農曆二月二前後,更是老百姓趕廟會的好時間。在當地百姓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座山,更是百姓精神堅守的寄託。

秦始皇東巡到達山東這個地方 還有碑刻見證

秦始皇東巡到達山東這個地方 還有碑刻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