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急先锋”---记延安市安塞区扶贫干部康延伟

西部网讯 “他是脱贫攻坚的急先锋,他的这种工作恒心、实干精神,正是脱贫攻坚决胜时期干部们最为需要的。”这是领导对康延伟的评价;“你要注意休息呀!脸色都熬黑了。”这是同事对康延伟的关切;“他把我们的事情始终记在心上,把我们的难处当作他自己的事情用心解决呢。”这是贫困群众对康延伟的称赞。


扶贫路上“急先锋”---记延安市安塞区扶贫干部康延伟


延安市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康延伟被安塞区委确定为市脱贫攻坚县区联络员、市脱贫攻坚巡查督查组协调员、市脱贫攻坚工作信息员、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员。多重身份没有让他叫苦叫累,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激励、推动着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

为充分了解全区贫困户、贫困村现状,康延伟白天陪同扶贫干部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深入到全区55个贫困村,1600户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逐村逐户进行走访调研,寻找致贫原因,为贫困群众出点子、想办法、找路子;晚上,万家灯火时,他依然在办公室分析问题现状、研究解决方法,科学合理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措施、工作规划,为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决策提供建议意见。

康延伟深知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征途坎坷,他经常和镇村干部一起探讨各项扶贫政策,探索扶贫帮扶的新模式。他与安塞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同事们一起编制了区、镇、村、户四级《档案资料导引》,建立了区、镇、村、户四级档案归档体系,实现了档案资料收集完整、内容真实、整理规范、查阅有据的目标,为促进全区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作出了应有贡献,成功探索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安塞模式”,被市扶贫局在全市推广。


扶贫路上“急先锋”---记延安市安塞区扶贫干部康延伟


家住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高家峁村的刘润平是他自2016年起包扶的贫困户,家里有4口人,妻子重度残疾,女儿、儿子都在城区上学。家庭贫困、收入单一,康延伟了解到刘润平家有苹果树6亩,基本处于撂荒状态,每年仅能收入2000元左右。于是邀请区果业局的技术员指导,两年时间里,刘润平家的苹果产业发展到11亩;同时争取到了3万元小额贷款,获得了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补助,并发展了家庭畜牧养牛4头,还加入了村上的香菇种植合作社和光伏合作社,每年可固定分红1200元,落实了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在城区惠泽园小区分到了一套80多平米的安置房,全家人对致富奔小康充满了信心。

此外,康延伟积极的与水电部门协调,解决了安塞区镰刀湾双山则村、高桥镇南沟村部分贫困群众的安全用电和饮水问题,为村民改善了生活质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康延伟始终把扶贫攻坚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道路上,他始终如一地思考着、探索着、忙碌着。(通讯员 畅文 井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