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功臣受請出席,僅劉伯溫保住性命,只因他看透了朱元璋這個

諸位功臣受請出席,僅劉伯溫保住性命,只因他看透了朱元璋這個

朱元璋的歷史評價一直都很矛盾,有說他刑罰過於嚴苛的,有說他體諒百姓的,有說他善於聽從百官諫言的,他也因為將領想要分得田地就懲罰他們。從頭到尾,有一個人安然無恙,叫劉伯溫。


諸位功臣受請出席,僅劉伯溫保住性命,只因他看透了朱元璋這個


洪武四年,和朱元璋一起建立政權的有功之臣受到邀請,進宮參加他舉辦的宴會,感覺很多歷史大事都發生在宴會上。人中有胡惟庸、劉伯溫、朱壽、李善長等,大談戰時的驚險和對未來的憧憬,說到自己的待遇,不免有些不平衡,他們覺得自己為國出生入死,在朱登基後怎麼著也得對他們大加封賞,升官,進爵,藉著酒和氣氛就把自己的不滿說了出來,平時溫厚不爭的劉伯溫,此刻也按奈不住,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面色絲毫沒有不悅,一邊聽,一邊欣賞席間的舞蹈,一派祥和。其他人並無覺得異樣,只有劉伯溫心中突然一緊,酒醒了大半,連忙住嘴。

席間聽著其他人高談論闊,劉伯溫端起酒杯飲酒,發覺自己這次的酒杯不是以往的純金,而是瓷器,他細細端詳起杯子來,猛然發現,杯底刻有幾個字:建隆官制。


諸位功臣受請出席,僅劉伯溫保住性命,只因他看透了朱元璋這個


劉伯溫一驚,險些讓杯子從手中滑落,再看向高出的朱元璋,還是一副和和氣氣的樣子,並沒發生變化。劉伯溫很快就反應過來,建隆是宋太祖的時代,他杯酒釋兵權的事情人人都瞭解,看來朱元璋這次的宴請,也是這個意思了,原來是在暗示這個,劉伯溫心情緩和了不少,還好自己發現了。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在效仿趙匡胤,讓他們不要因為是開國功臣就洋洋得意,並且,還要把手中的兵權上交,否則會死得很難看。

諸位功臣受請出席,僅劉伯溫保住性命,只因他看透了朱元璋這個

在座的,只有劉伯溫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他主動三次請求朱元璋讓他回老家養老,朱元璋假意挽留,三次才確定他的真實想法,放心地讓他離去。

劉伯溫沒有因為心中的野心而斷送了自己,和其他人不同,這是他智慧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