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唐朝,可以说是世界的中心,盛唐帝国的强大让整个东亚乃至于整个亚洲的各大政权都为之惊惧。然而,在唐帝国的东北方,一个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政权却在唐王朝最盛之时逆势崛起,几乎占据了整个辽河以东的东北地区,其君主成为了实际上的东北王。这个神奇国度的发家秘诀何在?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极盛时期的唐王朝

01 缘起高句丽的靺鞨人——大祚荣

渤海国的崛起最早要追溯到契丹人引起的营州叛乱。走则天女皇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五月,营州都督赵文翙,残酷压榨各族人民,激起了契丹人反叛。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渠帅窟哥孙)和归诚刺史孙万荣(尽忠内兄),举兵杀死营州都督赵翙,占据营州。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则天女皇命武懿宗为大总管,娄师德为副大总管,率兵二十万征讨。唐军又令奚、突厥,“掩击其后,掠其幼弱”。孙万荣兵败率众遁逃,为家奴所杀。唐军镇压了契丹叛乱。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韩国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大祚荣

当时徙居于营州一带的靺鞨人首领乞乞仲象、乞四比羽等,本是原居高句丽统治下的栗末靺鞨人,在高句丽灭亡后被唐人迁徙到营州(辽西一带)。乘李尽忠叛乱之机, 乞乞仲象、乞四比羽率领靺鞨部众和高句丽遗族离开营州东归故地(辽河以东)。

在契丹之乱平定后武则天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率军追击,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在天门岭(辽宁东北东北)大败追军。大祚荣率众东奔,原拟返回“太白山之东北”,因阻奥娄河,遂于东牟山下(吉林敦化),“筑城以居”。大祚荣乃建国“自号震国王”。

02 唐朝的东北战略隐忧

大祚荣立国时期恰好赶上了武周末年的多事之秋,武则天不仅要稳固北方新崛起的后突厥政权,还要担忧西域与大食吐蕃的战略问题,还有面临国内呼声日涨的李唐复国运动。所以,武则天对于契丹叛乱之后的东北地区无甚进取之心,但求稳定而已。玄宗即位之前的唐朝政府始终放任着大祚荣政权自由发展,从而为大祚荣立足东北留下了宝贵的缓冲时期。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玄宗时期,唐王朝对于东北的统治依旧满足于对辽西的管辖,辽东本质上仍然属于“化外之地”。

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派郎将崔忻,摄鸿胪寺卿,以“宣劳靺羯使”的名义,从长安出发,经山东半岛的登州,乘船渡海,踏上辽东半岛,溯鸭绿江而上,东北行至神州(今临江),再由陆路,到达“旧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由此可知,唐朝的东北陆上交通都难以直达渤海之地,仅仅能够在名义对渤海进行最低等的羁縻统治。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渤海国

03 渤海人的进击战略

《新唐书·渤海传》记:“祚荣尽得夫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其中弁韩、朝鲜海北国不可信,但“尽得夫余、沃沮”确为事实。根据后世历史记载,祚荣时的疆域,大抵在今长白山、牡丹江、松花江上中游以及朝鲜半岛东北部,主体民族是靺鞨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和白山部。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日本人眼中的渤海国与日本海航路

渤海人不仅在地理上稳固自己的地盘,还仿照唐朝的府兵十六卫建制,虽略有变革,但大致相似。设左右猛贲卫、左右熊卫、左右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兵力数万,人口十余万户。同时,渤海人还积极联络雄踞漠北的突厥政权,向其臣服并请派“吐屯(监察官)”前来,从而在侧翼获得了重要的战略支撑,稳定了自己的地缘环境。

渤海国是如何在盛唐帝国的眼皮底下自立门户的?

图/全盛时期的渤海国

渤海人的出现是唐王朝灭亡高句丽之后东北地区战略真空的直接结果。东汉时期独霸东北的高句丽政权的轰然倒塌后,唐王朝在东北并没有成功应对复杂的民族局面,反而将羁縻政策一以贯之,从而导致了东北局势的空洞化与渤海的崛起。

参考文献:

1.中国全史百卷本

2. 董万仑,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