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创始人之一“遭遇冷眼”,杨再春书法为何风光不再?你怎么看?

用户64325649


杨再春不是中书协创始人之一,他只是搭上了中书协创始的顺风车。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几乎看不到几本传统优秀的古代书法经典,书店里就几本模模糊糊,印刷质量极差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楷书字帖,也很少见到任何有关当代书法的资料,作品。更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学,社会上学习书法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杨再春,沈鸿根,庞中华等人,捷足先登,借助出版,电视推广的先机,曾经风靡一时,且追随者众。

三十年后的今天,书法资料的丰富,学科性的书法教育的基本普及,科学的书法理念的基本普及,让大多数喜欢书法的人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优秀的传统书法。这些人的头上的光环一天天黯然失色,不再鲜亮。

这些连书法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的人,向社会大量倾泻文化垃圾,泥沙泛滥,至今还余波荡漾。说他们为书法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至今不绝如缕,说明中国书法的传承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题主说:曾几何时,杨再春的书法作品可以说风靡一时,颇受大众喜爱。应该承认,杨再春的书法还是具备相当功底的,他先后师承于郑诵先、黄高汉和启功先生。刻苦研习汉隶、魏碑,广泛涉猎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以及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等诸家法帖。

师承谁,号称学了谁,只能说明他们除了夸海口,吹牛皮,证明不了什么。我们把他们的所谓作品和号称其所学,稍作比较,牛皮就会不吹自破。

杨再春书法为何风光不再?因为他所谓的书法,本质上就是手写钢笔俗体字,用毛笔写在宣纸上而已。我对他的所谓书法的定位,是老干部体的带头大哥,俗书的始作俑者。

学他的所谓书法,就象要从小学生那里学到博士论文怎么写一样荒唐。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快乐书法营


我的第一本字帖是杨再春的。那时,杨再春、江鸟(沈鸿根)丶聂卫平等都是神一般的人,是各领域时代英雄。


再后来,学了一段时间的书法后,回头再看他的字时,确实觉得还是差了一些。

但这并不影响庞中华、沈鸿根、江鸟们的历史作用,在那个渴望知识的年代,正是他们的字帖,为千百万人打开了书法之门。

应该说,在组建中国书协之初,由于人才的不足,一些热心出力出汗,做了不少工作,我们不能对他们有太多苛求,不能期望他们一个个都是王羲之、颜真卿再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杨再春的书法曾经确实风靡一时,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时候,他的字帖、光盘很受书法爱着爱者欢迎,我是2004年开始学习的书法,当时课堂上还使用了杨再春的光盘作为教学材料,我还依然记得他讲的内容,讲的是书法书写中容易出现的毛病,比如“鼠尾”、“蜂腰”等等,光盘好像叫《书法病院》。

他们这一批老书法家其实还有刘炳森、启功先生等等,都曾经非常的火热,他们首创书协、举办比赛、策划展览,和那个时代一样,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几十年过去了,书协成熟了、社会进步了、经济也发展了,但是他们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了,提到他们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管书法水平如何,那一代人的创业的激情和信念真的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之所以大家不再提起这些老书法家,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1、首先我觉得这个和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有关系,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现在书法爱好者的审美取向也发生着改变,好新、猎奇、追求变化是当今的书法爱好者常挂在嘴边的。

2、整体书法水平的提高,随着各种各样的书法培训班、书法院、画院、大学的书法专业的成立,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书法,书法老师走向职业化、专业化,整体的书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欣赏品味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网络的兴起,知道的书法家也越来越多,了解的古代的书法家也很多,书法的审美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3、这些书法家年龄大了,有的已经去世了,参加的社会活动少了,在公众的曝光率也低了,慢慢也就淡出公众的视野了。


不二斋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说起杨再春,喜爱书法的朋友大概不会陌生,因为杨再春是中书协的创始人之一,而且他本人的书法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可以说是风靡一时。但是,为什么说杨再春书法风光不在?我想这里面还是有原因的,我们就来一一分析一下。



1.“墨人”书法家

看过杨再春以前的书法视频的,想必都会对他印象深刻,他讲课时面带笑容,看上去很和蔼,亲切。杨再春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又整天与笔墨为伴,所以“墨人”就成为了他的笔名,由此看来,书法家的一些故事总是那么有趣。


2.“杨氏”书法曾风靡一时

杨再春也是较早的在中央电视台开办书法讲座的书法家,而且他也是享有特殊津贴的书法专家,行家评论他的书法是:其书法“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这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了,杨再春对汉隶,魏碑,二王行草都有研究,而他最著名的也就是他的草书,看他写得草书,一气呵成,酣畅淋漓,那种感觉,仿佛就让你徜徉在书法的海洋里。杨再春的书法,普遍用墨比较重,其实用墨也是一个书家的特点,有些书家就喜欢用浓墨,笔笔送到,而有的书法家就喜欢用淡墨,喜欢出现飞白的效果,使整篇书法看上去瘦硬劲挺。这都可以表现出书家的个人风格和书法特点。


