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文:深化司法責任制及綜合配套改革 全面提升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5月6日下午,湖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田立文在2019年全省政法系統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上以“深化司法責任制及綜合配套改革 全面提升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為題,為學員們上了生動一課。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決策部署

司法責任制,對法院來說就是“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是司法體制改革的牛鼻子,在司法改革整體框架內具有基礎性地位、標誌性意義、全局性影響。

全省法院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法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切實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二、全省法院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司法體制改革主體作用,以改革創新有力推動司法質效提升。2018年,全省法院收結案數創歷史新高,全年新收案件79.2萬件、同比增長8.7%,結案88.7萬件、同比增長26.6%,結收比達112%,結案率達92.1%,分別位居全國法院第1位、第9位。今年截至4月底,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已達32.6萬件,結案24.5萬件,結案率為60.9%,在全國法院排名第3位。

一是落實法官員額制改革,夯實司法責任制基礎。全省法院已經進行了兩批遴選,目前有員額法官5667名。在員額法官遴選中,堅持“省級統籌、以案定額”原則,不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堅持員額動態調整、有進有出,及時將因調離辦案崗位、退休、離職以及考核不合格的員額法官調整退出員額。全省已有239人退出員額,實現了員額進出常態化。

二是堅持有序放權,落實“讓審理者裁判”的要求。突出法官和合議庭主體地位,實行獨任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去年,全省各級法院入額院領導承辦案件7.1萬件,同比增加1.3倍。

三是加強新型審判團隊建設,提升辦案質效。省法院下發了審判團隊建設的指導意見,各地法院因地制宜組建了審判團隊,實現“精英化法官、專業化審判、扁平化管理”。

四是改革審判監督管理機制,確保放權不放任。放權不等於放任,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實行新型辦案機制後,全省法院改革傳統盯人盯案監督模式,構建新的監督管理“制度鐵籠”,對“四類案件”加強事中監督。

五是建立考核問責機制,落實“由裁判者負責”的要求。開展“萬件案件大評查”活動,對評查出的不合格案件、錯誤案件移送紀檢監察部門啟動追責程序。推進審判績效考核體系科學化,真正實現獎優罰劣,推動工作。

六是加強司法職業保障,激發改革內生動力。完成了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等級按期晉升和擇優選升等工作,法官的職業保障越來越充分,職業尊榮感越來越強。

三、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為努力實現全省法院各項工作走在全國法院前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全省各級法院要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從制度機制上保障公正司法。

一要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繼續深化審判團隊建設,力爭用20%的力量化解80%的簡單案件。要把分散在各審判庭的送達、調卷等事務工作採取“合併同類項”的方式集中處理,提高審判工作效率。要多舉措解決司法輔助人員缺口較大的問題。建立法學院學生擔任實習法官助理機制。要繼續落實入額院庭長辦案制度,充分發揮院庭長示範引領作用。

二要完善新型審判監督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強化院庭長履行監管職責。院庭長在尊重法官依法獨立辦案的前提下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好政治思想引領和廉政建設工作;二是強化審判質效監督,定期對案件整體質效進行檢查、分析、評估,督促案件審理進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研判和處置;三是強化對“四類案件”等案件的事中監管。

三要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要逐步將專業法官會議作為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前置過濾機制。要推進審判委員會改革,減少進入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數量,讓審委會將更多精力放在研究重大疑難案件、統一裁判尺度上來。

四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和法官懲戒機制。要科學設置業績考核內容,對基層法院採取分類考核,避免考評指標單一化、片面化。對法官和法官助理的業績考核,充分考慮綜合調研、審判指導、案件繁簡等因素,不單以辦案數量作為考核標準;對審判輔助人員的績效考核,以崗位職責和承擔工作為基本依據,與所在團隊績效相結合。要制定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做到既依法追究違法審判責任,又保護司法人員依法正常履職。

四、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提升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

一要推進機構職能改革,優化資源配置。要圍繞服務建設創新型湖南,加強知識產權法庭建設,凝聚創新保護合力。要圍繞省委長株潭區域大氣同治、洞庭湖水環境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三大重點,實行跨行政區劃管轄環境資源案件,為我省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供司法保障。

二要進一步健全訴訟制度,提升審判質效。要繼續深化以刑事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嚴格證據標準,做到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判決結果形成在法庭,有效避免冤錯案件的發生。要深化民事訴訟制度改革,促進矛盾糾紛的快速高效化解。在行政訴訟審判改革方面,重點是深化一審行政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改革,不斷提升行政審判公信力。

三要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緩解案多人少矛盾。解決人案矛盾,不能一味寄希望於增編擴員,也不能要求法院幹警長期“白加黑”“五加二”“996”超負荷工作,必須創新機制,最大限度提升司法效能。要深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挺在前面,將更多矛盾通過行政裁決、人民調解、仲裁、行業調解等非訴訟方式予以解決,推廣律師值班、代理申訴等制度,讓更多糾紛化解在法庭之外、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全面實施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確立“簡案快審、繁案精審、院庭長審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的審判格局,實現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提高審判質效。

四要加快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訴訟服務。要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的全面改造升級,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綜合性、低成本的訴訟服務。要積極推動電子法院建設,全省法院已開通律師網上立案功能,去年有1148名律師通過電子法院系統網上立案12322件。要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異地訴訟難等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訴訟服務”。

五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加快智慧法院建設。要堅持統一部署、統一研發、統一使用,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要整合現有信息平臺,防止數據壁壘、信息孤島帶來重複建設、資源浪費。要大力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工作,實現從立案開始所有訴訟材料同步轉為電子卷宗材料。要加強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應用,通過運用好語音識別、文書糾錯、類案推送等功能,提升庭審效率,統一裁判尺度。

六要全面深化司法公開,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全省法院要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不斷拓寬司法公開範圍、健全公開形式、暢通公開渠道。要進一步建好用好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庭審活動、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要加強科技法庭建設,全面推進庭審公開。要主動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監督,爭取各方面對法院工作的更大支持。

七要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體系,增強司法人員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要合理制定全省法院法官助理招錄計劃、培養規劃,讓法官助理看到入額前景、明確入額路徑。要健全法院內部崗位正常交流機制,打通審判崗位與司法行政崗位之間的交流通道。要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救濟保障機制和不實舉報澄清機制,強化法官依法履職保障。

八要鞏固“決勝執行難戰役”成果,加快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既要立足於鞏固已有戰果,又要著眼於“切實解決執行難”這一更高目標,推行執行機制改革,以改革助力解決執行難。要健全綜合治理執行難大格局,完善符合執行工作規律的“三統一”管理機制,積極應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消除傳統執行管理盲區,讓現代信息技術更好服務保障執行工作。要堅持在中央、省委、省委政法委領導下,在最高法院指導下,完成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讓執行難之一歷史難題真正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