3.书法讲座也引起很多争议

我也看过很多杨再春讲解书法的视频,在他的书法视频里内容很多,讲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了很多书法家的字体,但是我看到在有一次的书法讲座里,杨再春讲到了欧体,并且做了示范,我看下方的评论,几乎没有一个说好的,看他讲解的欧体,确实没有欧体的面目,反而多了一些他自己学习的汉隶,魏碑的味道,虽然说,欧阳询的《九成宫》是有一些隶书的笔意,但是几乎看不出,只是有一点笔意在里面,整个字体还是规矩的楷书,整个书体还是楷书的章法布局和结构。从这里看来,我得一个书家虽然要广泛涉猎,但是能够精通一两种书体就很不错了,因为中国书法史上,每一种字体都是一座高山,一片大海。想要吃透是没那么容易的。因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书家自身擅长哪种书体的问题,比如说杨再春,他可能擅长的就是魏碑,行草书一类,如果遇到像欧楷这一类纯正的楷书,恐怕效果就不那么好了。


3.杨再春书法为何风光不再?

年纪大一点的书法爱好者可能知道,杨再春在八九十年代的书法盛名。他在潜心研究书法的同时,还热心书法教育事业,主编了很多书法教育论著,他身体力行地传播着书法文化,培养着书法人才,在1976年,他就和范曾,刘炳森,苏士澍一起创立了“北京书学研究会”,这就是中书协的前身了。

并且杨再春积极倡导“笔墨当随时代”。至于为什么说,杨再春的书法风光不在了呢?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他的书法已经留在那里了,只是随着人的年老,不再进行一些活动,也就自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只有在网络上频频出现的才会被记住,就像如今这么红火的“田楷”,假如没有了网络,又会有几人知道呢?还有曾经的“硬笔书法第一人”,随着庞中华近几年的淡出,他的书法又让多少人提起了呢?


然而,这也不是“身谢道衰”,这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在这些老一辈书法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又会有一批年青的书法家出现,因为中国的书法是会延续不断的,只要有这个前提在,老一辈书家的“风光不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读文史!


存希斋书法


由杨再春书法遇到寒流而冷,是何故?

简单道理书法太飘亮了,俊美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臻格且美在我们的心中。曾经狂热而狂喜,到新华书店买再春书法,是一种何等的追求艺术之开眼界,单册本,薄簿的书,给力正值青春万岁,理想成一名村中能写对联的文化人,到了九五年则从报刊上有了现代意识的:笔划乃歪打正着之体,喻之朴拙,似乎偃仰有味,感觉别扭且有孩子所写,曰:童趣稚雅,此时又见到萧娴书家写的一幅字《松风含古姿,竹粉有新意》之大行楷,刊物为《书法》上海版,由此感之书法笔墨则有篆隶之味的萧娴之行楷为妙耐赏。



由此再春书法的味道,仅停留在飘亮了,然缺失的是古韵之耐味,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古典的侵淫,八十年代学书皆从今人学起,细看再春行书具有晋之飘逸而无晋结体,大凡未临兰亭或聖教二帖,行书则不会有其笔画结体及笔法流变,故此论断,再春体属今天所言干部体,不耐赏为俗,俗为平常是也,在这里俗並非贬义,为大众是也,大众喜欢,因为非常传统艺术之大众文化。


俺就是从俗不可耐之书体,经过一段时间脑洞大开,爽气西来,钻研于临摹之中,笔有所后转,期待柳暗花明,不忘山重水复,不管咋说,杨再春老师是青春韶华之知音,曾几何,高山流水,于他于我,一少一老,未曾谋面之忘年之神交,都为了书法艺术。

而今杨老师己经花甲之人,感谢他的艺术启示于我――美丽。

至今是我的尊崇。祝福他。


狂喜淡墨a


这是个伪命题。

2001年APEC会议在北京雁栖湖作为主会场,特意为会议立了一块碑,碑文内容为《雁栖湖赋》,官方从三十余位当代名家中选中杨先生作为书写者并刻于碑上,至今屹立于斯;

2016年我去北京体育大学杨先生工作室拜访,求字者络绎不绝,当时杨先生刚做完手术,但依然艺事繁忙;

前年杨先生在我们这里举办了个人展览,盛况空前,作品销售得很好;

目前杨先生与时俱进,活跃于网络,虽不敢称千万粉丝的网红,但追随者甚众。

不知题主说杨先生遇冷的说法从何而来?


鸿博


我认为杨再春的书法是太讲究太完美了些,所以才风光不再。

太讲究好不好?也许好,也许不好,技术的东西越讲究越好,但艺术的东西太讲究了就不太好。因为艺术是要抒发自己情感的,这种情感的书法甚至要随心所欲,任性而为,不能太讲究,不能太规矩。杨再春的书法就是太讲究太规矩,你看他的作品每一笔都写的很对,该放在哪就放在哪儿,从笔法、字法、章法上都很难找出多少毛病。



有人会说,没有毛病还不好吗?嘿,没毛病还真是未必好。艺术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们看天下第一行书和第二行书这两篇东西吧。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他是在喝得有点醉的时候为一个雅聚文集写的序,其中有几个字显然是写错打了墨团。这篇东西完美吗?讲究吗?显然是不完美也是不讲究的。然而就是这不完美,不讲究的东西成了天下第一 ,这是艺术,这才叫艺术。颜真卿的《傺侄文稿》就更不用说了,满篇有很多地方都是随心所欲的东西,到处都修正圈改重写的痕迹。可偏偏他就成了天下第二行书。没有办法,历史公认他就是写的好,因为从这篇东西里面能看到他心里的东西,是深入骨髓灵魂深处的表现,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我们欣赏杨再春的书法,看不到他突出个人性情,只能说他的这个字写得好看写得规矩。但艺术仅是规矩,仅是看着好不行。它需要表现更深层的东西,表现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规矩的完美的东西用没有感情的机器去弄就行了,用不着人去搞。

现在“二田”的楷书也是,为什么在多数人叫好的同时,有一部分比较专业的艺术人士会认为不是很好的东西,原因就在于“田楷”不具备表现艺术的真谛深层感染力,只是在技术上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程度,在艺术层次上还是属于比较低级别,通俗化大众化的东西。



庞中华的情况也是一样。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们对书法的认识比较粗浅,把书法与写字等同 ,而庞中华的字是写得很规矩,也写得很好看,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出现了这样好看的字,大家自会认为是好东西受到青睐。但实际上宠的字也是缺乏艺术性。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艺术审美的提高,像这种比较浅层次的东西,自然不可能长时间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会有更高级的艺术形态来代替。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管是杨再春还是庞中华,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太喜欢他们的东西了,但是他们在中国书法刚刚兴起的阶段是起了很重要作用的,对中国书法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很大贡献的。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高培书画琴


今天是信息爆炸时代,以前是信息垄断时代,在信息垄断时代里,人们见的杨再春通过官方炒作,特别是cctv,换句话说,看来看去都只看到杨再春,今天信息爆炸了,大家看到古人经典的多了,俗话说得好,没对比就没伤害,杨再春的与古人比,自然就被伤害了,他的东西入古不多,有点野,格调不高,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多多批评!启功低调,加上启功硬是活生生在故宫博物馆工作,见到原作多,他俩我是信服后者。书法界有启功的杆儿,舒同的圈儿,刘炳森的砖儿,沈伊默的尖儿,就没听说有过杨再春的什么!


凸笔


在很久以前,我也很喜欢杨再春的书法,书店有很多他讲章法讲技法的书,网上也有视频,他的很多东西对书法学习尤其是初学者很有启发和帮助。

我个人认为二田、卢中南、杨再春以及清华美院的卜希旸、台湾红人陈忠建等人都是学者型书法教育工作者。他们以书法教学为职业,所以与其称他们为艺术家还不如称为老师。由于职业角色,往往他们对传统碑帖有着很深的学习研究与理解,作品中讲究严谨的笔法、结体与章法技巧。所以他们的作品赢得了大部分书法练习者尤其是初学者的好感。从某种程度讲,他们一直是活跃在书法教育界,而不是书法艺术界。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他们的教育角色以及其作品中的笔法、结体、章法严谨和规范化共性让很多书法艺术圈子里的人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认为他们过于死板,沒有自己的艺术语言与审美诉求。这也就是说他们往往被排斥在书法艺术圈子外,没有话语权。

可以说,当今书法界分裂成了艺术派与教育派。这两派各持己见,互不服气。我认为,中国书法要真想发扬广大,就应当抛弃门户之见,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书法既要有规则与法度的一面,也要有艺术的一面,缺一不可,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目前,书法走进校园和苏主席掌舵书协以来,书坛与教坛的矛盾有了一些缓和的迹象,个别明目张胆的丑书家也被相应处理。至于能否解决问题,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半月轩书法教育


名人的书法作品的生命一般与名人的生命一样,同呼吸共命运,一荣俱荣,一枯俱枯。当一个人官运亨通或是富可敌国时,他的书法作品会被视如珍宝。即使字写得不怎么样,照样能被棒为榜书,很快被操盘手们收编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